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pharisee(法利賽人)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轉載]澎湖白寶珠傳奇
時間: Fri May 03 09:01:42 2002

在澎湖住了大半輩子,美國對白寶珠來說已是遙遠的夢鄉,澎湖才是她的家,
她深信她是上帝派來台灣做痲瘋的……

白寶珠女士, Lady Marjorie Bly 是上帝送給澎湖的一顆寶珠。


半世紀前,她帶著聖召,千里迢遙從美國來到樂生療養院,展開她獻身痲瘋病
人的歲月,四十七年前,更因防治需要,隻身前往澎湖,為偏遠離島的公共衛
生把關,一直到現在,八十二歲的她,仍是澎湖痲瘋病人唯一的守護天使。

在現代社會充滿功利的社會,白寶珠的無私奉獻寫下一頁生命傳奇。

那家有痲瘋病人,一旦生火炊煙,左鄰右舍一定紛紛走避,甚至搬家

白寶珠是美國密蘇里州人,大學畢業後轉讀護理,做了幾年的護士後,決定接
受上帝的聖召,成為任重道遠的傳教士。民國五十二年以台灣信義會宣教士的
身分,接受台灣樂生療養院孫理蓮牧師娘的邀請,來到樂生及樂山兩處療養院
。那是白寶珠第一次拜訪台灣痲瘋病人,也為她譜出與台灣半世紀情緣的序曲。


當時不管是樂生和樂山,醫護人員發現,來自澎湖病人不少,站在防疫觀點,
澎湖必須納入防治重點。可是離島醫療資源貧瘠,又沒有一處專屬的療養所,
要做痲瘋防治得採社會治療居家護理的方式,那是一項全新的挑戰,當時以馬
偕醫院為首,由外籍傳教醫師創辦的台灣痲瘋救濟協會挺身接下拓荒重任,派
出了護理專家白寶珠。


跟台灣本島比起來,澎湖民風更為閉塞,痲瘋病人處境更是堪憐。澎湖那家有
痲瘋病人,一旦生火炊煙,左鄰右舍一定紛紛走避,甚至搬家;病人死了,不
敢張揚,只能半夜拖出去草草掩埋,甚至日據時代,還有個專門流放痲瘋病人
的小島叫做四角嶼,至今,島上還殘留從前病人居住的洞穴,控訴著痲瘋病人
一路走來的血淚。
回想當初勇闖澎湖,白寶珠消遣自己是個「土包子」,因為事後想來「真是需
要好大的勇氣」。的確,一個信耶穌、只會講國語的外國女性,要在一個全台
廟宇密度最高的地方,挑戰社會禁忌,「找」出隱匿在社會邊緣的痲瘋病人,
那可是高難度的挑戰。還好白小姐身邊來了個台灣助手潘錦章,兩人憑著政府
提供的一點資料,以傳福音的方式,走遍澎湖大小村落,進行地毯式家訪,才
一一找出病人,列檔管理。
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白小姐選擇隱身幕後,主動遠離名利

打前鋒的潘錦章說,「病人喜歡玩躲迷藏,一聽說白小姐要來,就跑去躲起來
,所以常常撲個空,而好不容易發現病人,也得跑個二三十趟,才能『請』得
動他們來看病,有意思的是那些最頑皮的病人,後來反而變成白小姐最好的友
人」。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皮膚科的設置。因為白小姐勇敢地來了,政府也提供權宜措
施,當時的省立澎湖醫院開了一扇小門,免費出借最北邊的黑房間(X光室),
這個「特別皮膚科」前後四十七年,歷任十八任院長,不僅是台灣痲瘋防治史
上獨一無二,在國際上也頗具聲譽。

為了保護病人的隱私,免遭社會隔離歧視之苦,白小姐選擇隱身幕後,主動遠
離名利。像她曾被尊為澎湖縣的榮譽縣民,當選好人好事代表,並曾榮獲醫療
奉獻獎,但每當記者採訪她,她總是低調地回答「要找我看病可以,採訪不方
便」,一直到現在,澎湖痲瘋病人的個人資料不曾曝光,被列入最高機密,誰
是病人,只有白小姐和潘先生知道。

長久以來,白寶珠在澎湖的工作經費一直由台灣痲瘋救濟協會支援,她不曾支
領過任何薪水,近年來更由於台灣痲瘋病防治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政府送給痲
瘋病人最好的禮物-健保,外界捐款日益緊縮,即使目前澎湖還有四十多名病
人仍待照顧,但經費已多半靠教會及白小姐的友人不定期的資助。

在澎湖住了大半輩子,美國對白寶珠來說已是遙遠的夢鄉,澎湖才是她的家,
這裡有她所愛的家人,除了看病、跟朋友聚餐聊天外,讀聖經是她每天必備的
功課,她習慣把所有喜怒哀樂跟上帝分享,因為她深信她是上帝派來台灣做痲
瘋的。


(中國痲瘋服務協會將於五月六日下午四點到八點,在台北徐州路四十六號市
長官邸藝文沙龍,舉辦「與寶珠有約」義賣會,義賣所得將作為白寶珠在澎湖
安度晚年及澎湖痲瘋病人的防治基金。捐款帳號:19545264─白寶珠基金)


> -------------------------------------------------------------------------- <

作者: asd(asd)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Re: 關於同性戀
時間: Mon Jun 03 14:12:56 2002

※ 引述《polly.》之銘言:


我介紹你看一本很精簡的小書﹕
《同性戀的真相》安克伯等著,天道出版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