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By: kkang (小康) on board 'problem' Title: 溝通上的差異點(東方與西方文化的差異) Date: Mon Feb 6 12:42:14 1995 大家新年快樂: 看了偉望與大嫂的文章以後,可以想像這是文化上的差異。 西方重理性思辯,中國文化重人情味,如果不是人情在先,講理是無用的 ,相信這個大家應該明白。 偉望跟大嫂應該是本著保羅在哥林多書信的教導,向怎樣的人就做怎樣 的人,因此二人提醒我們傳福音應該注意這一點。 在此我要說一說我的看法,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1:中國文化的這種現象,其實是現在知識份子所厭棄的,人情大過講理,以致 所謂人情幫包袱處處皆是,所以對社會文化很關心的人,絕對知道中國人可 悲的地方,文化的深層結構造成集權主義的趨勢,以致虛有民主制度,卻無民主 文化當基礎,我想這是一個關心社會的知識份子所呈現的背景,這些人看了宗教 版,不會厭棄的,民主政治都是如此現象的。 2:宗教版常是一個字祤是科學家的園地,缺少哲學氣息,人文的文章絕對不會有人 回的,這是本版的特色,又何奈何呢?還有一些人就是標準中國人:人情重講理 的,自稱佛教信徒的人大多屬此類,我發覺這種人在宗教版居多數,是發表文章 的比例,絕非『看的人之比例』;其實有許多人太嬌傲了了,以為科學萬能,否定 上帝(竟單單用邏輯),人文素養如此,如果大家嘗試過回幾篇,你就會知道,實在 不禱告不行,自稱科學家的人實在多。 3:保羅希望我們為了福音的緣故 向 猶太人就 like 猶太人,向 軟弱的人 就 as 軟弱的人,期間的差異 就是 不能跟猶太人的情景一樣,卻要瞭解其背景;而軟弱 的人,我們認同他的軟弱,成為軟弱的人,正如耶穌一樣;這原指食物上的倫理性 問題,但同樣值得我們思考:到底文化上差異是『軟弱』還是一種『長久的病態』 呢? 結論: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一群不求長進的知識份子還是一個關心生命關心真理的知識份子 呢?對於不求長進的人,我們還跟他講理,還是把他當成軟弱的人,或是注意力集中在 關心真理的人呢?我想大家都會說要完全顧慮到。 這又是哥林多書信的教導了,恩賜的連結;希望在過年後大家更 旺,加油了! -- 上帝對 kkang 說:從今你不能叫做 老康 ,要改名叫 小康 因為你已經變成小孩子的樣式了...............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