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tjm (Jer-Min Tsai),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聖經查經資料 ── 約拿書(舊約)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Mar 22 18:50:44 1994)
約拿書查經資料
0.背景:
1.作者:
ヾ一直以來猶太與教會傳統都認為是約拿。
% 「約拿」意為鴿子。
ゝ約拿是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二世時做先知,家鄉在西布倫境內的迦特希弗,
距拿撒勒東北5公里。
ゞ約拿在舊約列王紀下十四章23-27節中出現。
々真實作者現在仍有爭論。
2.尼尼微:亞述首都,亡於西元前612年。位於底格里斯河東岸,
距巴勒斯坦約800km。
當時內憂外患,瘟疫流行,外敵臨城,又剛發生過日蝕。故約拿的警告
深入人心。
3.時間:西元前800年左右
4.亞述與以色列為仇(那鴻書三章)。
5.特點:本書中記載約拿對尼尼微所講的信息只有六個希伯來文字,本書所關心的
是約拿,而非其信息。
A.逃跑(一 1-3)
1.上帝要約拿到尼尼微執行先知的工作。→因尼尼微人作惡。 v1-2
% 尼尼微:亞述首都,以色列東北800公里。
% 當日亞述與以色列是敵國,亞述常侵略以色列。
% 呼喊:宣告斥責和警戒的信息,公開宣告。
% 作惡:ヾ亞述敬拜偶像、邪淫
ゝ亞述充斥著令人髮指的暴行(鴻三)
2.約拿決定往他施去躲避神→走海路,由約帕上船 v3
% 他施:可能是西班牙的迪數或薩丁尼亞,離巴勒斯坦3200公里遠。
% 所乘坐的船隻是腓尼基人的船隻。
% 約帕:當日巴勒斯坦海岸唯一大港。
# 上帝要他往東他偏往西逃
B.遭遇風浪 (一 4-6)
1.上帝使海起大風,船陷入危險中。
2.水手懼怕:哀求己神 → 盡一切能力救自己
丟棄貨物
%腓尼基的水手各有守護神,以便在急難中求救。
3.約拿卻沈睡
?? 約拿為何會沈睡?甚至連船主都覺得奇怪?
4.船主為求脫險,用盡方法,故要約拿也求神。 v6
% 船主也奇怪約拿的反應 v6
# 好笑的要求,不知約拿心中怎麼想?他原是要逃避神而今要求他求告神。
C.被投於海 (一 7-16)
1.船上的人抽籤,看此災因誰而起→抽中約拿 v7
2.眾人問約拿的身分→回答他信仰耶和華,創造者。 v8
% 抽籤與詢問是要查出降災的是哪一位神。
% 創造....:表示耶和華的主權遍及全世界,非一族一國的神。
% 希伯來人是以色列人對外邦人的自稱。
3.眾人的反應:
ヾ大大懼怕,質問約拿做的是何等的事 v10 → 非疑問,是感嘆、驚訝!
→若之上帝掌管一切,如何又逃避他?
ゝ問約拿當如何行?→回答把自己拋入海中 v11-12
→他深知此浪是因他而起。
# 他似乎想救全船的人(外邦人)的生命。
ゞ竭力盪槳,要把船靠岸→卻無能為力,因為海浪向他們翻騰。 v13
% 巴勒斯坦沿岸多有礁石,水手面對風浪時通常寧願把船搖出海,也不願把
船攏岸、以免觸礁擱淺。
# 可能以為耶和華也是約拿的守護神,故不敢害其生命。
々禱告求耶和華不要因約拿生命之故使自己死亡。 v14
ぁ將約拿投入海中→海便平息。 v15
あ大大敬畏耶和華,向上帝獻祭又許願。
?? 許願
D.在魚腹中 (一 17-二 10)
1.有大魚吞了約拿→耶和華安排的 v17
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2.約拿在魚腹的禱告: 二 1-9
% 約拿熟悉詩篇,祈禱中多有引用。
ヾ前言:v2
遭患難求告主→神應允 從陰間呼求→神垂聽
% 應允:answer,非表允許之意
% 陰間:代表死亡
% 深處原文作「肚腹」
ゝ描述現況:v3-4
被神投下深淵(海的深處)
大水環繞之
波浪洪濤漫過約拿之身
從神眼前被驅逐
# 約拿認為被投下海是神的作為而非只是水手的決定
# 神使約拿落到困境
ゞ約拿的反應:仍要仰望神的聖殿 v4
# 仰望神的聖殿就是仰望神
々描述現況:v5-6
諸水環繞約拿,幾乎吞沒約拿
深淵圍住約拿,海草纏繞其頭
下到山根,地的門將約拿永遠關住。
% 山根:深入海底山的根源(詩18:15)
% 地的門:希伯來人認為海陸各有界限,陸地有門使海不能越界。
%地的門將約拿關住:約拿不能返回地上
ぁ頌讚:耶和華卻救其性命。 v6
% 「坑」:原文作朽壞或死亡
あ表達心意: v7-9
在苦境中想念並禱告耶和華
外邦人離棄神,但約拿自認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給神
# 他還是歧視外邦人
所許的願必定償還
# 大概指願意順服神的心意去尼尼微傳道
ぃ結語:v9
救恩出於耶和華
3.於把約拿吐在旱地上→耶和華吩咐魚 v10
E.約拿在尼尼微的傳道與結果(三章)
1.再次呼召: v1-3
耶何華第二次要約拿去尼尼微宣告上帝吩咐約拿的話。
約拿照神的話去尼尼微。
2.約拿的工作與結果: v4-10
ヾ約拿進尼尼微城走了一日,宣告再過四十日城「必」要傾覆(但尼尼微城要
三天才能走完)。 v4
# 顯然不太希望尼尼微城得救。
ゝ尼尼微人的反應: v5
信服神,宣告禁食,全城都穿麻衣。
ゞ尼尼微王的反應 v6-9
a.下寶座,脫朝服披麻布,坐在灰中。
b.通告全城: v7-8
人與牲畜禁食禁水
人與牲畜披麻布
人離開惡行與強暴
% 「離開惡行」是源於以色列人的獨特神觀,當時一般
民族信仰的神無道德要求。
c.期盼上帝後悔使尼尼微不滅亡 v9
# 尼尼微人不確定上帝是否會赦免(可能因為約拿沒說)。
# 悲傷痛悔的表現不下於希伯來人→舊約中牲畜不披麻禁食。
3.結果上帝不降災禍。 v10
F.約拿的反應與上帝的教導(四章)
1.約拿言語上的不滿: v1-4
ヾ約拿不悅且甚發怒
% 這事:可能指上帝要赦免尼尼微城或尼尼微城人的悔改。
ゝ先前不願往尼尼微的原因:耶和華有恩典、有憐憫且後悔不降災 v2
# 近乎賭氣,就是不要上帝後悔不降災。
ゞ求死,覺得死了比活著好。 v3
# 賭氣
々耶和華問約拿這樣發怒合理嗎? v4
# 上帝也沒明說或責怪約拿,而是要約拿好好想一想。
# 其實上帝可以大發烈怒,按約拿所求的毀滅約拿,但他選擇接納與教育。
2.約拿與蓖麻 v5-8
ヾ約拿出城要看城的結局如何→在城的東邊搭棚 v5
# 搭棚似乎是要渡過一段長時間,可能40天還沒過。
ゝ上帝安排一棵蓖麻迅速長大遮蓋約拿的頭,除去其痛苦。 v6
→約拿因而大大喜樂。
%
蓖麻:生長迅速的熱帶植物,高可達三公尺,葉寬蔭濃,爬在棚上可以遮蔭。
# 脫離苦楚:看後文大概是指酷熱。
# 大大喜樂:大概是因為他覺得上帝認可他或補償他。
ゞ上帝殺蓖麻並使酷熱臨到約拿 v7-v8
# 東風:東風來自沙漠,乾燥焦灼,熱風過處,草木枯萎。
々約拿為自己求死 v8
# 他似乎還一直生上帝的氣
# 其所用的語氣和第三節一樣。
3.上帝與約拿的對話 v9-11
ヾ上帝問約拿為蓖麻發怒是否合理? v9
# 仍用第四節詢問約拿的話問約拿。
ゝ約拿回答自己發怒以至於死,都合乎理。
# 這回他似乎真的發怒了
ゞ耶和華回答:
a.這蓖麻不是約拿種的,在一天中發生又乾死,約拿還愛惜。
b.尼尼微大城中有十二萬不能分左右手的人及牲畜,上帝豈能不愛惜?
# 帶約拿從造物者的角度來看尼尼微城的人,跨過種族的恩仇。
# 不能分辨左右手的人:指兒童或指著全城的人像嬰兒一樣無知。
不過從十二萬這數目看起來,後者較為可能。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