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k (陳小小) 看板: religion 標題: 比較不同價值系統死亡觀(四) 時間: Tue Dec 3 17:49:26 1996 我一直不敢寫道家,因為我對「道家」與「道教」的分別還不夠清楚。 不過拖了這麼久,我想還是把我最近的讀到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以刺激本版 眾多的「生生死死觀」... 過去我老是弄不清「虛無」與「空有」之間的差異。雖然有佛教網友一 直協助,但是無奈我資質愚魯。不過也或許是身為中國人就長期處在道家與 道教的思想體系下,所以很難去明白來自不同文化處境印度的佛學。 有學者言「佛論性空,老不虛物。」佛教以形體為空幻,力破我執。而 道教以自身為真實,要養生長生。亦就是道教不否定現實今生,主張現身成 仙。說白話一點,就是認為人不要把精力投擲於追逐俗世的富貴生活,應直 接昇華為神仙的逍遙。謝鎮說「佛法以有形為空幻,故忘身以濟眾;道法 以吾我為真實,故服食以養生。」所以用此觀念去揣測道家(教),則不會 相距甚遠。 然而道家與道教因為其思想來源相同,所以常常令人搞不清楚。例如: 道教推崇的「道」,取自於「老子」的宇宙本原之道。道教以「老子」為諸 經之首,從中推出養生長生的理論。並且加上對於「莊子」的神化處理、民 間巫術、神仙方術、、結合。於是所謂「老莊」思想的道家便和道教有了不 可分割的淵源。而道教依著流派的不同,則對於「老莊」思想的體會深度則 有不同。有些神怪成分多、哲理成分少。有些神怪成分少、哲理成分多。 然而要談及他們的生死觀則顯出極大的差異。老子雖強調愛身貴生,但 他所謂的長生,意為長壽。非永生!!莊子認為生死為氣之聚散,生不足喜 、死不足悲。順之而已。莊子反而有點厭生。所以道家對生死該是一種淡漠 的態度。 而道教,則以長生不死、得到成仙為核心思想。道教相信透過種種修行 可以使人在今世活著的時候便脫胎換骨、超凡入仙、永享仙壽。 所以從上面的道家與道教的生死觀可見,道家對生死是順其自然。道教 反而是「逆其自然」,要用修練之方去避死成仙。兩著的思想剛好完全相反 。 這裡不免想到以前討論到的紅樓夢。其中一首有名的「好了歌」,我小 時候便朗朗上口,有時自己獨自一人唱著唱著悲從中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塚一堆草末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而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就是道家認為了結一切去修道,得到永生。而道家也是有著這種淡漠世事的想法。 這種生死觀會帶出怎樣的人生觀呢? 我就舉自己的例子為例。我過去我就是因為好了歌於是對一切事情都很感到 飄渺虛幻、沒有把握。你今天說愛我直到天長地久,我相信一陣時日後,你會愛 上別的女人。於是我對愛情一點也不相信。而且也因如此,那些男的也真的愛上 別人。是因為我沒有給他們承諾所造成?還是應驗了好了歌所言?我不知道!或 許兩者都有。所以在這種價值體系下,我反倒回到儒家思想,孝順父母。因為癡 心父母古來多,所以我就不要讓他們太失望。當然這是我還沒有接觸到基督教信 仰之前的想法。過去這種混雜道家、道教、民間信仰、儒家的思想,現在想來, 還覺得蠻有趣的!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