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Posted By: yahui (女牧師) on board 'BibleStudy'
Title:     親愛的韻琳姐
Date:      Wed Apr 19 14:20:57 1995

==> 在 gospel (韻琳姐) 的文章中提到:

親愛的韻琳姐:
    你是學文學的, 我相信學文學的人容易成為女性主義者, 因為過去的文學是
    以男性為導向.
    關於你所提女性主義的觀點, 我並不了解女性主義是如何以佛洛伊德的心理分
析為基礎, 但 美國著名的婦女神學家Rosemary Radford Ruether對佛洛伊德
的心理分析倒是非常的批判, 認為其仍有性別歧視.


        我個人並不相信一切真理只透過「話語文字」的詮釋而奪得. 有時字義本
        身也會誤傳. 字義本身的意義會隨著時代的轉變, 而產生不同的新意義.
        但神學家要努力去分辯的是原始意義、人物的意義、作者的意義、與譯者
        (新約作者也是譯者).當然也需分辯明意與暗意. 釋義學家要努力的是呈
        現聖經的原義, 而神學思想家要努力的是從自己的文化中發展新的神學思想.

        當我提到對耶穌的態度時, 我也並不全是以聖經中耶穌怎麼對待女性來談,
        還有聖經外的歷史. 因為我不會被男性所寫的聖經所綁住. 我不是說男性
        所寫的聖經沒有價值, 而是我會參考聖經以外的聲音. 不過我想我還是沒
        有完全了解你所謂「話語文字奪權」的觀念. 所以不便作任何回應.

我也相信基督教信仰中的女性主義立場,受世界上已先發生的女性主義

        基督教的女性主義不是在現代才產生, 從初代教會起, 就有女性的聲音,
        只是不被正統的「聖經」與男權社會所認同罷! 所以他變成當時沉默的
        「次經」. 只不過自基督教歷史到現在, 在五十年前, 西方女性才有權
        受神學教育, 而且奮鬥了很久, 才有權成受造就成為女性神學家. 女性
        的聲音才被聽到, 這當然是世俗的女性主義影響的結果.

因為我研究進代教會歷史,真覺得

        這一點牽涉到「基督與文化」的問題, 我個人並不想以本位主義的立場來
        說, 基督教一定都能領先時代, 但我相信它對世界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我
        也相信它也有蠻前進的思想. 只是在只有2%的基督徒的台灣社會中, 社會
        對教會的影響絕對多於教會對社會的影響. 而且我們還要看是「聖經」、
        「基督」、「教會」或「基督徒」的影響. 對美國社會而言, 他們對聖經
        的態度已經否定了神蹟、鬼魂、神話, 有的甚至完全否定舊約. 一個受宗
        教學訓練的人, 他更可以有普世的宗教觀, 他們發現了宗教的一些共同情
        操, 也發展了新的神學思潮, 對聖經也沒有那麼絕對化的態度. 我雖然也
        研究其他宗教, 對其他宗教也抱以尊重的態度, 但我的神學思想還是比較
        偏向基督教神學, 但是我的神學也不以聖經為絕對及唯一的神學基礎, 而
        是現代神學家在自己的文化中所發展的新思潮, 但是聖經是現代神學不可
        缺少的基礎. 然而, 我個人也不認為不接納聖經中的某個人物的思想, 或
        不接納某一本書卷, 甚至不接納聖經中的創造論為歷史, 就等於否定了聖
        經的權威, 或失去了信仰的「底限」. 作一個神學人或基督徒, 不能只當
        井底之蛙, 只認識自己的宗教, 更不能以為只有自己宗教的思想是絕對的,
        別人都是錯, 沒有可學習之處. 我相信神的靈也在感動他們, 神的靈也與
        他們同在, 神也會啟示他們. 因為他們也是神所造的. 只是若不藉著耶穌
        所啟示的神來認識神, 人對神的認識與依靠是有限的. 這是我個人主觀的
        看法.


        神學家對學生或基督徒的教導本來就會有差異, 這牽涉到他是保守派、正
        統派、自由派或激進派等等. 把聖經當作是全天下最荒謬的東西, 應該比
        教屬於激進派. 我不是一個激進派者, 我也不是保守派者, 而是有時偏正
        統派, 有時偏自由派的神學人. 有人要全部接受聖經是上帝的話, 那是他
        的神學立場, 有人要絕對排斥舊約, 那也是他的神學立場. 而我個人以耶
        穌為信仰基礎, 當然也不是因為他就是基督, 我信的就是基督教, 而是在
        聖經的教導中, 耶穌的教導對我一生的影響最大, 但不表示我就否定了其
        他思想, 保羅、先知對我的影響也很大. 我也很肯定他們的言論. 我的接
        納不是因為聖經就是權威, 而是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可以非常貼切地體驗與
        證實. 但我並不是百分之百接納他們的思想, 因為現代人還是有與他們思
        想不同之處. 而與聖經與不同思想不是罪.

: gospel

        至於耶穌是否是「非信不可的真神」? 廣義的講可以問, 耶穌誕生以前的
        人、動物、自然能不能得救? 不認識耶穌的人能否得救? 基督教外的人能
        否得救? 教會外能否得救? 某教派外能否得救? 在至少500兆年前起的宇宙史
        到260萬年前人類出現以前, 宇宙可否得救? 得救的只有人嗎? 自然呢?
        如果上帝是創造宇宙的神, 他對宇宙就沒有拯救嗎? 從260萬年前人類出現
        起, 到2000年前的人類就沒有得救嗎? 神就這麼無能? 神的靈難道只從耶穌
        誕生起才開始運行嗎? 我的答案當然是耶穌外有拯救, 但是人如果能認識
        耶穌及其所啟示的神, 他才能更認識神, 才知道如何依靠神, 而遵行神的旨意
        基督徒只能告白他所體驗的信仰, 而信仰是主觀的, 別人不能接納也是因
        為體驗有差異. 但沒有人是絕對的錯與對. 如果一個基督徒對基督外的宗教
        沒有概念, 我們就沒有資格跟非基督徒說「耶穌是非信不可的真神」呢?
        「非信不可的神」是必須在作宗教比較下才能作此告白. 至少我個人相信
        耶穌是我非信不可的真神.


gospel覆:

        >我個人並不相信一切真理只透過「話語文字」的詮釋而奪得. 有時字義本
        >身也會誤傳. 字義本身的意義會隨著時代的轉變, 而產生不同的新意義.
        >但神學家要努力去分辯的是原始意義、人物的意義、作者的意義、與譯者
        >(新約作者也是譯者).當然也需分辯明意與暗意. 釋義學家要努力的是呈
        >現聖經的原義, 而神學思想家要努力的是從自己的文化中發展新的神學思想

 我想這部份的觀點應當大致上我們都是有共識的。唯一會有若干尚需討論溝通
 的地方, 就是從自己文化上發展新的神學思想,「自己文化」對西方神學院教
育而言,僅能處理到原則問題,身處台灣文化底下的基督徒,發展新的神學思想
尚需若干創意,創意,就比較需要琢磨以成熟了。

      > 對美國社會而言, 他們對聖經
      > 的態度已經否定了神蹟、鬼魂、神話, 有的甚至完全否定舊約. 一個受宗
      > 教學訓練的人, 他更可以有普世的宗教觀, 他們發現了宗教的一些共同情
      > 操, 也發展了新的神學思潮, 對聖經也沒有那麼絕對化的態度


        >井底之蛙, 只認識自己的宗教, 更不能以為只有自己宗教的思想是絕對的,
        >別人都是錯, 沒有可學習之處. 我相信神的靈也在感動他們, 神的靈也與
        >他們同在, 神也會啟示他們. 因為他們也是神所造的. 只是若不藉著耶穌
        >所啟示的神來認識神, 人對神的認識與依靠是有限的. 這是我個人主觀的
        >看法.

        >基督徒只能告白他所體驗的信仰, 而信仰是主觀的, 別人不能接納也是因
        >為體驗有差異. 但沒有人是絕對的錯與對. 如果一個基督徒對基督外的宗教
        >沒有概念, 我們就沒有資格跟非基督徒說「耶穌是非信不可的真神」呢?
        >「非信不可的神」是必須在作宗教比較下才能作此告白. 至少我個人相信
        >耶穌是我非信不可的真神.

我想,您所說的主要是指自由派神學。關於這部份,我想特別提出來討論,因為
我個人認為,在前些日子的爭議中,女性主義根本不是爭執焦點,而是對聖經的
態度,這對聖經的態度,其實背後是神學立場的問題。

首先是想修正您所說的「美國社會」。我想若單從「社會」來探討,是說不準的
,因為美國社會基本上基督教信仰失落的十分十分嚴重。若我們將「社會」縮小
至「美國基督教會界」,則我不盡同意您的看法。我認為您所指的否定神蹟鬼魂
神話,是隸屬「自由派神學」的教會,而非所有教會。
而我有資料說明自由派神學在美國基督教會界已屬沒落中的教會。(我想這樣說
是很不負責任的,我應提出數據來,我是有資料,但這資料正借給我一個朋友做
論文用了。我保證當資料還回給我,我就將數據呈出來)

我認為您基本上比較是自由派,新正統的成分較少。
自由派神學在宗教思潮中的特色是:
1. 在歷史與社會,文化中顯示的人本身,放棄研究形而上。
2. 客觀精神在於歷史文化,人是主體,重視人的精神創見, 形而上是相對的,
   均是歷史文化的一部份。
3. 對基督教的歷史解釋。 從原始宗教研究到至今的基督教,上帝就是從歷史中
   漸進而連續的啟示自己。 但因此有相對論的傾向,歷史也會使基督教存有持
   續的不確定性,所以基督教被剝奪了確定性,超自然性與終極絕對性。
4. 由上述三點,很容易推出第四點,即耶穌絕不是唯一的救贖之路,也因此為普
   世宗教預留空間。

自由派神學的積極貢獻是:不幼稚的將任何一種特定形式絕對化。也不將基督教
特殊孤絕化,能置身於人類歷史框架中。

但它對宗教的負面影響是:
    ( 1 )侷限於探討歷史文化中的宗教。 不管是否定超越性,或是贊成有神
論,但是都是集中處理在人類生活中的宗教,將終極形而上置於一旁。
    ( 3 )相對主義。 認為一切宗教認識都有相對性,受歷史條件限制與特定
符號表達自身。各宗教間也有相對性,用自己的特殊用語表達相同泉源。

您說您也有若干部份承襲新正統。但就我所知,新正統的出現,正是為了反自由
神學的相對性,與過度高抬歷史文化。巴特甚至極度的強調聖經的權威與啟示性
,造成失去對話的獨斷的缺點。

這種自由派與新正統派的互動下,所造成的對聖經的矛盾性立場,正是沒落的原
因。就我所知,自由派神學沒落的又比新正統為快,主要原因就是在歷史的文化
的相對的種種因素下,反而造成自由派教會只能侷限於教會內部對其他派別的批
判,但對社會的「福音影響力」上,既缺乏動力,也缺乏原則。

我絕對絕對無意給您扣帽子,這是我很不恥的行為,主要是因為您自承屬於自由
派與新正統派,我便這樣跟您討論。
您認為自由派的困境,您有沒有呢?
或換個問題來說:如果有個篤信新時代運動或佛教的學生到您團契去,您會不會
想用「福音」去影響他?您如何告訴他「福音」是什麼?您的依據,除了個人經
驗外,還依據什麼?您會不會主張團契要舉辦佈道會或福音性聚會?信息是什麼
?您如何讓別人知道您所傳講的信息是「信仰」的信息,而非「文化」的信息?
或更具體的問:您如何讓人得知在聖經不是絕對權威下,聖經中記載的耶穌卻是
基督教信仰的中心?



       >  關於你所提女性主義的觀點, 我並不了解女性主義是如何以佛洛伊德
       >  的心理分析為基礎,  但美國著名的婦女神學家  Rosemary  Radford
       >  Ruether 對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倒是非常的批判, 認為其仍有性別歧
       >  視

佛洛伊德的理論中有「兒童雙性性慾」的性認同不穩定期。就是這部份理論被女
性主義者拿來使用。另外,拉岡發展了佛氏的潛意識說,來發展其「被壓抑的意
義場所」,構成「話語之中的我」的理論。 Karen Horney 則將「陽具理論」發
展成平行的性心理發展:「男孩幼年時對母親的懷孕,生子,母性,胸脯和哺乳
行為的羨慕」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