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韻琳姐變成無尾熊), 看板: Belief_Music
標  題: 《網路音樂會》百老匯歌劇「悲慘世界」(2)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Mon Oct  4 00:34:21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4.小人物的心聲

    歌劇中也有一些小人物的心聲,包括工廠工人、野孩子、旅館老闆等等
,都處理的很成功的有「市井小民風味」,能讓底下觀眾聽一遍立即朗朗上
口,很快的融入台上小人物的歌聲裡。而為市井小民捨命的大學生們的幾首
重要曲子,卻又很有大學生風味,慷慨激昂的熱情宣洩無遺;作曲者用音樂
塑造不同階層的人物,處理的很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首在這個歌劇中成為經典的曲子「  One Day More
」,是唱於最激烈的一八三二巷戰開始前夕。這首曲子以多重主題構成,包
容許多小人物的小小願望,包括「 A Heart Full of Love 」、「芳汀之夢
」「旅館老闆之歌「  Master  of the House 」,所有主題交錯在「  One
Day More  」主軸中,使即將出現重大傷亡的一八三二巷戰前夕,充滿中下
階層盼望未來的心聲。但這段充滿小人物卑微盼望的心聲,卻很深刻的埋入
沙威的危機主題,因為沙威的命運將因這巷戰徹底改變!


5.德那第夫婦與女兒 Eponine

    唯一跟原著不合,顯然是要讓歌劇觀賞者輕鬆一下的,就是對德那第夫
婦的詮釋。這對苦待珂賽特拋棄自己孩子,又騙吃騙喝最後還跑到美洲去販
賣黑奴的邪惡夫婦,被刻畫的成為輕鬆逗笑的丑角,邪惡的印象就被淡化了
!
    此外,暗戀馬斯洛,最終為馬斯洛犧牲自己的女孩  Eponine (德那第
夫婦的女兒),在犧牲前夕自己暗訴戀慕之情的音樂主題,與芳汀主題相同
。這使「悲慘世界」歌劇中,Eponine 戲份變重(甚至比珂賽特還有特色)
,也暗藏 Eponine  在歌劇中被詮釋成近似芳汀,歷經被愛遺棄、渴望愛、
為愛犧牲、將愛交託的苦難。Eponine 幫馬斯洛挨子彈,死在馬斯洛懷中的
曲子「A Little Fall of Rain」淒美無比,好聽極了!

    若要再細部分析下去,這齣歌劇還有很多意味深長的音樂語言,不過,
我們對樂曲分析先停在這裡,來看看幾首重要的曲子的歌詞!嚴謹的樂曲結
構鋪陳大時代與小人物,透過多重主題對襯,把人道主義精神吟唱出來。而
歌詞,則是非常深刻的講出基督教精神。
    因此,當歌詞加上音樂主題的詮釋,就發揮出「正是基督教精神,使人
道主義豐豐富富的呈現出來」的寓意。

    這幾首歌曲,其中一首是冉阿讓被卞福汝搭救後,驚異之下決定悔罪成
為光明之子的心聲;另一首是「  Who am I?」這首曲子描述冉阿讓知道有
人被冤屈成冉阿讓,將被判終生苦役時,冉阿讓的掙扎,以及最終決定放棄
市長職位,挺身承認自己才是逃犯冉阿讓的心路歷程。這兩段歌詞,徹底把
基督教信仰的精神表現出來。
    還有兩首歌詞是出自沙威的獨白。他的自以為義,與最後自我價值感幻
滅、信念幻滅的衝突掙扎,在歌詞中呈現的非常深刻。

註一:原著悲慘世界主角冉阿讓,有些譯本翻譯成尚萬強或其近音。
註二:關於多重主題交叉,大家可以上心靈小憩(http://life.fhl.net)
      參考網路音樂會「人與自然的對話」中的「賦格曲」(作者為psycho)
      ,這篇文章中對雙主題交織不同情感,作者有非常清楚的解說,還可
      以聽到音樂!
註三:本文將製作成網路音樂會,屆時會有一些歌劇圖片〈謝謝 staffi 提
      供 html圖片檔〉與音樂錄製,敬請期待!)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