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minHsiao.bbs@bbs.csmc.edu.tw (渡邊徹), 看板: story
標  題: [網路文學散論] 網路 vs 文學 (3)
發信站: 中山醫學院BBS站 (Fri Sep 27 02:45:53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suncc.ccu!ccnews.nchu!csmcbbs




    網路媒體,不過是個新興的大眾傳媒。就目前而言,彼此陌生的特定社會大
眾(具電腦網路基本知識的使用者),利用網路無遠弗介的特性來取得所要資訊
,並可主動參與發聲。可預期的,網路媒體能達到一定的普及程度,一如其他文
字聲光傳媒。所不同的是(也是我一再強調的),網路顛覆了以往傳媒單向施受
宰制的限制,每一位使用者都由被動轉而主動,由無能為力的受者變成兼有取予
能力的複合者,這無疑是大眾傳媒的另一項巨大變革,也比其他傳媒更能達到迅
速即時的社會溝通能力。

    文學的產生,源自先民的生活記錄與情感發抒。最初是粗陋的記號連結,以
達「表意」目的為要求;在漫長歲月的流變下,漸漸潤飾轉形,變成今日沿生各
種不同的紀實或創作。以此觀之,以文字為主要媒介的網路傳媒,「文學」的介
入與傳達不但是「自然而然」,也是「不得不然」。比傳統傳媒下的文學更叫人
注目的是,網路上的文字篇章切實地反映了「常民文化」的面貌,表達技法固良
窊不一,相對而言卻更真實、更靈活具實驗性、更能表達社會粉飾底層的聲音。

    一九九六年六月十八日,楊照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版發表〈身分與故事〉一
文,對網路上匿名特性感到憂心。以為網路是身分與言論的不連結,無法凝聚有
意識有情節有血有肉的「故事」,只能是短小片段「耍耍嘴皮不避諱抄襲別人」
的無意義文字;不但不能創作「完整的故事」,也「沒人有耐心去聆聽一個有頭
有尾有中腰的敘述」(以上引號內容皆引自楊照該文內容)。此文一出,在學術
網路引起一片譁然,多驚訝楊照對網路的不解與自以為是竟至於此。「文學」不
但存在於網路,更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除了有長篇連載創作的寫手,也有固定
忠實的讀者。所謂藝文專業站(以藝術、文學創作討論為主,不包含其他領域話
題)也早如雨後春筍紛紛設立。小自心情隨筆,大自嚴肅評論或純文學,網路展
現的文學面貌或許不如報章那般專業,「更具多面性」是一定的。如何能說,網
路沒有或不能有「故事」(文學)?

    綜上所論,「網路文學」固可狹義定義為「描寫網路生活的文學」,如陳豐
偉〈好男好女〉或網路上小說作者 plover 膾炙人口的〈風與鳥的故事〉;廣義
思考為「在網路上發表的文學」,毋寧更貼切,更能表示其中並蓄的一般性(文
學)和特殊性(網路)。

    「文學」的存在與好壞,不會因為發表在報章、雜誌或網路而有所不同;但
「網路發表的文學」,的確有些特性是報章雜誌文學所少見的。以後的討論裡,
將以自己對網路文學的觀察和體會,提出幾個歸納所得的心得來與大家分享。除
了是自己的思考統整,也期能帶給大家對網路文學進一步的關注和反思。

                                                                  ※※




--
        扶桑國裡的日出——山抹微雲 日本文學                         ▂▂▂▂▂▂▂▂▂▂▂▂▂▂▂▂▂▂                         中山大學 山抹微雲  藝文專業 BBS 站                          vicky.nsysu.edu.tw  140.117.11.8                                                               --
 * Origin: ● 中山醫學院BBS -- 絮情小站 ● From: 140.120.1.143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