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kehsyu (Mike Hsyu) 看板: Belief_Music 標題: 記憶、愛與自由 ── 藍色情挑的音樂蘊意(上) 時間: Fri Mar 17 01:02:59 2000 奇士勞斯基說,藍色意圖表達自由。從故事大要來看,顯然是表達女主角 企圖掙脫丈夫與女兒死亡的陰影,她最初用的方式就是壓抑,遺忘,與完全的 跟過去斷裂,並拒絕任何新情感的發生。 本文錄自信望愛全球資訊網「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http://www.fhl.net/gp/2k0312.htm 作者/gospel@fhl.net ────────────────────────────────── 「藍色情挑」這部電影是奇士勞斯基享譽國際的「三色系列」中的一部, 電影原名就叫做「Blue」,翻譯成「情挑」,顯然是為了國人對電影片名的習 慣,其實並不恰當。其他兩色分別是「紅色」與「白色」。 三色中,以「藍色」最需詮釋,主因是「藍色」不僅大量運用不含對白的 心理戲,而且音樂所扮演的「戲份」很重,幾乎每一個心理重大轉折之處,都 用音樂來處理。因此,關於語言與藝術的關係,在這部電影中是相當值得參考 的。 ………………………………………………………………………………………… ▼兩個主題的交織 會大量運用音樂詮釋,跟三位主角全是音樂家相當的有關係。電影主題, 是說一對音樂家夫婦皆同女兒出外,旅途中發生車禍,丈夫與女兒當場死亡, 只剩下音樂家妻子朱莉活著。 丈夫正為歐洲共同體譜寫會歌,曲子尚未為完成,主持歐洲共同體的機構 非常希望朱莉能為其丈夫繼續寫完,朱莉便在音樂交織中,走出一段很衝突掙 扎的心路歷程。 整部電影,有兩種音樂主題交織。第一個主題,是丈夫與女兒下葬時的葬 歌,整首歌的曲風略有點近似貝多芬「英雄交響曲之送葬」的風格,悲壯嚴肅 。第二個主題,則是朱莉丈夫遺下的會歌創作片段,顯然是近結尾部份,略能 捕捉創作精神,卻尚未完成。 我們就來分析這兩主題交織下,導演與電影配樂原作者 Zbigniew Preisner ,對整部電影企圖言說的內涵意蘊。 ………………………………………………………………………………………… ▼死亡傷痕的刻意否認遺忘 第一主題送葬出現時,朱莉躺在醫院,看丈夫與女兒預備下葬前國人追悼 儀式的錄影帶。很明顯的,朱莉受傷未癒負荷不了,並未出席。音樂響起時, 朱莉隱忍著眼淚垂落堅持不哭出聲。 第一主題出現之前的上一幕,是朱莉企圖自殺的片段。朱莉偷偷跑去護理 站吃藥企圖自殺,被朱莉騙出去的護士回來看見,卻來不及阻止,幸而朱莉又 把藥丸吐出,跟護士道歉,說她作不到。護士大鬆一口氣,跟她說不要緊。 主題出現後下一幕,是朱莉出院回家,她半躺在椅上假寐,臉上映有藍光 ,這藍光是從死去的丈夫的書房中映照出來的。 (藍色,是此部電影不斷用各種方式合理呈現出來的顏色,到最後我們會 發現此顏色一如三色系列中的白與紅,有重要的精神含意)。 但朱莉突然被腦海中響起的送葬第一主題驚醒,一下子螢幕全黑。(螢幕 突然全黑,是奇士勞斯基在這部電影中好幾次使用的手法,企圖給人一種錯愕 感,目的是要引發觀眾對下面劇情的全神貫注,而下面劇情要帶出來的,往往 是重要的劇情發展,或心裡狀態的重要揭露。這種手法,近似重要音樂家布魯 克那的在曲式中突然出現休止符的目的)。 當螢幕再回到朱莉的現實,有一位作記者的朋友來找她,問她丈夫到底有 沒有留下未完成的樂章?(一定是全國人都在關心這件事),朱莉說沒有!然 後就不想再說話。朋友說:「妳變了!」朱莉說:「妳不知道我丈夫跟女兒都 死了?」便走進內屋不理朋友了。 就這兩幕,便知第一主題跟埋葬死亡記憶,企圖否認一切跟過去有關的事 物的心靈狀態有密切的關係。而弔詭的,是第一主題也往往跟心靈狀態的「進 程」有關,它出現時,往往涵蓋重要的揭露,朱莉必須為這揭露重返回憶。 ………………………………………………………………………………………… ▼新情感的抗拒 第二主題 ── 也就是劇中朱莉丈夫創作的未完成曲子遺尾 ── 的第一 次出現,是朱莉預備搬家,在整理東西時出現。朱莉讓幫傭整理,自己堅持不 進丈夫書房,但還是問了幫傭有沒有看見曲子?可見朱莉知道丈夫有遺曲。後 來朱莉在鋼琴上找到,就在這時,配合朱莉讀譜,響起第二主題。 在第二主題出現的前一場景,是朱莉進入藍色調的丈夫房間,那時一切皆 已搬空,只剩下一個藍色燈飾。朱莉一時激動,想拔掉燈飾,結果只拉一下一 串藍色的裝飾玻璃。後來朱莉跟律師商量財產事宜,連屬丈夫的財產都分文不 取,卻不肯對律師作任何關於這個決定的說明。可見她是想離去的什麼記憶都 不留下。但跟律師討論過程中,朱莉緊握藍色玻璃飾物不放。(後來隨劇情發 展,得知朱莉走時什麼也沒帶,只有這串藍色燈飾。) 緊接著第二主題響起之後,是幫傭女僕哭泣的聲音。朱莉問女僕為何哭? 女僕說:「因為妳不哭。」然後說:「往事歷歷如何遺忘?」朱莉擁抱女僕。 然後朱莉疲憊的坐在樓梯上,深愛朱莉的男主角進來,看見朱莉的表情,便知 不宜打攪,又黯然離去。 就在這時,導演緊湊的處理兩個場景。一是男主角出外在自己車內整理朱 莉丈夫若干遺物,發現一些照片,同時配樂是槍響。緊接著是朱莉用鋼琴彈奏 丈夫遺作,非常重要的是導演在這裡很輕微的把第一主題夾進第二主題之間, 造成第一二主題的互動,第二主題為主,第一主題為輔,然後琴蓋突然落下, 嚇到朱莉也嚇到觀眾。 從這緊奏劇情的一個接續一個,並人與人的情感互動一個接一個發生,可 見第二主題是跟關係未來新情感發生、又抗拒發生新情感的衝突掙扎有關,跟 劇情中最具爆炸性的,會帶出高峰抉擇,開展新生活的超越自由有關。 因此第一主題的呈現,雖是襯托死亡與遺忘,卻不是靜止的,它暗藏心靈 進程的玄機,不斷被迫回憶。第二主題雖與人際情感的互動有關,卻暗藏「抗 拒與冷漠」的因子,於矛盾中反而靜止下來,直到最具爆炸性的高潮劇情引爆 。每一主題本身都是弔詭的,導演又會在劇情中使兩主題交錯,弔詭性就更強。 ………………………………………………………………………………………… ▼如何得到自由? 為何要用這種弔詭性的音樂方式來詮釋劇情呢?我認為這跟「藍色」的電 影寓意十分有關。 奇士勞斯基的「三色系列」,白色談的是一對夫妻之間的愛恨情仇,紅色 談的是一個溫馨女子與一個冷漠無情老法官認識的故事,但奇士勞斯基說,這 三部電影其實是在詮釋「自由」,「平等」與「博愛」。 因為白色中的夫妻,一為波蘭人一為法國人,丈夫從貧困的波蘭到富裕的 法國,卻諸事不順甚至陽萎,直到他返回波蘭生命境況才漸趨好轉,竟至挽回 妻子的愛,讓妻子甘願居住波蘭不再回法國,他也不再陽萎。 幾次鏡頭呈現一片白色,除了愛情的婚禮場面,就是男主角的家鄉一片雪 地的白。男主角因妻子訴請離婚,在法院曾問法官:「就因為我不會說法語, 我的申訴就不算數?」而當妻子被他騙回波蘭,誘限她涉及殺人嫌疑罪時,妻 子一樣遭到不通波蘭語身陷劣勢的情境。 所以奇士勞斯基談的不只是愛情上的平等,也影射貧富差異,文化差異下 歐洲的不平等。白,是即或劣勢,仍深愛家鄉白雪土地的顏色詮釋。 「紅色」,則是說一溫馨女子遇到被未婚妻拋棄、加上天天經驗人性醜陋 ,導致性格冷漠無情的法官,所帶給法官的改變。劇中還一直不停穿插另一年 輕男子生命歷程幾乎與老法官一模一樣,最後卻因同遭船難與此女子認識的伏 筆,帶給觀眾一個導演不企圖說明的懸疑:這年輕人會不會生命也因此改變? 所以「紅色」其實是透過這故事表達「博愛」的「微觀」概念 ── 一種 簡單的,生活中隨時可生發的溫馨所可能引發出來的,對一些悲劇生命的扭轉。 白色與紅色,都有超越劇情之上的象徵意義。 藍色也一樣。 奇士勞斯基說,藍色意圖表達自由。從故事大要來看,顯然是表達女主角 企圖掙脫丈夫與女兒死亡的陰影,她最初用的方式就是壓抑,遺忘,與完全的 跟過去斷裂,並拒絕任何新情感的發生。 她認為這樣是心靈的自由。 而貫穿整個劇情的,卻是一首創作曲目「歐洲共同體的會歌」。歐洲共同 體的出現,乃是歐洲長久分裂成大大小小多國,經歷許許多多歷史仇恨,擁有 不同的歷史文化與母語後,再度企圖「合一」的嘗試。電影女主角朱莉的丈夫 ,所創作的會歌,中間有一長串「禱詞唱腔」,用的是歐洲最古老的合一語言 「希臘文」,歌詞內容是聖經歌林多前書十三章很有名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計較人的惡,不 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 因此,這音樂與朱莉「遺忘與拒絕」的心靈曲折歷程,其實也一樣是超越 了表面的劇情,意圖詮釋更深更廣的,關於歷史關於各個國家之間的,走向「 自由」的象徵性的心路歷程。 所以看藍色,我們必須同時瀏覽音樂陳述與朱莉無語言的心理變化,才能 分析出電影對「自由」的詮釋。這正是「藍色」這部電影很難懂的原因。 請續閱下篇....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