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egang (座頭鯨) 看板: Living_Room 標題: 兩張CD(一) 時間: Wed Mar 21 22:20:52 2001 推薦兩張入門CD,一張是魯賓斯坦(Artur Rubinstein)演奏蕭邦 (Chopin)的鋼琴選輯,另外一張是馬友友(Yo-Yo Ma)的SuperCharme 大提琴專輯。 ---------------------------------------------------------- "The Chopin Collection, Artur Rubinstein" Impromptu No.1 in A-Flat, Op.29 Impromptu No.2 in F-Sharp, Op.36 Impromptu No.3 in G-Flat, Op.51 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Op.66 (Posth.) Barcarolle, Op.60 3 Nouvelles Etudes: F Minor; A-Flat; D-Flat Bolero, Op.19 Berceuse, Op.57 Tarentelle, Op.43 Andante Spianato and Grande Polonaise in E-Flat, Op.22 ---------------------------------------------------------- 這張CD所附編寫詳細的曲目解說,對於甚少接觸鋼琴曲目的我而言, 在欣賞之前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它簡明扼要的告訴聽者每首曲子的寫 作時間,樂曲形式,相關有意思的人事物,及樂曲中值得留意的部份。 例如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第四首曲子,它告訴我們,如果蕭邦在死後 關於銷毀他一些手稿的命令有被執行的話,那麼這首大受歡迎的曲子 將可能會從這世界上被剝奪。為什麼呢?有些專家相信,那是因為蕭 邦認為從Op.66到Op.74這些曲子是在他的水準之下的作品。以Op.66 而言,蕭邦可能會認為這和當時另一位pianist Ignaz Moscheles所 寫的Impromptu Op.89極為相似而疑慮不已。這不是很有意思嗎?原來 在作曲者跟普羅大眾之間,對於曲子的印象竟可以相差如此之大。 當我看到曲目中有我相當喜歡的Bolero這首曲子時,連忙快轉到那邊, 想聽聽看魯賓斯坦要如何用鋼琴詮釋這首曲子,卻發現並非是印象中, 由輕而重,不斷重複相同片段的那首Bloero,原來是自己一時昏頭忘 記那首Bolero是拉威爾(Ravel)所寫而非是蕭邦所寫。這時才發現這塊 CD用來給像我這種新手聽,再好也不過了。不用翻書,不用上網,它 用簡單的方式告訴我,Bolero原來是西班牙一種舞曲的形式。拉威爾的 版本雖然較廣為人知,但不像是原來的舞曲架構,反倒是蕭邦的版本, 保留了較多的原來樣式。裡面用兩種節奏表達兩位舞者高雅而有活力的 展現她們的舞姿,一位輕而快,另一位的舞步則較稍緩。在重聽時,有 了這些基本的了解,便不至於是鴨子聽雷,也多了好多樂趣。 至於魯賓斯坦的演奏如何?容我這麼說,如果要我在睡前放點能夠放鬆 一天的壓力及舒坦緊繃情緒的音樂,那這張CD是相當適合的一張。 在膾炙人口的鋼琴片段中,不知不覺的想讓人在洗個舒服的澡,釋放疲 憊的四肢後,再將房間的燈光調暗,點著散發迷迭香氣燈,將大頭靠在 蓬鬆舒服的枕頭,就這麼大剌剌的躺在床上。聽著魯賓斯坦沒有壓力, 溫柔而輕快的彈奏著蕭邦的搖籃曲,什麼煩人的事情,都自自然然的拋 到九霄雲外。在你意識到前,你已經沈沈墜入夢鄉,做了甜蜜的好夢。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