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Leron (以馬內利) 看板: BGR
標題: 交友的藝術(出自中信月刊)
時間: Mon Jan  7 11:16:26 2002

                        交友的藝術
                            唐代豪, 中信月刊2001年11月
   你要結婚嘛?你想結婚嘛?儘管目前台灣結婚與離婚的比例高達三比一,但是許
多適婚年齡的青年人人渴望進入婚姻生活。畢竟人是渴求愛的,尋尋覓覓,總希望
能遇上一位心儀的異性,彼此契合,攜手共渡一生。

                   先與同性朋友建立友誼
   在尋找交往的對象時,我們常憑著第一印象,即看對方的外貌或是否有『來電』
的感覺來作為交友的標準。這種擇友模式需要一些提醒,免得徒勞無功,甚至獨冒風險。
   首先我們要問自己:
    1、我有沒有談得來的同性朋友?
    2、我有沒有談得來的異性朋友?
    3、異性或同性的朋友何者多?
    4、我結交同性或異性朋友何者較容易?
   我們尚未結交異性朋友之前,需要先學會與同性朋友建立友誼,這是除了家人以外,
第一種對外的人際關係。與同性朋友的互動技巧可以說是結交異性朋友的基礎。你同性
朋友多嘛?有一、二位同性知己嘛?你們的互動均衡嘛?或是一面倒的委曲求全?

                         從團體生活開始
    具備交友的技巧,再談與異性朋友交往就能駕輕就熟了。男女因著性別差異,天生
就有許多不同之處,要瞭解異性的思考模式、表達方法、做事態度及動機、溝通重點....,
最安全、保險,不易受傷害的環境就是在大團體中,藉由共同參與活動、討論、思想交流
來相互瞭解,而不是立刻進入一對一的交往。
    要知道心中尋找的那一位在哪裡,你便需要花時間擴大交友的範圍,並以友誼為
基礎。一群有男有女的朋友,也許八、九個人,因著相同的興趣、嗜好、價值觀而時
常出遊、聊天,相互欣賞,沒有私心,彼此不會勾心鬥角,同時也歡迎其他人加入,
這是一純友誼的小團體。在這個團體中,你可以學習與人相處、認識異性,學習說話、
互動藝術。慢慢地,你可能察覺其中一位異性與你談得越來越投機,每一次相處都很
愈快,你們二人漸漸想要更多獨處的時間,分享更深入的話題,並且不希望有外人介
入。恭喜你!他/她很可能就是你要深入交往的對象了!這種先建立友誼再進入男女朋
友的關係是較健康、穩定的;而交往前雙方都已有初步、概括、客觀的認識,也不置於
時常落入『無聲勝有聲』的景況(這意謂著無話可談,沒有交集,關係自然無法建立)。

                       品格好壞更加重要
    但一般人在結交異性朋友時,似乎有一種偏差想法,總以為我的他/她會出現在一個
特殊的場景:捷運上、飛機裡、電影院中,兩人無意間捕捉到對方眼神即立刻閃開,心
中產生一陣悸動,此時第六感便說:『就是這位!』像這種一見鍾情的愛情,常是言情
小說、電影製片要吸引讀者、觀眾的賣點;但是現實生活中,這種情況不切實際且極具
冒險性的。因為一見鍾情(或指來電的感覺)只是一種瞬間的感動或是激情,較禁不起
時間的考驗;生活是現實的,浪漫的愛只是一種感覺,口頭的承諾很容易,但無法使人
真正負起責任。
    此外,外貌吸引的人,比率畢竟較少。其實,每個生命都有奇蹟、每個人都是獨特
的,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在造人時,就放進千變萬化的可能性,因著遺傳基因不同,世
上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個體(就如世上沒有兩個指紋是相同的),連雙胞胎也不例外。
何況外表的美醜是世人所訂的標準,更重要是內心、品格的好壞,這才是應被列入選擇
異性朋友的優先考量。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