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BobChen (無敵鐵金剛)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轉錄]上帝的家歡迎你來2
時間: Fri Jul 30 18:00:31 1999

※ [本文轉錄自 ChristBody 看板]

作者: SMS (仁愛是寬容與慈悲) 看板: Christ-SW
標題: 上帝的家歡迎你來2
時間: Mon Jul 26 22:51:42 1999

但是,當我成為一個基督徒的之後,對於教會的印象卻開始轉變。
去年的某一天我遭遇挫折,心理十分難過。當時的我直覺想到的,
就是到台北的公館,因為那裡教會多。就這樣,也沒在多想什麼,
就騎著車子到了公館。但是到了公館後,面對眼前諸多的教會,我
發現我不知道下一步要往哪裡走。因為我突然想到,許多教會都是大
門深鎖,另外,也沒有什麼教會認識我,教會中和藹可親的神父或牧
師似乎只是只存在我兒時的記憶中,也沒聽說過台灣教會的牧長會主
動關心情緒低潮的路人。

就這樣走啊走,我走到了一間教會的門口,管理員看到我沒多說什
麼。所以,我又走進了那間教會的禮拜堂,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禱告
。不久,禮拜堂開始進行禮拜,反正心情不好,我也就跟他們一起禮
拜了。禮拜完,所有參與禮拜的人在一首問候歌聲中彼此握手,也不少
人跟我握手問候。可是,這一切好像是小學生參加週會一般的行事化,
沒有人注意到我是第一次來到那個教會的人。就這樣,我默默地走近了
禮拜堂,又靜靜地一個人走出了教會。

這次的經歷給我一個很大的感觸,不知道有基督徒或一般民眾曾經有
我這樣的經歷。事實上在情緒低潮的時候,會想到踏入教會的非基督
徒已經是少之又少,如果當這些少數民眾真的有需要,需要有人為他們
禱告、安慰他們、扶持他們而踏入教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有相對的
準備去迎接他們、關懷他們呢?「家」是多數人從小生長的地方,即便
有些人的家庭並不是十分美滿,但大體來說,「家」總是給人一個心靈避
風港的經驗或印象。無論是在學校、公司甚至是路上受了什麼氣,回到家
裡以後,即使家人沒有給予什麼實際的安慰,但心頭上總是有一種安全的
感覺。因為,這是一個「接納我的地方」。對於一個台灣的民眾來說,
當他們遭受極大的打擊、灰心失意的時候,教會是否會是他們第一個想
到的心靈避風港呢?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