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choisen@bbs.ee.ntu.edu.tw (choisen),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論Richard Taylor對生命意義的主張 發信站: 台大電機 Maxwell BBS (Sat Aug 29 16:28:32 1998)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spring!news.csie. Richard Taylor對生命意義的問題也有其主張, 我陳述了他的主要論證 ,並就他的論證的推論提出我的疑問. 讀完他的文章,雖然我不贊同他的論點, 但是對於他在文字間所流露的文采與論點的清晰準確, 這種大師風範深深令我著迷. 希望與關心這個問題的人一同討論. 出處: Richard Taylor,'The Meaning of Life', Life and Meaning(a reader), edited by Oswald Hanfling , Blackwell,1993 pp.39-48. 泰勒(R. Taylor)認為," 生命是否有任何意義" 的問題是很難解決的,越是去 追問它,似乎是越難以理解它。但是,這個問題卻又是一個令人忐忑不安的來源,若要 能不去管它,則得將它正式地將其掩蓋起來。但是,泰勒認為任何一個深思熟慮的人都 會承認這個問題是重要的,並且它應該有一個具有意義的(significant)答案。因此, 泰勒面對這個問題,並且嘗試一個新的方法來處理這個問題。 他從" 無意義"(meaninglessness)的觀念來分析這個問題,也就是找到一個能夠 象徵" 無意義" 的圖像,再試圖從中尋找使得我們認為這個圖像是無意義的要素,而這 個要素也同時能夠暗示了什麼是有意義的。泰勒再從這裡,進一步比較真實的生命與這 個圖像是否相同;若是二者相同,則這個無意義的要素也透顯了什麼使得真實生命有 意義。本文即在描述泰勒如何從這個進路討論生命的意義,並且討論這樣的進路可能會 有的問題。 泰勒認為古代的薛西弗斯(Sisyphus)神話可以作為" 無意義的生命" 的圖像。這個神話 是說薛西弗斯將神明的祕密洩露給人類,神明罰他要將一塊大石頭推到山頂,但是這個石 頭總是會再掉下來,薛西弗斯只得不斷地重複地推著石頭到山頂,反覆不斷,直到永遠。 而這個神話有各種不同的詮釋,泰勒並不著重於討論哪一種詮釋才是這個神話的真正意義 ,而是去追問" 這個神話之中的哪一個要素,使我們認為這是一個無意義的生命?" 。 關於這個神話的各種詮釋都包括了" 薛西弗斯他的辛勞的、未完成任何事物的永恆地 反覆活動" ,而這其中哪一點才是使得生命無意義的要素呢?泰勒認為,是" 那種從未 完成任何事物的永恆反覆活動" 使得生命無意義。他的理由是,單單只有這個要素,不需 要藉助神話,同樣地也可以呈現無意義的生命圖樣。例如,有兩個人,一個挖洞,另一個 將洞補起來,如此永遠反覆下去,這同樣能表現無意義的生命圖樣。 而巨大的辛勞也並非是使其無意義的要素,因為我們可以設想薛西弗斯只是帶著一個 小寶石,同樣地到達山頂後,寶石又滾下山,他又得將它帶上山,如此永遠反覆,這同樣 也呈現出無意義的生命圖樣。因此,泰勒得到使得圖像無意義的要素就是無止盡地無焦點 性(endless pointlessness),未完成任何事物的反覆活動。 而泰勒認為,這個要素也暗示了什麼是有意義的,因為他認為" 有意義" (meaningfulness)與" 無意義"(meaninglessness)是對反的(opposite),因此,若 使得圖樣" 無意義" 的要素是無止盡地無焦點性,則只要有某一個焦點或目的,不論是如 何暫時性的目標,都能使得這個圖像" 有意義"。 由此,泰勒提出兩個可能使得這個圖像有意義的方法,一個是設想薛西弗斯是為了在 山頂建立一座美麗的宮殿,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也是不值得的,同樣的薛西弗斯也未完成 任何有價值的事物,但是起碼薛西弗斯的反覆活動就不是全然無意義的。第二個方式是設 想神明在懲罰薛西弗斯時,突然大發慈悲,在薛西弗斯身上注入一種物質,使得他具有一 種想要推石頭的衝動,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懲罰的永無止盡的辛勞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 永恆的滿足。雖然,他同樣還是未完成任何事,但起碼也不是全然無意義。 泰勒進一步討論真實的生命(包括人類的生命)與薛西弗斯的圖樣有何相似之處。因 為,若真實的生命與薛西弗斯的圖樣相同的話,則使得後者無意義的要素同樣也會使得前 者無意義;同樣的,使得後者有意義的要素也會使得前者有意義。 於是,泰勒開始討論真實的生命,他論證真實的生命(包括人類的生命、國家、種族 )與薛西弗斯的圖樣是相同的。他的論證是這樣的: 正如同幽遠深暗的洞穴中的蠕蟲,長久的等待蟄伏只是為了能偶然地獲得 食物好蛻變成為短暫生命的成蟲,然後再產卵而亡;而隨後繼續的仍只是後代 無止盡的循環。也正如同一種蟬深埋土中達十七年,只為了成為只有短暫一週 生命的成蟲,而它們的後代也將如此反覆下去。這無止盡的努力可能長達 數百萬年之久,然而卻未曾完成什麼。 人類的生命也像是這樣的反覆循環;我們的每一天像是薛西弗斯推著巨石的 每一步,這個巨石就是我們的家庭、事業、財富,它們就像巨石終將滾下山 的命運般,也終將煙消雲散, 所不同的是,在神話中是薛西弗斯再次地推著巨石,而在真實生命中是 下一代繼續辛勞地建立那終將消散的目標。國家也像是那終將滾下山的巨石, 有朝一日也會瓦解,每個民族也是如此。在每個循環之後,是更多的相同循環 ,而這並未曾完成什麼,也未曾達到什麼境界。 因此,真實的生命與薛西弗斯的圖樣具有相同的輪廓,並且帶給心靈 相同的形象,都是未完成任何事的無止盡地反覆活動;也就是無止盡的無焦點 性。而前文已經推論出,若是真實生命與薛西弗斯的圖樣相同的話,則使得後 者有意義的要素也會使得前者有意義。因此,可以推論出,那兩個使得薛西弗 斯的圖樣有意義的方式,同樣地會使得真實的生命有意義。 但是,泰勒緊接著批評前文提到的第一個方式有可能使得薛西弗斯陷入無止盡的煉獄 ,他主張,假設薛西弗斯完成了他的美麗宮殿,然後呢?緊接著只有永無止盡地凝視他的 作品,他可以永久地休息。泰勒認為這呈現了一個無限厭煩的圖像,一個永遠缺乏活動的 煉獄。這一點都不是救贖,而是一種懲罰。 因此,泰勒認為真正同樣可以同樣使得真實的生命有意義的方式,是前述的第二種 方式,這也是泰勒主張的生命意義。就像是薛西弗斯被注入想推石頭的衝動一般,雖然這 只是一種注入在我們的血脈中的一個慾望,沒有任何的理由可以在其中被發現,但這 卻是一個意義。生命的意義也就在於我們的意志(wills)或意願,也就是在我們的作為 中所發現的深層興趣(deep interest)。 泰勒認為,人類日復一日,彎著背脊實現一個個短暫的計畫,這些事深含在其意願之 中,這正是他們感到興趣的事,這樣的日子已經是充足的,不須再去問任何問題。活著的 意義就是活著,以其生命的本性的方式去活著。對我們如此,對我們的下一代也是如此, 只要他們有做這些新事務、新城堡、新泡影的意願。而泰勒主張,如果哲學家在這種生命 圖像中看到薛西弗斯的圖像而失望,這是因為他所找尋的意義與焦點不在我們的血脈之中 。 我贊同泰勒從" 無意義" 的觀念的分析的進路,因為這確實較直接探討" 有意義" 來的容易掌握,同時我也對於泰勒的論證理路的清晰與豐富的文采感到欽佩。但是,我認 為這樣的進路仍有一些疑點值得討論。首先我要提出的疑點是," 除了薛西弗斯的無意義 的圖像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的無意義的圖像?" 。而這之所以會形成問題是因為,若還有 其他類型的無意義的圖像,則有可能還有其他使得圖像無意義的要素;若使得圖像無意義 的要素,是使得圖像有意義的要素的對反,則有可能得到另一種使得圖像有意義的要素。而 若這個圖像與真實人生相同,則有可能得到另一種生命的意義;也就是並非只有泰勒所主 張的那種生命意義。 在這個考量之下,於是我設想其他可能是無意義的圖像,我提出兩個例子來主張 " 在薛西弗斯的圖像之外,尚還有其他的生命圖像。" 它們分別是: 例子一,一位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的病人,終日都處在病發的狀態,失去了自我意識, 陷入極度的恐懼、緊張、痛苦的狀態,他無法愛人,也無法接受他人的愛,完全不能接受 到人生中的光明面,而醫學無法治癒他,只能讓他如此這般的到生命終結的時刻。 例子二,一位被催眠控制的人,終日都被當作是為他人完成某種目的的手段,他被命令 所作的事可能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也可能是冒險救人的好事,但他都毫不知情,同樣地這 樣被控制到他的生命被終結為止。 在這兩個極端的例子當中,我認為也可以作為是無意義的圖樣(在這裡,可能會有 一個問題,有的人可能認為這樣的生命仍有意義,在此,我只能主張對於大多數人而言, 這樣的人生等同於未曾活過一般。但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泰勒的推論之中,因為他 也未曾加以證明薛西弗斯的圖像是普遍地被視為無意義的),而使得這個圖像呈現無意義 的要素,是來自於" 失去自我意識" 。 無意義並非來自於持續的痛苦、緊張或恐懼,我們可以由第二個例子得到這一 點,因為這個被催眠者也可以由於被命令,而持續地處在快樂、鬆弛或無懼的狀態,然而 這仍然是無意義的,因為整個人生宛如是等待他人指令的機器人一般,成為一個櫆儡,這 樣的生命形態並非是" 追問人的生命意義",而是" 追問櫆儡的生命意義" ,而這聽起來 是荒謬的。 由此,得到了另一個使得圖像呈現無意義的要素,而這個圖樣並非來自神話,而是 來自真實的人生處境,因此,這個要素也是使得真實人生呈現無意義的要素。而若依照泰 勒的主張" 使圖像無意義的要素,是使得圖像有意義的要素的對反", 則既然" 失去自我 意識" 是使得真實人生無意義的要素,則" 擁有自我意識" 就是使得真實人生有意義的要 素。 但是,是否能夠從它推論出使得真實人生有意義的要素呢?我認為不行,因為即 使擁有自我意識,這樣的人生也並非就是有意義的,起碼就泰勒所提出的生命意義而言, 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人,若像薛西弗斯一樣,沒有意願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則它的生命仍 是無意義的。因此,可以得到" 使圖像無意義的要素,不一定是使得圖像有意義的要素的 對反" 。這也是我對泰勒的推論中的第二個疑惑。 ======= 發信人: "奧丁大神"回到上一層,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Re: 論Richard Taylor對生命意義的主張 發信站: Valhalla (Sun Aug 30 09:09:26 1998)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ctu-peer!news.nct 非常對不起, 因為時間有限而並沒有完全看完閣下的文草, 便急急回應, 有所誤解請指正. "關於這個神話的各種詮釋都包括了" 薛西弗斯他的辛勞的、未完成任何事物的永恆地 反覆活動" ,而這其中哪一點才是使得生命無意義的要素呢?泰勒認為,是" 那種從未 完成任何事物的永恆反覆活動" 使得生命無意義。他的理由是,單單只有這個要素,不需 要藉助神話,同樣地也可以呈現無意義的生命圖樣。例如,有兩個人,一個挖洞,另 一個 將洞補起來,如此永遠反覆下去,這同樣能表現無意義的生命圖樣。" * * * " 但是,泰勒緊接著批評前文提到的第一個方式有可能使得薛西弗斯陷入無止盡的煉獄 ,他主張,假設薛西弗斯完成了他的美麗宮殿,然後呢?緊接著只有永無止盡地凝視 他的 作品,他可以永久地休息。泰勒認為這呈現了一個無限厭煩的圖像,一個永遠缺乏活動 的 煉獄。這一點都不是救贖,而是一種懲罰。" -- 引轉自閣下的文章 我不太認同那種"從未完成任何事物的永恆反覆活動"是成為無意義的來源. 歌德(Goethe)的"浮士德"(Faust)的開頭便呈現一個無意義的一幕(原文已忘, 請諒), 是說浮士德博士已將會學會的東西學會, 他不知可以再尋求甚麼, 而出現自殺的傾向. 在結幕時, 他在梅斯菲特的幫助下不停尋找, 在死之前他說了一句名句:"停一停吧! 你真美麗(不停追尋的過程)". 蜉蝣朝生暮死, 是否不會無意義? 佛家語曰: 人生苦短. 任何宗教都不斷追尋永恆, 永恆是否無意義? 浮士德便是在泰勒的這個無意義中找意義, 而存在主義者詮釋下的薛西弗斯說, 追尋意義的希望構成他的意義. 無意義不存在於永恆, 而是存在於: 不知為了甚麼? 尼采(F. W. Nietzsche)卻反其道而行, 他否定了意義(為何存在)的客觀存在, 否定了永恆的價值 - 無論你是失去自我意識, 或是推石頭(存在主義者說他是有意識地推的!), 而是重視剎那, 在強力意志下面對末日(美麗宮殿完成後虛無)的酒神精神. 沙特 (J-F. Sartre)說的對, 存在先於本質(意義), 不是意義決定我們是否存在(更不是甚麼人決定, 包括政客說的愛國), 而我們每一個人, 自己去尋找中找意義. 如尼采的想法, 勇於面對虛無才看見意義. -- 奧丁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