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hlu (屋頂上的爛長笛手)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恩饒物語(二) 時間: Sat Apr 19 23:02:54 1997 恩 饒 物 語 林恩饒 著 ******************************************************** 【目錄二】 小故事的醒思 旅途巧遇 在上海做禮拜 論成功 鮭魚之鄉 加拿大泰理法克斯山∼感人的故事 多一點 永恆的追尋 基督徒的美德 端正的生活 ******************************************************** 【小故事的省思】 昨天晚上參加全家歸主第三組成員,羅碧蓮長老、許泰山執 事、黃秀霞姐、葉麗櫻長老、拜訪葉天亮先生,探訪主要目的, 乃是要向葉天亮先生令兄住日本返台省親的三兄,葉天香先生傳 福音。 在訪談中,天亮兄講一則故事,他有一位同學曾到美國,要 與已學成結婚的的兒子同住,但不久同學夫婦由於不受兒媳歡迎 ,而傷心黯然的返台。經年餘突接兒媳婦來函,邀請父母到美國 同住。這位同學夫婦受寵若驚的百思不解,何以兒媳會回心轉意 接納他們﹖兩老整裝前往美國時,發現兒媳均已改信基督教並且 從聖經中知道,兒女應當孝敬父母、順從父母。這對兒媳從信仰 中看到自己往昔的不孝,而以行動表現、即邀雙親同住,親自奉 待。這位同學夫婦,非但沒指責兒媳背教,反而參加聚會崇拜, 不久也受洗成為基督徒。這則故事使我想到保羅,他先在大馬色 ,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大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 上帝,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使徒行傳 26:20 我們的周圍的親友、同事能由我們的行事中,認出我們是基 督徒嗎﹖我們的做為能榮耀主嗎﹖ ******************************************************** 【旅途巧遇】 八十二年二月十八日在美國加州洛衫璣飛機場時,看到一位 穿教會制服的女士,拿一張傳單在募捐,傳單上主題說:『愛別 人』,內容說: 一元美金你不能買到:1.一加侖牛奶 2.一雙鞋 3.一餐飯 4.一件上衣 一元美金你能做到: 1.幫助無家可歸的人。 2.幫助一個年青人脫離毒癮。 3.幫助建造一間教會。 4.幫助傳主福音。 這張單張激起內心的回應,金錢在人手中,如未善用,並無 實質的價值,但在上帝的國度裡,卻能發揮很大的功效。之後我 將捐款投入募款袋中,頓覺十分的踏實。 聖經教訓我們:「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 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 ∼希伯來書 13:16 另提到賢德婦人的行徑:「她張手賙濟困苦人,伸手幫助 窮乏人。」 ∼箴言 31:20 ******************************************************** 【在上海做禮拜】 八十二年五月三十日到上海最大的教會沐恩堂(大陸的三自 教會)做禮拜,(這是第三次)該教會建於光緒年間(公元1879 年)在文化大革命時期教會被關閉,改為工廠,教會被共產黨沒 收,教堂內原有的許多彩繪聖經故事玻璃與雕刻,皆被破壞殆盡 ,僅留下教會的結構體。一位弟兄說:這些昂貴的宗教藝術品, 目前已無法再裝上,令人惋惜。 1979年共產黨將教堂歸還給教會,當時約五百多位信徒陸續 回到教會敬拜上帝,十餘年間,信徒增加十倍,目前的信徒數已 增加到五千人,每主日分四場做禮拜(上午二堂,下午與晚上各 一堂),詩班有六隊,各隊有指揮,並有一位總指揮。教會不分 教派,大家一起敬拜,受洗時依個人信仰的需求,分別有滴禮洗 與浸禮。 目前在上海的教會活動,除在教會內的聚會以外,不准許有 其他宗教的活動,不能在教堂以外做佈道會,也不得舉行家庭禮 拜。信徒有必要時就到教會找牧師,牧師不做家庭探訪,由於信 仰尚不自由,在崇拜結束後,仍有許多兄姐留在座位上,或跪在 聖壇前繼續的禱告。他們對信仰的熱衷與虔誠,遠勝我們在自由 地區的信徒。 因大陸三自教會受到限制,因此有許多信徒組織地下教會, 據說,地下教會信徒人數超過三自教會數倍,他們為爭取信仰自 由而甘冒被捕危險。我們當珍惜現在的自由,更熱心事奉主。 保羅勸哥林多教會信徒說: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 多作主工。」 ∼哥林多前書15:58 ******************************************************** 【論成功】 今天翻閱八十年九月十八日在義大利的威尼斯夜遊聖馬可廣 場,邊聆聽交響樂團的演奏,邊欣賞宏偉的城堡,在手誌中,有 一段論成功的記載(台語發音,取自陳百談先生的書) 『一生註定的代誌,何必怨地又怨天, 摸著(Tioh)心肝,顧著道義, 公平競爭,爭取勝利, 看別人的成功,不免(M-Bian)吐氣(Tho-Khui), 檢(kiam)知人的背後付出外坐(Goa-Che),才有今日的地位, 大樓碼(Ma)是對地基一層一層來打起, 拿有(Na-U)一步就登天,者(Chia)好的代誌。』 在歐洲今天所看到的偉大建築,大都花了數十年甚至到百年 才完成,歷經無數的波折,甚至數代的努力,才完成如此的佳作 。 先知以賽亞對成功另有一不同的論述:(新譯本聖經) 「我努力工作,可是毫無效果, 我用盡力氣,仍然一事無成。 但是我可以信賴上帝為我伸冤, 上帝會照我的行為獎賞我。」 ∼以賽亞書 49:4 所羅門王也說: 「我所見為善為美的,就是人在神賜他一生的日子吃喝, 享受日光之下勞碌得來的好處。」 ∼傳道書 5:18 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所以 我們要努力工作,並倚靠上帝的幫助, 我們也享受成果,並時刻稱謝主帶領, 不斷改革創高峰,分享所有謝主鴻恩。 失敗為 成功 之母 ******************************************************** 【鮭魚之鄉】 Home Of Salmon Fish 八十三年五月廿日到加拿大硌磯山旅途中,對鮭魚之生態感 觸良多。 鮭魚在幼苖時,由河道順流域而下,直入大海,在海上成長 ,到四歲成熟時,雄雌鮭魚成對,再尋找到原來出生的河道,由 海域入河口逆流而上。自進入河口以後,鮭魚就不再吃東西,僅 憑其體力努力向上直游。 我們於5月23日到達鮭魚必經之地之一的希望市(Hope) 沿Fraser River上游走,此段乃鮭魚進入此河道逆流而上最艱難 的一段河道。 鮭魚必須游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原來的出生地 Salmon's Arm ,在此地產卵。鮭魚於逆流而上時,因必須經過許多落差很 大的急流河道,一路上雄鮭保護雌鮭,因此雄鮭到達產卵地點時 ,均已傷痕累累,力氣耗盡而死亡。而雌鮭也拼最後一口氣完成 產卵使命後,力氣殆盡而死亡。 鮭魚之鄉是迎接新生之地,也是成鮭結束生命之鄉,其新生 是繁殖下一代的使命,終為下一代而犧牲。 人生的旅途頗類似,終其一生為下一代而付出己力,為下一 代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不懈。 保羅也勸信徒要向著標竿直跑,而我們的目標不僅是為下一 代,應負有傳揚福音,造福人群的更崇高的使命。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 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 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腓立比 3:13-14 ******************************************************** 【加拿大泰理法克斯山感人的故事】 在洛磯群山(The Rockies)之中,最值得提的二座山是標 高最高的羅伯森山(Robson),另一為泰理法克斯山(MT,Terry Fox)。 羅伯森是因在洛磯山峰中獨佔鰲頭,標高3954公尺,( 次高為哥倫比亞山 3747 公尺)終年白雪覆蓋,很難看到其廬山 真面目,八十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上午九點,IMC訪問團親臨山 下,但仍未能揭開其神祕面紗。 泰理法克斯係為紀念出生於加拿大貝理斯哥倫比亞省( British Columbia)希望市(Hope)一位青年運動健將泰理法克 斯而命名。 法克斯原為一位馬拉松長跑健將,他最大的心願是慢跑過洛 磯山脈,但不幸於1982 年 二十歲時發現骨癌,這殘酷的打擊, 使得法克斯非常的沮喪。但他的女友卻決定嫁給他,愛情的力量 溫暖他的心,信仰也給他很大的鼓舞。因此他們決定為籌募癌症 研究基金與盡最後的力氣完成心中的理想而跑。 他從故鄉希望市出發,他年輕的太太陪伴著他,法克斯忍受 癌症侵襲的疼痛,一步一步向前邁進。而在中途因骨癌嚴重浸襲 腳部,不得不做一腿的切除。裝上義腿,雖然不方便,他仍然不 屈不撓的往前走,因此有數百名被感動的人,自動加入慢跑行列 ,形成一群征服群山的雄壯隊伍。 雖然法克斯奮力走過無數的山頭,但終跑不動了,他年輕的 妻子以輪椅推著他前行。在他跑了5400公里(1984年)時,他未 盡全功,蒙主恩召,與世長眠。而他的去世地點就是現在的泰理 法克斯山,加拿大政府為紀念他堅毅不朽的精神而以他的名字命 名,他的骨灰也灑在這個山頭口。 泰理法克斯山所留給我們的非僅其雄壯宏偉之美,也充滿人 生旅途戰勝艱難與愛的力量,混合而成的光輝史蹟。 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 ,就得幫助。」 ∼詩篇 28:7 生命雖短,但如能竭盡所能付出,則其所作所為,將永垂不 朽。 ******************************************************** 【多一點】 比別人多想一點; 比別人多做一點; 比別人多努力一點; 比別人多吃苦一點; 比別人多忍耐一點; 比別人多忠心一點; 比別人多動腦筋一點; 比別人多付出一點; 比別人多靠主一點; 比別人多事奉一點; 將會比別人成功一點; 生活比別人快樂一點; 「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馬太福音 11:12 ******************************************************** 【永恆的追尋】 「因為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榮,都像草上的花。草必 枯乾,花必凋謝。惟有主的道是永存的。所傳給你們的福音, 就是這道。」 ∼彼得前書 1:24-25 最近連續發生的大陸杭州千島湖船難,死了32人,日本名 古屋空中巴士失事墜毀,死了264人,此二件意外事件帶給國 人無限的驚慌。重新對旅遊的評估與航空器的利用,做更謹慎的 選擇。 基督徒面對現實的生活也不例外,當存謹慎的態度,防備意 外的發生。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生的真義,肉體的有限,生命 的永恆。 今天的俊美,明天將凋謝; 今天的健康,明天將失去; 今天的高位,不久將交棒; 今天的歡樂,明天將結束; 唯一的永恆,乃重生的生命。 那擁有主道的生命, 生活才能篤定,不致徬徨。 ******************************************************** 【基督徒的美德】 1.信心→對主的信心,生活上對自己的信心,缺乏自信,將使生 活失去原動力與方向。 2.德行→道德上的美德,德行是信仰的表現與內在改造的延伸和 結果。 3.知識→對上帝真理的認識,具備宗教信仰的知識,即是大智。 4.節制→自制而不放縱的生活,凡事能節制,則能建立良好的人 際關係,並確保生活上不越軌。 5.忍耐→堅定不移的精神,背負十架與主同行,同受苦的耐心。 6.虔敬→對上帝的欽敬,虔誠的事奉,平時保有敬仰上帝的心。 7.愛弟兄→弟兄互相關懷,是信仰生活中的重要規範。 8.愛眾人→基督徒美德最高的境界,乃能愛眾人,即遵守 「彼此相愛」的主訓。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 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 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 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 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 ∼彼得後書1:5-8 ******************************************************** 【端正的生活】 一、消極方面→在思想上 不做犯法的事; 不做不義的事; 不做違背良心的事; 不貪戀世上的名望; 不貪愛世上的財富; 不做損人利己的事。 二、積極方面→在行動上 心存公義; 行為端正; 學義理; 善待人; 盡本份。 聖保羅的期許: 「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 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 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腓立比 4:8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