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markshia (小七美) 看板: Belief_Music
標題: Re: 簡譜與五線譜
時間: Wed Mar 11 19:45:45 1998


很好玩的例子
我不是想要幫你解決你的「如何克服五線譜恐懼症」的問題
我只是想說  假如我碰到這個「甲弟兄」  我會怎麼處理

狀況一:
我:「你會不會唱ppp?」
甲弟兄:「就是因為我不太會看五線譜,因此也不太會唱,所以....」
我:「那你根本就不應該領ppp這首歌,因為連你自己都不熟的曲調,
      你要怎麼用來帶領會眾用這首歌敬拜神呢?」

狀況二:
我:「你是擔心大家「不會唱」,還是音太高「唱不上去」?」
甲:「不會唱」
我:「你會唱嗎?」
甲:「會」
我:「那你可以教大家唱啊!凡事總有開始,好的新歌總要教唱的」

狀況三:
我:「你是擔心大家「不會唱」,還是音太高「唱不上去」?」
甲:「音太高唱不上去」
我:「你不用擔心,我彈的時候可以彈比較低的調,這樣就可以唱了」

狀況四:
我:「簡譜的歌可以把他同樣的寫成五線譜,五線譜的歌也可以同樣的寫成簡譜」
甲:「是嗎?不是都是五線譜的比較難,簡譜的比較簡單?」
我:「甲大哥請問你,有些歌譜在同一首歌的五線譜上,也同時標明了那首歌的簡譜,
      那麼這首歌究竟是難的,還是簡單的?」
甲:「.........」
我:「假如你不信,你拿一首你覺得很難的五線譜歌來,我立刻寫成簡譜給你看!」

狀況五:
我:「你是不是看不懂五線譜,所以覺得五線譜比較難?」
甲:「其實...對啦!」
我:「要去學啊!學怎麼看啊!不然你怎麼會看得懂五線譜?你看不懂的,
      你當然覺得難啊!就像你不會講一種語言,
      你就覺得跟講那個語言的人溝通很難一樣嘛!」
甲:「可是我幹嘛學看五線譜?我是領會又不是司琴!」
我:「你是在帶領會眾詩歌還是領其他的東西?」
甲:「詩歌啊!」
我:「那你就該學會看五線譜啊!不然,假如你連「記錄詩歌的五線譜」都看不懂,
      因而導致你不會唱或不熟悉這首歌,那你要怎麼帶領會眾唱「詩歌」呢?」

>------------------------------------------------------------------------
發信人: isaac.bbs@bbs.cef.org.tw (小蟑螂), 看板: Belief_Music
標  題: Re: 簡譜與五線譜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Thu Mar 19 13:31:40 1998)
轉信站: fhlbbs!peter.ee.nctu!cef

※ 引述《Littlepig.bbs@fhl.EE.NCTU.edu.tw (可愛小豬)》之銘言:


我想對小朋友或是其他的人,也可以以趣味性的方法,就個人所用過的方法之一

就是把五線譜上主要的七個音Do Re Mi Fa Sol La Si 代以白雪公主的七個小矮人來
引申。

若再高或低八度就以他們的小時候或長大後代之。

若是升或降,也可以其踮腳尖或蹲下代之。

>-------------------------------------------------------------------------
作者: Dixon (動物, 音樂, 猴子) 看板: Belief_Music
標題: Re: 簡譜與五線譜
時間: Thu Apr  9 02:57:55 1998

※ 引述《BlueHeart (藍心)》之銘言:

其實您這狀況相當良好
如果五線譜幫你把每個音都寫得好好的, 想都不用想, 照彈就是了
那簡譜就更簡單了, 因為簡譜用一些很簡單的記號來表示音樂的note, beats
像1就是do, 2就是re, 7就是si, 這你可能本來看一看就會了
另外沒有加什麼點的數字表示鋼琴中央C的那個八度, 高一個八度就在數字上打一點
高兩個八度就在數字上打兩點, 低八度的點就加在數字下面.

接下來是duration的部份.
基本上一個數字就是一個四分音符
延長就用"-"來表示, 一個"-"就多一拍, 兩個"-"就多兩拍
所以如果看到"3 - -", 就是mi三拍的意思, 簡單吧:)

接下來可能就是音樂melody以外的問題了
因為五線譜幫我們將和聲通通配置好了, 我們彈完了根本就不必知道這首曲子的結構
也不用知道和聲配置, 至於簡譜, 就有勞您自己編伴奏啦
包括伴奏的harmony及tempo可能都是由你自由地來選
有些簡譜會完整地將和聲寫給你, 有些甚至連tempo pattern都些給你
你可以照做, 也可以依照你的和聲常識來彈奏

至此, 就已經不是簡譜與五線譜的問題了
簡譜本身是一種簡易而易懂的記譜法, 事實上並不難懂, 因為計載的資訊真的不算多
所以...:)別再恐懼啦, 試著看吧, 相信你一定會彈得很好的

另外, 如果你發現在伴奏的配置上有問題, 或是和聲有不懂的, 可能再另外加強和聲
的部份吧, 如果你也修過和聲, 就加強"鍵盤和聲", 就是應用啦, 在紙上寫跟在琴上
彈的感覺真的是不太一樣的. 在琴上你需要有比較迅速的反應, 通常這都跟你使用他
的熟悉度有關, 所以, 這部份也是可以自己練習的.

對了, 古典和聲學與簡譜和聲寫的方式亦有不同, 簡譜和聲的表示法可能對彈民謠吉
他及爵士鋼琴的人而言會比較熟悉, 而學古典樂風者, 則對古典和聲的記法比較熟悉
基本上, 古典和聲的記法有比較完整的系統, 但簡譜和聲對有些和聲的形式也是比較
能夠快速而輕易地比現出來, 只是有些形式便不能記載, 但大致上在一般的曲子中通
通可以涵蓋.

如果你熟悉古典和聲的記譜法, 那麼應該對簡譜的記法感到另一種形式的方便.
在古典和聲裡, 你會需要知道一首曲子的調性, 由此你才知道第幾級音是哪個絕對音
而由古典和聲換看簡譜和聲的人, 就像由簡譜音符換看五線譜音符的人一樣, 你已經
可以將既有的調性丟掉, 因為你從文字上就直接可以知道彈什麼音, 而不必管他是第
幾級音.

茲將簡譜和聲的基本邏輯簡介一下. 希望對您有幫助.
1.簡譜和聲不用羅馬數字, 而用音名(就是英文字)
2.所寫的音名就是該和聲的根音(就是最低音), 以此音做根音, 往上按一個三和弦,
  就是這個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和絃. (如:C=1 3 5, G=5 7 2, A=6 1# 3, B=7 2# 4#)
3.一般而言, 大和絃不加其他英文字, 而小和絃就會在音名旁加一個小寫的 m, 以表
  示這個和絃是一個小和絃(minor chord).(如:Dm=2 4 6, 而D=2 4# 6)
4.在一般樂譜常會看到的還有剛才所提到的和絃右下角有個小小的 7, 如果你修過古典
  和聲, 這應該不難了解, 這就是屬七和絃, 與古典和聲一樣. (G7=5 7 2 4, Dm7= 2
  4 6 1, E7=3 5# 7# 2...)
5.你可能下一步會問和絃那麼多種轉位, 我怎麼知道彈哪一個? 的確, 許多轉位的和聲
  被不正確地彈奏的確使音樂的色彩喪失了許多, 在簡譜的記法當中, 多了一個功能,
  就是專門記最低音不是和絃根音的和聲, 其方法是用原來和聲加上slash"/", slash
  的右邊寫上最低的音. (如:D=2 4# 6, 那D/#F=4# 6 2, 也就是原位和絃的二轉)  運
  用這種記譜法, 不僅可記轉位的和絃, 還可記和聲外音, 甚至你會發現那和絃真正的
  並不是原來的音名所記的和絃(如:G/F, 你會知道G和絃哪來的F音, 所以當你一彈, 或
  在腦子裡彈, 你就會發現, 它根本就是一個V2, 也就是C大調屬七和絃的三轉) 如此,
  用簡譜除了可以記和聲轉位外, 還可以方便地記一些非原和聲, 但含有原和聲色彩, 或
  保留原來和聲部份角色的和絃, 這些在古典和聲記譜法裡面, 就要看你的古典和聲技巧
  才讀得出來了. 這樣記是不是比較方便呢?
6.另外還有一些簡單的小記號, 像maj7就是大七和絃(Cmaj7=1 3 5 7, cf:C7=1 3 5 7b)
  6 不表示什麼, 就是在原來的和聲中加上第六級的音(C6=1 3 5 6), 9 即九和絃(C9=1
  3 5 7b 2), maj9 就是大九和絃(C9=1 3 5 7 2), 11就是十一和絃, 13就是十三和絃
  有些人不認為這些和聲的存在, 不過那也是一種分析法啦, 就也了解一下就是了.
  (像:1 2 4 6你可以說是13和絃的省略, 也可說是二級屬七小和絃的三轉).
  對了, 差點忘記, 在右上角打一個小圈圈, 是表示dim.(不是diminuendo, 是diminish-
  ed) 也就是減三和絃(Cdim or Co=1 3b 5b)
  在右上角寫個+, 就是表示aug(augmented chord), 就是增三和絃, (C+ or Caug= 1 3
  5#) , 其他的我們可依照此邏輯來寫. 另外用在與屬七合用時, 應該是寫成7+5, 而較
  少用7+吧, 比較不會不明瞭, 這是"基督是主"上的寫法, 可以參考參考.
7.當然, 記載的簡便, 相對地也就少了許許多多不完整性, 向六和絃寫個6 那其他幾種六
  和絃怎麼寫勒? 在簡譜中這就是一個沒有辦法記的例子. 另外在一些和聲複雜的曲子中
  簡譜和聲不能記的層出不窮, 不用說什麼大一點的choral到symphony, 光是一些早期的
  校園詩歌, 臺語聖詩, 就已經有很多是簡譜所沒有辦法完全表達的和聲了, 所以彈奏起
  來光看簡譜也就多了許多自由度, 端看彈奏者如何將之配置, 當然, 這樣要記出色彩豐
  富的和聲也就不太可能, 但是從簡便開始, 加上您古典和聲的精湛底子, 必定可以有相
  當動人並帶動氣氛的彈奏. 針對這樣的缺失, 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著用一些新的記譜法來
  表示, 筆者也仍繼續嘗試著一些新的可能性 (比方說: 和聲最高音或旋律音的表示等)
  不過要將之系統化, 又要合邏輯, 又要簡便, 的確相當不容易, 但願我們一起來開發,
  為明日教會音樂多添一分色彩.

  以上種種不論您在哪個階段, 希望對您的司琴有點幫助. 以上這些純屬個人意見, 如果
  您有什麼研究的心得, 也請您不吝賜教. 筆者信手寫來, 難免疏漏, 各位先進指正補充
  另外,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但請不要翻印, 如果有特別必要, 煩請先與筆者聯絡,
  Thanks. 可在站上mail給我, 或:

  Tel:(02)2738-8551
  Address:臺北市長興街50號男五舍101r       (左列聯絡方式至七月底失效)
  E mail AD:b2609053@cc.ntu.edu.tw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ccsun4.cc.nt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心靈小憩 WWW 站[http://life.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