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sze.bbs@bbs.cs.nccu.edu.tw (瞬牙),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懷疑論的主張是什麼???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hu Apr  8 00:23:47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spring!news.ntu!news.mcu!n

※ 引述《BobChen.bbs@bbs.fhl.net (無敵鐵金剛)》之銘言:


  容我持些許異議...

  要理解懷疑論,我認為必須先從知識論的脈絡去理解!

  知識論之研究,是預設了『知識是可能的』這一前提,意思是話:我們的確能夠知道
  些什麼。預設了此一前提後,我們才能說,我們知道了些什麼,即所謂的『知識』,
  以及如何去認識這些『知識』。

  而懷疑論即是對知識論中的這一前提作出否定,認為知識是不可能的,並舉出他們對
  此一主張的各種論證。所以我並不認同你所說的:懷疑論是對絕對真理抱持懷疑,或
  對人獲得絕對真理的能力抱持懷疑這種說法。因為,我認為懷疑論所懷疑的對象是:
  『以理性思維所獲得知識』而不是『絕對真理』、以及『人的感官認識能力』而不是
  『獲得絕對真理的能力』。

  再者,羅素作為無神論的代表人物比作為懷疑論的代表人物應更為妥當吧,若以懷疑
  論而言,笛卡兒或休謨比羅素更具代表性。


發信人: sze.bbs@bbs.cs.nccu.edu.tw (瞬牙),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懷疑論的主張是什麼???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Sat Apr 10 21:01:32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引述《KUAN (舟渡易水 劍跨長江)》之銘言:
:                                                 ^^^^^^^^^^^^^^^^^^^^^^^^^^^^^^
:      ^^^^^^^^^^^^^^^^^^^^^^

       板主大人您也好 :)
       其實我不太明瞭你指的『相容』是什麼意思,因為很明顯的:懷疑論是懷疑人所
       具有的感官認識能力,而經驗論則是預設了人的確具有感官的認識能力,並且是
       以此來作為驗證一切知識有效性的基礎;所以若說他們是相容的,我真的不太能
       理解。可能我誤解了你『相容』的意涵,那另當別論。

          我再多說說我的理解吧 :) 懷疑主義是興起於希臘化時期
          是對柏拉圖所說用先驗的理性可以得到客觀的知識的說法
          的反動 所以 它不是對後來洛克主張的經驗主義提出批評
          :) 然而懷疑主義之後的發展又是如何 笛卡兒和休謨又有
          什麼主張 就要請sze兄或其他網友來說明了 :) 不過柏拉
          圖手創的學園之後竟然成了懷疑主義的發源地以及大本營
          這可是柏拉圖始料未及的吧 :p

      不錯,懷疑主義最初是興起於希臘化時期,但知識論中的懷疑論則是近代才開始。
      他們兩者的的差異在於前者是一種『絕對懷疑論』的論調,而後者則比較上是一種
      『相對懷疑論』的立場。   --參閱<<知識論講義>> 黃慶明--

      希臘化時期的『絕對懷疑論』可以 Gorgias (B.S 480-380)作為代表,他的論證是
      (1)  沒有什麼東西存在。
      (2)  即使有什麼東西存在,我們也沒有辦法認識。
      (3)  即使能夠認識,我們也沒有辦法傳達給別人。
      這種主張我們其實可以不予理會,因為我們實在無法接受又無法證明其不成立,它
      一概否定我們任何推論所賴以的論據,甚至到最後我們問:『你是否在懷疑一切』
      ,它仍可說:『我懷疑我是否在懷疑一切』,再持續逼問下去,它依然說:『我懷
      疑我懷疑我懷疑.....我懷疑我是否在懷疑一切』,最終只會導致論證的無限後退。

      而近代懷疑論的笛卡兒與休謨則可作為『相對懷疑論』的代表。

      笛卡兒嚴格來說並不是懷疑論者,反之,他企圖回答的是懷疑論所提出的問題。他
      認為要建立一套最確實而有效的知識,其基礎必須確定一個不可疑的準則,則他所
      謂的『阿基米德支點』。所以笛卡兒的懷疑論本身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方法,則
      所謂的『方法的懷疑』,其目的是在建立最確實而有效的知識系統,笛卡兒所謂的
      懷疑,只不過是達到此目的的方法而已。

      休謨所懷疑的是經驗知識的必然性。因為他認為我們無論再如何觀察驗證,但總不
      可能窮盡,即使能窮盡,但未來尚未發生的事件卻無論如何都是不可能觀察得到的
      ,所以,經驗只能告訴我們事實如何,卻不能告訴我們必然如何。換句話說,休謨
      是懷疑經驗知識所賴以成立的歸納推理之有效性。

      他們的推論過程太繁雜了,就此乏略。

      但我很想跟各位分享一則我很喜歡的,休謨所舉的例子:
      一隻從出生起就被困在籠裡的雞,牠每天都活在一種習慣裡,即一聽到主人朝向牠
      而來的腳步聲,牠便有東西吃。然而,有一天,牠同樣地聽到主人朝向牠而來的腳
      步聲,牠滿天喜地的以為又有東西吃了,但這一天,牠不但沒有東西吃,甚至還被
      捉出那個籠遭屠宰。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