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wei (等待與希望) 看板: Ethics
標題: [轉錄][轉錄]綠色哲學
時間: Sun May 16 18:47:27 1999

※ [本文轉錄自 philosophy 看板]

發信人: KUAN.bbs@bbs.cs.nccu.edu.tw (易水河畔 月眉橋頭),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轉錄]綠色哲學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Wed May 12 21:44:49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freebs

※ 本文轉錄自 [KUAN] 信箱

作者: THONAS (夢與灰燼) 看板: C_TOC
標題: [轉錄]綠色哲學
時間: Sat May  8 14:52:07 1999

※ 本文轉錄自 [THONAS] 信箱

作者: anchel.bbs@TWServ.csie.nctu.edu.tw
標題: 綠色哲學
時間: Sat May  8 14:50:49 1999

作者: cmei (令狐沖的煩惱) 看板: GreenPartyTa
標題: 綠色哲學
時間: Sun Mar 28 08:47:22 1999



綠色哲學*
洛克•馬提爾
*〈Green Philosophy〉,in Luke Martell(1994),Ecology and Society,UK:Polity Press。

一、前言
1. 綠色哲學的主要議題即在環境關切的倫理基礎:兩個主要問題(1)在人類以外,我們對於
環境實體的義務和道德關切要擴展至多遠?(2)為何應該擴展至此?什麼才是對於環境的倫
理關切的範圍和基礎?這樣的哲學根本性問題會影響政策的擬定。

2. 綠色哲學的不同立場及議題:(1)環境問題會影響人類,所以我們保護環境,(2)因為關
心人類,而推及下世代及現世代的其他物種,(3)擴及權利義務至有情生命(sentient
beings)上,主要是動物,(4)擴及其他非有情生物,如植物,及非生物,如砂石,(5)若
擴及至這些不同族群,那麼是否有優先順序呢?如果有,為什麼?(1)(2)屬於淺綠派的人
類中心論者,(3)動物權論者,但中爭論點在如何斷定「有情」,(4)為深度生態學論者,
以「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超越人類的工具利益>

二、人類中心論者
1.比一般認識還要複雜:
(1)在公共政治領域上,人類中心論的觀點較易被接受,
(2)人類中心論亦可分為兩類:(a)認識論上的人類中心論者,認為對於環境關切的價值來
源是人類賦予的,(b)倫理上的人類中心論者,關心環境的理由來自於人類如此做對自己有
正面利益。

3. 但也有人提到一個非人類中心的觀點,主張環境的內在價值,但又不至於反人道主義
者。如生態人道主義者(Eco-humanistist)反對工具論的人類中心論點的二分法,認為人
類與環境可以互榮共存。

三、下世代
1. 擴展對下世代道德責任和義務推論,來自於若我們對於現在空間上遙遠的陌生者有責任
義務,那我們對於在時間上遙遠的陌生者也有責任義務。Locke用私有財產的規則來考量,
及我們必須遺留足夠的遺產給下世代維持和我們一樣的生活標準。

2.有關下世代的爭論:
(1)權利(Entitlements):只要我們是正當擁有的東西,就不該有義務和他人分享,
(2)下世代關切和現世代需要之間的衝突,
(3)不存在的人不能擁有權利,
(4)義務的相互性
(5)現世代的責任相對減輕
(6)無法預期下世代的需要
(7)對於冒險的樂觀

四、非人類
1. 人類對於環境的義務要擴展至何處?有些環境論者延伸至動物(作者即是),有些則延
伸至植物及非生物。作者先做三類的區分(表3-1,p:87):

(1) 不同價值: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及外在價值(extrinsic value:價值來自於對他
者有用的客觀性質)
(2)賦予價值及道德立場的基礎
(3)連接不同價值及道德立場的實體

五、直觀(Intuitions)、有情和相對重量
1. 作者的立場是擴展義務及賦予價值至有情生物(即動物)。認為能夠體驗幸福(well-
beings)及苦痛(sufferings)的生命就擁有內在價值。同時有關倫理優先性的問題作者認為
必須考量實體能夠體驗及貢獻幸福痛苦的程度而定。但這會受到深度生態學者的批判,因
為這對物種劃分了等級。


六、對有情的辯護
1. 因為作者認為體驗福祉的能力是道德考量的判準,這引起兩種批判:(1)有些福祉是不可
欲的,(2)義務的基礎不應該是福祉;也就是說到底福只是否可以是倫理的基礎?

批判一:不可欲的福祉

(1)可替換性、繁殖和殺戮
(2)人造的愉悅和真實的愉悅
(3)無抵抗力的福祉
(4)自私自利

批判二:非關福祉的義務
(1)對死者的義務
(2)秘密背叛(白色的謊言)
(3)特殊義務
(4)最後的樹

七、結論
1. 作者論點介於人類中心的淺度生態學及深度生態學的生態中心論者,自稱為有情中心論
(sentient-centric position)。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