作者: SMS (請傳閱我的文章) 看板: Christ-SW 標題: 災難中基督徒在哪裡?從學校福音工作的神學立場談起3 時間: Sat Sep 25 19:02:45 1999 另外,從台灣人民的性格來看,無論是對於陌生人的接受度、或是對 關懷的語言表達方式,台灣人民都不似西方社會那樣習慣,但是人際 間的溫情卻是可以在互動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換言之,以關懷互動的 方式傳遞福音,會比死硬地傳講福音更被台灣民眾接受,我在各類網 路和報章媒體中持續地呼籲「以服務傳遞福音」的方式,也曾經和學 校福音工作者傳遞我的想法,也就是讓還沒有認識上帝的人從和基督 徒接觸的過程中,親身體驗上帝的愛與關懷。但是,我所接受到的往 往卻是這樣的一句話:「靠自己的力量絕對不可能將福音傳開、一定要 靠上帝!」令人不解的是,為何「以服務傳遞福音」就不是「依靠上帝 傳福音」,為何一定要提到「耶穌愛你」才是福音工作。 或許有人會認為,學生出了學校後會因為接觸到社會生活,自動增加 對「社會」的關懷。可是,人類的認知和學習是具有習慣性的,一旦 信仰的基本認識確立了,出了社會後是否能夠扭轉過來?如果教會中 多數信徒都是在學校接受福音的,或是已經習慣於「個人」和「團契 」層面的神學立場,是否會因而產生團體思考和團體壓力,使得基督 徒的「社會性」無法產生呢?當學校的學生的認知中傳遞福音的方式 只侷限在發單張、舉辦佈道會、福音聚會、個人性關懷、家庭探訪的 時候,當他們走出學校之後,是否自動會認同以社會服務傳遞福音的 方式,是否能具備組織動員信徒從事社會或社區關懷的能力呢? 就我自己的觀察,台灣的基督教會在禮拜或團契中真的很熱切地為執政 者禱告、也會不幸者禱告、也會社會禱告。除了禱告還是禱告,因為多 數教會都片段或過度強調「交托給上帝」,而忽略了「信徒的實踐責任」 。我絕對贊成要仰望上帝、從上帝那裡獲得智慧、力量與方向。但是我 反對基督徒以「交托給上帝」作為推託「愛人如己」的藉口。雅各書以 及其它的福音書對於這方面的教導太多了。在此,我從基督徒學生工作 中,有關不整全的神學立場對學生社會關懷認知和能力兩個方面影響提 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夠引發各級學校的學生工作者以及團契弟兄 姊妹的思考。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