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maranatha (maranatha)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如何尋求神的旨意
時間: Thu Jul 19 08:27:44 2001



以下是今天早上朋友轉寄給我的信,內容是關於如何尋求神旨意的對話,
請參考。

------------------------------------------------
確定神旨意的方法(以尋求職業為例):

●這個工作我有沒有興趣? (上帝爸爸會藉著長期的環境預備我們的興趣,讓
我們在進入工作前對該項工作有基本的喜好)

●這項工作我有沒有能力勝認?(有興趣的工作可能很多,但能不能勝認就是
具體的考驗,若一個人對當醫生有興趣,或說負擔好了,但總是進不去醫學院
接受訓練,那這樣的興趣就需要再評估了,因為上帝會給機會讓人能接受訓練,
好讓我們在工作上榮耀祂)

●如果可以選擇的選項還是有好幾個,那麼,就要問哪一個最能榮耀上帝,長
期投入是最有價值的,因為,愛上帝的信徒很自然的總是考慮以最能榮耀上帝
的方式來侍奉他。

●若是還不能肯定如何決擇,這時候我們需要有團體的協商,聆聽對妳有一定
程度了解的屬靈夥伴的意見,因為旁觀者清,在我們陷入混亂迷惑的難關時,
他們可能給予適時的澄清。

●尋找妳有興趣領域的專業基督徒人士的意見,基督信仰是重視過去的信仰,
先祖常常在面臨人生挑戰的時候,回憶上帝“曾經“如何如何帶領他們走過,
這樣的體驗大量出現在新舊約的經文,因此,過來人的經驗,是我們在面對未
來時很重要的參考指標。

●如果還是不能確定,很可能是幫助我們判斷的資料不夠,這樣的情形常常發
生,因為人的經驗有限,我對自己可能還不夠了解,不一定有足夠的資訊做判
斷,或者我們想從事的領域很可能沒有合適的典範做榜樣,這時候的最佳做法,
就是實際去參與跟我的負擔有關係的工作,透過實際的參與,我們可以對自己
以及所欲從事的工作有新的認識,透過參與,我們會更知道自己如何服事上帝
最好。

●廣泛收集資料後,最後做整體評估,要相信自己,因為上帝創造的不是機器
人,是個能主動思考並且也具有創造性的人,上帝厭惡「罪」,他沒有厭惡人
的理性,自由與創造力,因為這也是上帝所賦予的特質,不是我們自己造出來
的,是要我們藉以榮耀他的稟賦;此外,還要堅信上帝,上帝不會以我們的工
作成果來衡量我們這個人,也樂意在我們遇到挫折時給予適當的保護與鼓勵,
因為他是以馬內利的上帝;用愛孩子的父親,以這樣的形象來思想上帝好了,
一個深愛自己孩子的父親,會嚴苛的挑剃他的孩子,認真努力、專心尋求、忠
心委身之後的“決擇“嗎?當我回想我那尚未信主的父母親,知道我想當神職
人員的時候,他們其實更關心的是這樣的決定對我個人好不好,雖然我的父母
都不認識耶穌,但他們表現出這樣無私的愛,是一股穩定的力量,我相信,上
帝對我們的愛與關懷遠勝於我們肉身的父母,我們與愛我們上帝之間的關係,
就如同與父母親之間沒有利害衝突,是最純的關係,但是我們身處的信仰群體
可不一定是成熟,沒有詭詐的環境,通常會粗魯地介入我們決定的一項負面因
素是教會領袖,特別是對於想要終身以神職侍奉上帝的基督徒,這常常是我們
人生第一個難堪的試煉,一個徵兆就是,在他們的干擾下會讓我們漸漸對上帝
失去信心,更分不清上帝的旨意是什麼,懷疑他的慈愛,不知不覺間我們在懷
疑與困惑中糟蹋神所賜的寶貴時光,特別是對自己沒有把握,自我形象還不夠
圓滿的信徒,這樣的衝突會很激烈,我們會在教會領袖的期待、上帝的旨意、
以及我個人的意願,在這三者間被無情地撕扯。

●一點結論:我們越認識上帝的時候,我們也越認識自己,若服事愛我們的人
都有說不出來的滿足,更何況是侍奉為我們而死的上帝  :)




喬治慕勒確定神的旨意的方法:

1. 我先確定自己對那件事完全沒有自己的意思。當你預備好不論神的旨意如何
    ^^^^^^^^^^^^^^^^^^^^^^^^^^^^^^^^^^^^^^^^^^^
都要遵行時,就已克服了90%的困難。
^^^^^^^^^^^^^^^^^^^^^^

自己的意思與神的意思一定是衝突的嗎? 如果是,那麼如何解釋腓立比書 2章
13節:「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


2.做到第一點後,我不再讓我的感覺或印象左右這事的結果,如果我不這麼做
就會使自己陷入極大的繆誤中。

3.我會透過神的話,尋求聖靈的心意,聖靈與神的話兩者缺一不可,若我只尋
求聖靈而不用神的話,我也會使自己陷入繆誤中,聖靈的引導一定不會違反神
的話,而是符合神的話。

4.然後,我會觀察神所預備的環境,很多時候環境與神的話和祂的靈一同印證
神的旨意。                                  ^^^^^^^^^^^^^^^^^^^^^^^
^^^^^^^

他的話和他的靈要如何區分?約翰福音6章63節說:「 叫人活著的乃是靈,
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神的話與神的靈無法
二分。

5. 我在禱告中求神將祂的心意向我顯明。

6.藉著禱告,研讀神的話,並反覆思想,在我能力與知識範圍內,做一個最好的
決定。

若我的內心有平安,同時再祈求兩三次後仍有這平安,我就會如此去做。
 ^^^^^^^^^^^^^^^^^^^^^^^^^^^^^^^^^^^^^^^^^

耶穌上十字架的時候,一點都不平安(不然他不會汗如血滴,也不會禱告倘若
能行把這杯挪去),但是他還是去了,對吧! 我遇過幾個傳道人,每一段時間
(都不超過一年)都要重新尋求神的旨意,感覺他的人生有一半的時間都在原
地踏步,都在尋求神的旨意,當然,每次都有平安為印證,只不過,每次平安
的有效期都很短。按我目前個人的理解,這是華人信徒在泛靈命神學背景下的
「泛靈命式的尋求」,全然訴諸內心與道德判斷,而不是客觀評估與專業判斷,
似乎透過「客觀與專業」的判斷就不夠「屬靈」,這種泛靈命神學的影響特質
是聖俗二分的強烈傾向,所以,我們看不到想當醫生的、當老師的、當商人的、
當公務人員的弟兄姊妹,用心都尋求上帝旨意,唯有傳道人才需要尋求,好像
全職傳道才需要「特別的呼召」,這是不對的。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