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ilvia (森林的精靈)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四、我們當如何活? 時間: Mon Feb 16 19:55:19 1998 確認基督徒所信靠的是一位會受傷的神,這到底有什麼含意? 教會與基督徒們,都當以十架為生活的準則。正如基督曾受過十架 的痛,祂的跟隨者也必須要經歷它所帶來的黑暗與苦難。路德對此 曾有生動的描述:「若你是專於基督的百合與玫瑰,那你就必然地 要天天與刺為伍。」 世人必會明瞭,我們的受苦並非犯了任何的罪,而是因為我們持守 、傳揚、與實行神的話語。藉著苦難的模塑,我們便越有基督的樣 式。 神這充滿愛的自我開放,為基督徒的生活做了最好的示範。開放自 我,無可避免地就要承受痛苦、失落與危險。以使徒行傳第九章裡 的亞拿尼亞為例,要順服主在異象中的吩咐,他就要冒著被誤解的 危險,前去尋找這個被基督徒視為心腹大患的保羅;不但如此,大 馬色的教會也因著愛和順服,不顧自己的安危,饒恕掃羅過去的惡 行,張開雙手接納他成為教會的一份子。 這便是凡事以愛為念的真義。「當世界巧取豪奪時,基督徒卻將所 有全獻上;當世界用武力屈從人就範時,他反倒俯身將受壓者扶起 。若世界再也沒有公義,憐憫將使基督徒採取行動;若世界在謊言 中棲身,他將成為啞者的口,代替每個人,不論是為奴之身或是自 由之人,不論是強壯的或是軟弱的,尊貴的或是平凡的,成為真理 的代言人」(潘霍華) 我的鄰居是個傲慢又富有的商人,一直都很瞧不起教會。只要他接 到基督徒的電話,總是如此地諷刺他們:「你們這些上教會的人, 只對我的錢有興趣,根本就不是真的關心我;我的錢包比我這個人 還要能引起你們的注意。」不久之後,他臥病在床無法行動。我去 探訪他的那一天,真是吃了一大驚,他的房裡不但鮮花處處,連牆 壁都貼滿了慰問卡,這些全是出自於那些一直被他看不起的基督徒 之手。在面對病床的牆上貼了一張很特別的紙,上面寫著:「我錯 了,教會關心的是我。」不久他就成了基督徒,全都因為教會甘心 冒著受傷害的危險。 信奉這位受苦之神的教會,是這世界所不能少的。不論是關心缺乏 者、患病者、貧窮者,或是釋放被壓迫者,它都要效法它的神去受 苦。既然神透過耶穌的受苦將自己顯明出來,那麼我們就不該傳講 一套生活無慮、健康又富有的成功神學。 有一次當我在俄國時,一對基督徒夫婦請求我為他們生病的孩子得 醫治禱告。我一結束禱告,那嬰兒便在我懷中死去。有人會發出這 樣的問題:「神在那裡?」除了讓當事者誤以為自己信心不足而加 重其傷痛與罪惡感之外,成功神學一點也無法解釋這樣的情境。倒 是這對哀痛逾恆的夫婦所說的話,值得我們深思:「身處在人生的 風暴中,最重要的是有耶穌同行。」 一位受苦的神,也為福音的傳遞開了一扇門。數前年我到前捷克共 和國去旅行佈道。在回程的飛機上,一位政府官員和我攀談了起來 。他說我傳講基督為祂的子民受苦時,他就在現場,後來十分忿怒 地離開並且為著他及全家所受到的苦難咒罵神。四十年來在共黨的 統治下,食不飽足、父母雙亡,最終落得孤伶伶一人在孤兒院裡渡 過童年。 這怒氣直到回家後仍沒有消失。他住的公寓裡掛了一個母親親手交 給他的十字架,期待他能早日歸主。在盛怒中,他拿起一塊沾滿白 色奶油的蛋糕丟了過去。奶油蓋住了整個十字架,並且從那個人形 的臉上往下滴。就在這個時刻,他的腦中清晰地浮現出我所說的那 個受苦的耶穌。生平第一次,他見到耶穌在流淚。於是他跪了下來 ,將生命的主權交給基督。「祂是愛我,為我捨已。」他有了這樣 的領悟。 這個人對我說:「許多政治上發生的事,我雖無法理解,但我知道 耶穌並沒有棄我於不顧。祂與我一起忍受痛苦、流下悲傷的眼淚, 在我承受巨大創痛時,祂的心也隨著哀慟。」不去揣測苦難臨到他 的原因,他願意更多地向那位受苦的神敞開自己,去接受祂的愛。 因此這位受傷的官員便能在十架中體會到神那最深沈的痛,以及祂 付出愛所換來的傷痕。因著他在痛苦中與神相遇,令他明白福音的 真理,最後終能找著信仰。 你在生命的每個角落裡,都能發現這位充滿憐憫的神。凱瑟琳 (Catherine) 曾向神哭訴:「主啊,我心中的黑暗與混亂是如此 地巨大,令我感覺不到您,您在那裡?」這時她聽到有個聲音說: 「女兒啊,我從來未曾離開,就在你的心中。」正因我們的主已嚐 過痛苦的滋味,所以我們便能確信每個呼喊祂都聽見了。 我們的祈求如何得應允,與神的智慧和權能有關,既然祂懷抱我們 如摯愛的人,我們便能以此為確據,全然信靠交託。 不管是面對困難或是試煉,施道比次(Staupiz,德國的天主教神學 家,也是馬丁路德在修道院時之上司)對路德的勸勉,你我今日也 要留心聽:「你當多多思想基督為你所受的傷、所流的血。」如此 一來,我們心中便有這樣的把握-- 我屬祂、祂也屬我 為我受十架的刑罰 與我同在永不離棄我 祂在乎我! 這才是最大的好消息。 **丹尼斯•耐恩,是多倫多第一聯合教會(First Alliance Church) 的副牧,也是安大略神學院(Ontario Theological Seminary)的 客座講師。他是位旅行全球的佈道家,著有「從馬丁路德的十架神 學論神的受苦」(The Suffering of God According to Martin Luther's Theologia Crucis/Peter Lang Publishing, 1995)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