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Ladycat.bbs@csie.nctu.edu.tw (喜歡獨處的貓),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臨終關懷】的呼求:面對生命的終點(三)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Wed Dec 11 18:10:55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tu!phoenix

(續上一篇)

● 成全心願,交待遺言

    安妮最放不下的就是她未成年的女兒,一對讓她放棄工作、全心養育的
女兒。曾經夢想可以陪著女兒一起成長、看她們出嫁、身為人母、與她們一
起攜手體驗人生、教導她們人生的真理,但這個夢碎了,她唯一的選擇是藉
助別人的手來完成她未了的心願,她對她的好朋友說︰『如果我走了,請教
導、照顧我的孩子。』人生的無奈誰能扭轉呢?

    在進加護病房的前兩天,她向婆婆說了最後的一句話 ── 『請婆婆不
要傷心,她要去找上帝,請為她禱告走時不要痛苦。』這樣離別的話讓婆婆
心痛如刀割,當場痛哭擁抱她。就在當天下午她也跟我交待一些話,並且要
我為她禱告,讓她無痛苦的走,不要拖延、走得很快,要我代她謝謝照顧過
她的醫生、護士們,要家人好好的相愛。

    走到人生的盡頭,要離開所愛的人,有許多話想要說是必然的。一個人
能否平安的離開親人?我認為不只是認命的問題而已,這跟現實的處境有關
,他有機會交代嗎?活著的人會照辦嗎?如果想說卻沒有機會說,他會抱憾
而走的,如果他不肯定家人是否重視他的留言而盡力去完成他的心願,他的
心是不會安息的,這種生命的關係不是在病痛的當中可以建立的,而是靠平
日的經營才可能有的結果。

    在加護病房的末後日子,她再次對我交待一些重要的話,她告訴我她十
分的愛我們,不忍離開我們,對於喪禮的事,要以簡單為原則,不要為她做
急救措施,要我以溫柔對待孩子,同時要求見她所愛的人 ── 岳母和公公
最後一面。以前我對臨終之人的遺言並不是那麼有感受,在親身體驗後才了
解遺言對臨終的人及活著的人都是頗為重要的事。當天下午岳母及從澎湖趕
來的公公與她見了最後一面,我忍痛讓家人與她作最後的道別,就這樣她睡
了。她走了,很平安的走了,她相信我會努力去完成她的心願。


● 不朽盼望,榮光喜樂

    安妮沉睡的前一天,臉色容光煥發,看她喜樂、期待的心,真是不可思
議的一幕。她用手勢比劃她要飛上天國,叫我們不可流淚的動作,給了我留
下最後鏡頭的想法,在下午探望的時段,她充滿了笑容與大家拍照留影,沒
有死別的氣氛,卻有在天上見面的歡喜。我告訴安妮︰『沒有一個人像她一
樣那麼特別,沒有一個人在病中做過同樣的事』,沒有悲傷的樣子,反而喜
樂,因為去天國是一件快樂的事,她不但沒有恐懼,反而平安無比,因為耶
穌給她永恆的盼望。

    她說今天是我最快樂的日子,要上天國,要見主耶穌的面,她告訴醫生
︰『你們當信耶穌,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當知道信耶穌可以到上帝那
裡去,如果你們沒有道路、真理、生命,應當為自己緊張害怕。』她又說︰
『我信耶穌所以我不害怕,對於死亡早就與家人溝通過了。』一個婚姻美滿
的女人,擁有許多愛的女人,正在人生精彩的階段面臨生命被摧殘,而能夠
平安的面對,是因為她從耶穌找到了永生,深信生命絕不失落,這使得她能
夠坦然的面對死亡。

    對於一個走向生命終點的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因
此我必須調整生活的重心,以她為念,以她為大,好讓她最後的一段日子,
因你而過得充實有意義。由於平日的相愛,我自然的做了這樣的調整,加上
家人也全力的支持,使我能盡心的照著自己的了解來陪她走最後的日子,因
此我寫下陪安妮走到她人生終點的點滴。


● 開放心靈,關懷互動

    想要一個病人活得像正常人一樣,特別是癌症末期病人,簡直緣木求魚
,如果能夠在艱難的環境中讓病人過得舒服一點,不再接受不必要的壓力,
就算上乘。由於在病程中住院時間長,加上治療的副作用,很快地產生了飲
食不定、作息不正常的現象,有時是日夜不分,生活形態自然就改變了,所
以病人會感受到她失去許多東西,感受到她已經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她不能
隨心所欲的吃,不能隨便走動,無法輕易講話。

    在這麼一個失落感極大的階段中,我所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她失落的感
覺,我幫助她仍然保持一個開放的生命,製造她與人接觸的機會。從她發現
癌症起我就把消息告訴幾位朋友,再由他們轉達給其他的朋友們,那時每天
都有好些人到醫院探望他,有的探問病情、有的提供資訊、有的閒話家常,
雖然探望有打擾之時,但帶給安妮的安慰及鼓勵是正面的。在她開刀出院後
,我寫了一封信給各地的朋友,也因此收到更多電話及信件的慰問,包括不
認識的人,大家真誠的關懷更激發安妮的生命,安妮在生病中非但未減少與
外界的接觸,反而增加,生命在互動中產生更多的體認。


● 留下心聲,寶貴產業

    末期癌症病人的生命終點似乎是可預期的,不管能活多久,及早預備總
是必要的,我相信把握平常的日子就是最美的預備,我提醒安妮記下病程中
的體會和感受。苦難過程的體認是可貴的,因此安妮在體力許可的情形下,
多少做了一些摘錄,以致日後變成重要的遺物。

    她留下給女兒的是很具體的遺言,包括身體、生理的變化、如何保護自
己、勤讀聖經、參加營會、與家人保持好關係、認真學習課業、培養好習慣
、懂禮貌、信靠耶穌、交友之道等,雖不是很完整,卻是很珍貴。


(待續)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