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Ladycat.bbs@csie.nctu.edu.tw (喜歡獨處的貓),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臨終關懷】安寧的呼籲:臨終病人的需要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Thu Dec 12 22:16:38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tu!phoenix

                   第 三 部       安寧的呼籲

┌─────────────────────────────────┐
│  安寧的陪伴,使最末一程尊嚴的走完凡勞苦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  │
│  ,我必使你們得安息(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                        │
└─────────────────────────────────┘

簡述臨終病人的需要                                         張肇松
─────────────────────────────────

    死亡是生命中遲早要面對的一個事實,每一世不變的定律就是一世的所
有人都將離開世間,無人例外。中國人很忌諱談到死亡,也因此常常不知如
何面對死亡,更遑論能死得有尊嚴,其實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臨死亡
;究竟死亡是什麼?人們為什麼會害怕面對呢?究竟瀕臨死亡的病人會有甚
麼反應或有甚麼需要呢?而其他人包括家人親朋或醫療人員又該如何來面對
這樣的病人呢?這些實在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知名的死亡學家伊莉莎白庫柏勒蘿斯,曾研究瀕臨死亡的病人的心歷路
程,她將病人面對死亡的心理歷程如同病人被診斷為癌症時一般,分為五個
階段,亦是一、否認,二、忿怒,三、討價還價,四、沮喪,五、接受,除
了上述蘿斯所說的幾種反應以外,臨終的人常有孤獨的,恐懼的心情,身體
也常是痛苦與飽受折磨的,非常需要親人的關懷與愛來平穩情緒,當然也常
需要正確的藥物來減輕病痛;當死亡將至時,通常病人都會有自知之明,有
時他們會說出來,如告訴家人或醫師說「想要回家」,往往病人從醫院回到
家中不久就過逝;然而大多數的病人卻常常已經神智不清,呈半昏迷狀態或
僅靠儀器在維持生命徵象;此時醫療人員常會因專業知識與職業道德心理而
給與持續的生命維持;家人亦常害怕被說沒盡全力或心中難以釋懷而任其至
最後,病人最後的希望與選擇的權利往往被忽視;因此病人在最後的階段如
何能在免於痛苦與死得適得其所,則是需要去學習與準備的;醫護人員更要
學習自己如何來面對死亡以及這些瀕臨死亡的病人,不是為了維持自己專業
的權威卻忽視了病人所剩的一點點的尊嚴。

    臨終病人的需要,可分為身體、心理與心靈上的需要;在身體方面,許
多臨終的病人可能面臨著身體的衰敗而有各種的症狀,如因癌細胞轉移全身
各處產生的疼痛、出血、大小便失控或呼吸困難等,另外也會因疾病的進行
引起體重快速地下降或因長期臥床發生的褥瘡等;這些身體的症狀,有些是
疾病直接引起的,有些是間接發生的,在這時候如何減輕病人的症狀與痛苦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包括如何給與止痛劑?如何給與飲食?如何照顧褥
瘡等,這些事已不全然是醫護人員的責任,家人的參與照顧也扮演一重要的
角色;而心理層面的需要方面,臨終病人會意識到即將離開所經歷的環境世
界,離開親愛的家人朋友,有許多的事難以割捨,如小孩、配偶、父母家人
或一手所創的事業或許多想完成又無法達成的事等;造成錯綜複雜的心理問
題,例如忿怒、孤單、憂鬱、恐懼等,在照顧者方面,如何去了解病人的心
理需要,給與適時的安慰與依靠;醫療相關人員與家屬的陪伴與安慰,更是
不可或缺,有時其效果遠勝於藥物的治療;而在心靈方面,究竟死後會如何
?到那裡去?也常帶給病人不安全感,而此時信仰所帶來靈性的需要與依靠
,更是重要的議題,照顧者必需了解與尊重病人的靈性基本需求,臨終療顧
即是針對這些臨終的需要所發展的,期望藉著臨終關懷使得病人在有限的生
命日子裡,能夠安然的儘量減少痛苦地離開人世,更重要的是讓每個臨終病
能死的有尊嚴。

    註︰張肇松醫師為高雄醫學院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血庫主任。曾於美
        國Mayo Clinic研習及西雅圖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研習骨髓移植,對於臨終關懷工作相當關切與積極推動。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