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續上一篇)

● 親人之愛,感恩享受

    安妮在知道自己的病情後,就馬上住進醫院,接著就是一連串的檢查、
開刀、化療,她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失去行動的自主性,特別在化療期
間,因抵抗力弱怕被感染,所以被剝奪許多外出的機會,還好許多朋友們都
主動的探視,除了顧忌有感冒的人及害怕滿口安慰話的人外,她都可以很享
受朋友的情誼,我也想辦法、找機會讓她外出。在她作了卵巢癌第三次化療
後,因著病再起變化,必須更換新藥,我們趁機回澎湖度了一個好年,安妮
非常享受那段回澎的日子,也慶幸自己可以如願回澎,像回到自己的家鄉般
的溫暖。

    曾經有幾次我特意安排她外出用餐。安妮的婆婆自從她往院的當天就住
進我的家,全心的照顧小孩,打點所需,每天早晚都為安妮煮餐點,並且到
醫院陪安妮,讓我可以無後顧的工作及照顧安妮,所以在媽媽生日時,為了
感謝媽媽的辛勞、愛心與幾位好朋友持續的關心相助,就開桌宴客。安妮那
時身體還不錯,看她高興的坐在大圓桌那份滿足的笑容,我心中是多麼快樂
!對安妮而言,這是一幅想不到的情景,雖然吃不多,但能與大家吃喝談笑
,內心的喜樂完全掩蓋不住。那時心中的盼望就是她能持續的好轉。

    在母親節我又為兩位媽媽安排了一次感恩餐會,岳母是一位堅強的女人
,岳父才剛過世,接著又是唯一的女兒患上不治之症,無情的打擊並未讓她
倒下來,她仍如常的工作,抽空看她的女兒,我知道那種心情是夠艱難的,
因為我只承受一個親人的失喪,她卻多我一個。看著安妮與家人談笑,瀟灑
自若的用食,滿足無比。

    記得結婚紀念日當晚,我們一家四口找了一家有氣氛的餐廳,聽著輕柔
的音樂,望著窗外的流水,隨心所欲的聊,好久以來沒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時
間,格外珍惜與舒暢。

    最後一餐外食是與姐姐到『比薩王』大享一頓,安妮生病後,我對飲食
漸漸地重視,有機會就想多吃一點青菜水果,所以吃沙拉吧家人都很喜歡。
姐姐對我們家的幫助特別多,常為孩子所需打點,跑腿、輪值照顧都少不了
她,我們常為有這樣的一位好姐姐歡喜感恩,那晚留下了開懷一餐的鏡頭。

    每當安妮回醫院化療時,都要住上好幾天的院,她喜歡到別的病房探望
其他的病人,認識新朋友,都是病人,很容易就聊起來,相知相惜是一件美
事,所以我也鼓勵她,甚至有比較悲觀的病人,醫生或義工也會推荐她去探
望,她也樂此不疲。
    安妮最後一次慶生是在醫院中舉行的,我不知道是否還有下一次,那是
她生病後的生日,病那麼久,慶生的感受想必深刻,我打電話邀了一些方便
的人,在作完禮拜後來病房為她慶生,以前的慶生都是私下的,唯有這次是
公開的,我們簡單的慶生,有感恩、有詩歌、有聖經的話、有代禱、有照相
、有錄影、有許願、有分享蛋糕。是的!安妮的生命是豐富的,就是在生病
當中更是如此。


● 心靈澆灌,突破患難

    要有充實的生命,單方面的供應是不夠的,除了與人接觸的互動外,心
靈的澆灌更是不可或缺,長期處在病痛中,心中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對生命
長短的猜測、兒女不能盡全養育之責的遺憾、與親人捨割的無奈等等。人可
以偽裝出堅強的外表,也可自我安慰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戰勝病魔,絕不服輸
,更可以用許多哲理來肯定自己、解釋生命,但事實告訴我們,單靠主觀的
想法、堅持,是沒有用的,事實並非用人的意志與哲理塑造的,反而是服膺
於真理,那才是事實的根據。歷代以來唯一宣告自己的神,是道路、真理、
生命的人就是耶穌基督,只有祂解答人生的答案,只有祂告訴世人,可以從
祂得豐盛的生命,我們經歷了。在安妮危急艱辛的處境,她常常讀聖經,獲
取心靈的糧食,如同肉體需要食物一般,因此她得到希望與喜樂。

    在她幾次化療後,發現又有新的擴散,希望的曙光破碎了,她的心沉重
了下來,好不容易這過幾次的化療,承受強烈的副作用,身體已經受損嚴重
,竟然沒有效果。在面臨換新藥重新化療的光景,內心不免恐懼,聖經彌迦
書七章︰8節幫助了她 ──

    我的仇敵,不要向我誇耀,我雖跌倒,卻要站起來,
    我雖坐在黑暗  ,耶和華卻作我的光。

    是的,安妮坐在黑暗中。以前安妮在順境中,樣樣擁有,處處逢源的光
景,如今卻處在一個被看為悽慘不幸的處境,有什麼可以安慰她的呢?有什
麼可以讓她甘心承受呢?那絕不是自我的意志與想像可以做得到的,除非是
永恆真理的本體、創造宇宙的上帝、耶和華她的父,祂既是生命的源頭,就
能賜下生命的光,安妮的心再次活過來。無論多麼惡劣的環境,只要仰望那
位創始成終的的上帝,一切都有指望,這樣的信念,持續地幫助她,使她喜
樂湧流。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話幫助她,像約伯記五章︰7至13節的話說︰『人
生在世必遇患難,如同火星飛騰,至於我,我必仰望上帝,把我的事託祂。
祂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降雨在地上,賜水於田裡,將卑微的
安置在高處,將哀痛的舉到穩妥之地,破壞狡滑人的計謀,使他們所謀的不
得成就。祂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使狡詐人的計謀速速滅亡。』。安
妮認識到患難是人生的一部份,不論其原因出自何處,所採取、面對的態度
才是重要的。我們必先接受這不幸的事件,與最親的人共同承擔,然後調整
自己的心態,至於要面對的、要改變的、要捨掉的、要爭取的,都必需從新
定位,否則徒增矛盾與掙扎。她確信把自己的事託付給行大事不可測度、行
奇事不可勝數的上帝,穩妥無疑,因此她常能夠享受安息。


● 閱讀陪伴,生發盼望

    除了聖經,她也從一些經驗上帝的人所寫的著作中得到激勵,『讚美的
大能』一書幫助她再思對造物主的欣賞、讚美與人的喜樂之間的關聯性。若
人能相信全能全知的神是愛我們的,我們的好處不在祂以外,那麼對事物就
會產生新的看法。當人學習用信心看事情,就會消除疑惑,這讓安妮可以持
久的平安,並歡喜的承受自己的遭遇。她可以開懷的笑談、可以滿有盼望的
探望病友,因為永恆的生命在她所信靠的上帝手中。

    『死亡別狂傲』一書是另一本幫助她的書,一個信仰上帝的癌症病患在
多年間與癌症搏鬥的寫實,蘇恩佩女士即使在癌症的摧殘下,仍然奪力不懈
的去完成上帝託付她的使命,令人不禁感佩。

    『再生情緣』一書的作者楊牧谷牧師,更把他病程中所走過的心路及如
何面對種種現實的需要與資訊寫下來,叫以後罹患癌病的病人及家屬,知道
如何做好心理準備,及因應。這些人都用有限的生命作比生命存在更久的工
作,讓我們深信不但有永恆的生命,而且生命的豐富不在長短、不在平順,
而在找到生命的源頭,認識生命之道,並委身於真理。安妮所表現的正是如
此,因為她找到了生命的主宰,以致她生命中有光。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