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Abram@fhlbbs (北極熊), 信區: ChristBody
標  題: [轉載]來自東太平洋的呼求 -- 門諾醫院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Mon Jul  3 16:19:27 1995)
轉信站: fhlbbs (local)

  ~~~~~~~~~~~~~~~~~~~~~~~~~~~~~~~~~~~~~~~~~~~~~~~~~~~~~~~~~~~~~~~~
    人的一生猶如大水沖去,光陰、名利、地位、健康都將過去,只有真實的
  愛心永不止息,你憑愛心所作的一點一滴,都將在時間的洪流裡永不退色
  ,永被留念。
    ~~~~~~~~~~~~~~~~~~~~~~~~~~~~~~~~~~~~~~~~~~~~~~~~~~~~~~~~~~~~~~~~

    民國四十三年,美籍薄柔纜宣教士在美國" 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 "的協助下
  ,創辦了花蓮" 基督教門諾教會 "。其前身是" 山地巡迴醫療工作隊 ",
  民國三十七年起,一群由美國" 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 "差派來台的專業醫護
    宣教士們,不畏艱難的穿梭於花東地區的山地部落,為布農、阿美、泰雅等
  原住民及平地貧民展開醫療服務。門諾醫院初創的前八年,採取" 一人一元
    "政策,只要一塊錢可以看病也可以開刀。直至今日,門諾醫院從未拒絕過任
  何一位求助的病患。

  薄柔纜醫師之父薄清潔醫師,曾在中國大陸開封地區傳教並行醫四十年,薄
  清潔醫師一生的黃金年華,完全貢獻給中國人,並曾與中國人一起走過苦難
  的中日戰爭。其獨子薄柔纜醫師承繼其衣缽,為台灣付出了四十年的歲月。
  老少兩代的薄醫師,以性命和血淚,為海峽兩岸人民奉獻出八十年的歲月,
  父親親證了中國近代史上戰禍最頻仍的四十年,兒子則在戰後荒蕪的台灣療
  傷時刻,落腳在最乏人問禁的〞後山〞花蓮,為貧民、原住民奉獻一生。

  門諾醫院如今面臨擴建的需要,卻尚缺乏約五億七千多萬元的經費,如果
  您願為這件事負擔,即使只是一餐飯的金額,涓滴細流也可成河。

  郵政劃撥帳號:0600700∼6
  戶名:基督教門諾會醫院

  如果您想知道更詳細的情形,請與該院發展室聯絡。TEL:038-227161 轉 364

    ( 轉載自"山高水長"小冊,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發行 )
--
「益人」就是「榮神」最直接的方法







發信人: spring@fhlbbs (洪春男), 信區: ChristBody
標  題: 來自東太平洋的呼求 ── 門諾醫院整建計劃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hu Sep 21 12:28:32 1995)
轉信站: fhlbbs

    來自東太平洋的呼求 ── 門諾醫院整建計劃
  薄柔纜醫師經常強調:「門諾醫院的發展要看社會的需要。」因此,從早期
的山地巡迴醫療、開辦醫院、成立公共衛生室、設立山地診所、籌設醫療補助基
金、發展病患支持性團體及老人日托等等,都是在當時的花東社會環境中,為滿
足民眾醫療需求所做的努力措施。四十多年來,社會的需要就是門諾醫院努力的
目標,只要是花東地區人民所需要的醫療相關工作,門諾醫院便不計利潤報酬地
盡力去做。

  展望現今及未來,花東地區的社會及醫療需求乃是慢性病醫療照護以及腦外
傷防治。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八十二年年底花蓮縣老年人口比例為百分之九點三
三,高過全國平均比例七點零九甚多,已成為一個高度人口高齡化縣。因此由高
齡化所牽引出來的慢性醫療需求極為迫切,加上全民健保實施之後,住院需求與
日俱增,設置慢性病房才能徹底解決一床難求的問題

  另外,花東地區車禍肇事率及所導致的死亡率高居全國第一。根據衛生署的
統計,花東地區意外事故死亡率為全國平均數的兩倍多,台北市的四倍。

  有鑑於此,門諾醫院毅然進行該院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整建計畫 ── 興建
一棟三○○張床的醫療大樓。待擴建之後,門諾醫院將從二○○張床擴充到五○
○張床,不僅可以改善病房老舊及一床難求的現狀,更將設置可容納二○○張病
床的慢性病專用病房,同時將成立「東台灣腦外傷防治中心」,由現任院長、國
際腦神經外科權威黃勝雄醫師主持,以最精密、先進的急救、手術設備,提供病
患最適切的服務。

  醫療大樓已於八十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動工,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總面積
約六、○○○坪之建築,預定在八十四年底完工啟用,總工程費新台幣六億元。

  從八十一年一月至八十四年七月底本院向社會各界募得整建基金一億七千四
百多萬元,雖然距離總工程費六億元仍相當遙遠,但是在各位熱情參與、大力支
持下,我們相信醫療大樓必能如願完成,使花東民眾能因著大家的愛心而受惠,
讓我們共圓一個最美的夢。

  人的一生猶如大水沖去,光陰、名利、地位、健康都將過去,只有真實的愛
心永不止息,你憑愛心所作的一點一滴,都將在時間的洪流裡永不褪色,永被留
念。



每塊愛心磚:新台幣兩佰元整
每組櫥櫃:新台幣五千元整
每張陪伴床:新台幣一萬元整
每組病房櫃:新台幣二萬元整
每組護理站醫療櫃:新台幣四萬元整
每坪建築坪:新台幣五萬元整(可認捐半坪)
每單位手術房、急診室:新台幣十萬元整
每間病案討論室:新台幣二十萬元整
每間病房:新台幣四十萬元整

--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發信人: spring@fhlbbs (洪春男), 信區: ChristBody
標  題: 經營數十年 利字擺一邊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hu Sep 21 12:32:03 1995)
轉信站: fhlbbs

文章來源:八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中國時報十五版

    經營數十年 利字擺一邊
    院舍從平房成大廈 未因醫療費拒收病人
  門諾醫院在早期一般均稱為「美國仔醫院」,緊鄰省立花蓮高中,不少花中
學子,看他從簡陋的空心磚平房到今天巍峨大廈,它卓越的頁獻,獲得民眾的肯
定與感謝。

  默默苦幹是門諾醫院的傳統精神,但在轉型的社會中要脫胎換骨,以往的成
績便成為「零」,吃了很大的暗虧,有錢人不了解它,了解它的大多是貧窮人,
所以,提出更新計畫要興建醫療大樓時,社會資源的後援,始終顯得「若有若無
」,經過深入檢討後,決定改弦易轍再出發,向社會表白了,我們以往做了什麼
,未來我們還要做什麼﹖

  院長黃勝雄說:門諾醫院不是營利機構,而是一間服務病人的醫院,從早期
的免費醫療,到「一人一元」的象徵性收費,到今天仍對貧病給予醫療補助,四
十多年來,不因醫療費問題拒收一位病人。

  近年來,成立了洗腎、小兒血癌、早產等貧困基金,醫院則每年提撥總收入
的百分之三做為貧困社服基金,補助人數逾三千人,金額超過二千五百萬元,醫
院本身的發展基金,則在十年後才成立。

  黃院長說: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東部青壯年人口大量外流,使高齡化情
況特別嚴重,伴隨慢性病醫療及老人照顧需求,未來老人照護安養的問題,將日
益迫切,門諾醫院為此增設二百床病床。

  其次,花東公路車禍居全省之冠,門諾醫院將成立「東台灣腦外傷防治中心
」,由黃院長領軍,希望在擴充急救手術設備之後,挽救寶貴的生命。


--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