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gospel (陳韻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從五四到五四——一個追憶與前瞻的嘗試(上)
時間: Mon May 12 10:13:07 1997

                        從五四到五四
                              ——一個追憶與前瞻的嘗試


    今年五月四號,是個讓大家永難忘懷的日子。


    其實五四,對中國與台灣,一向都是深具意義的日子。
    至少在近十年中,幾樁影響鉅大的學運都是在五四期間爆發。
    六四天安門,發生於 1989 年,尚未搖撼獨裁政權,已經震動了全世界。這
樁學運的肇始,就是在五四期間。
    1990 年, 台灣在五四期間爆發了「野百合」學運,其重要訴求「總統普選
」與「老國代下台」,至今已經完全實現。
    野百合學運之後,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學運變成各校自行爭取校內民主、
與期待學生可以更多參與、更被信任的教育理念。
    而在這段時間中,BBS 也曾引起「是否學生運動已經沒落?」的爭議。

    直到今年,學生再度不分學校的串連組成「菅芒花學運」。

    還在十五年前,五四期間報章雜誌一定大闢篇幅談胡適。而現在從野百合到
菅芒花,從老國代下台總統普選到「為台灣而走」,以台灣為主體的「五四運動
」儼然已經成形。

    台灣的「五四」真的脫離了當年五四的影響了嗎?如果真是如此,代表什麼
意義?如果不是,相似的地方為何?相異的地方又在那裡呢?




    五四對基督教,也是個意義重大的日子,因為當年的五四運動,正好是基督
教盛及而衰的重要分水嶺。其由盛轉衰,幾乎跟五四時代的社會動盪,有十足的
關係。
    為何社會(特別是知識份子)由一開始的渴望擁有基督教信仰,到後來力拒基
督教信仰呢?當時的基督徒處境,跟現在有哪些雷同之處?有哪些相異之處?當年
基督徒被拒斥的原因,跟現在有沒有相似之處?
    如果從這個角度視野來分析,已儼然成為主體的台灣,跟大陸有沒有近似的文
化血緣關係?



     我們是一群基督徒,我們很多是在網路上認識的,透過BBS跟人的互動,我們
開始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組成讀書會,讓BBS成為真正的知性交流,而不只是
交友打屁的地方。我們更渴望透過讀書後的議題討論,被BBS上的大眾建議、批判
,而帶來思考上的長足進步。

    剛才我們羅列出的問題,促使我們這學期讀書會焦點集中於「五四與台灣」的
議題討論上。我們相信透過歷史的縱深,可以使我們對社會議題的理解不至於太過
淺薄!當然,我們這群人還有一個共同的認知:那就是,基督教信仰不可能僅只是
心靈的安慰,它也勢必要面對社會的議題,基督教信仰不僅只允諾個人的與永恆相
連的新生命,它也要求人認真活在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時代!

    經過一個學期的讀書,討論,與認真作作業,我們願意把我們的觀點,透過BBS
這個媒體跟大家分享。整個作業研究過程,我們企圖更瞭解歷史更瞭解時代,我們
也企圖帶出置身為這時代、站在台灣土地上的一點自我反省與自我期許。
    很希望您跟我們一齊討論這個議題,對我們思想不夠深刻不夠周延之處,很願意
您能成為我們的幫助!


作者: gospel (陳韻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從五四到五四——一個追憶與前瞻的嘗試(下)
時間: Mon May 12 10:15:09 1997


    我們將要分享的大綱順序如下:

    一:基督教信仰與國父革命

        這部份參考梁壽華先生的論文「基督教與國父革命」。梁先生收集羅列了非
        常大量寶貴的文獻資料,引述出國父在「維新」主流下,敢被斥為「大寇」
        而堅持革命,跟其基督教信仰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梁先生並論述國父的革命,其實是屬於跟「救國圖存」的國家主義,
        與當時存在的泱泱文化大國、無視外人入侵的「文化主義」觀點明顯有異。

        因這部份史料很多,我們因此只 post 引論與結論部份!其餘史料,諸如
        「基督徒與興中會」,頭幾次革命與基督徒,或陸浩東史堅如的信仰等等,
        我們資料全放在 心靈小憩WWW http://life.fhl.net ,若您有興趣,歡迎入
        內尋找!

        我們花時間詳究這段歷史,其實是要鑑古知今,理解台灣從228到推動民主,
        何以基督教一樣的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五四起的反基督教運動

        這部份參考葉仁昌先生所著的「五四時代與反基督教運動」(桂冠1992),
        探討中國何以從被國父影響、對基督教大有好感的局勢,轉成勢力龐大的
        反基督教運動。
        我們會發現,當年因軍閥割據外國勢力介入內憂外患導致的「國家主義」,
        ,在反基督教言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這使我們驚覺,為了使國家富強而接受基督教,固然有其環境的優勢,但也
        會因環境轉為劣勢而逆轉。

        這種因國家主義導致的反基督教,現在已經不存在了。反而是五四初期對基
        督教反彈的諸多因素:堅持理性,藝術,人文主義,科學...等,繼續以類似
        的形式出現於現在的宗教版面上。為什麼呢?這很值得探究。

        此外,五四最是反中國傳統文化,覺得那是阻礙中國進步的真正原因,而今
        日的台灣,卻是執著文化傳統者對基督教的拒斥最力。這之間有什麼因果關
        係呢?

    三:現在反基督教言論的重點

        延續上兩項思路,我們作了BBS宗教版反基督教言論的宏觀整理,與個案分析
        ,一經比較,立刻發現當年的五四,到現在的五四,有某些思想上的雷同。

        這不僅映證了從當年五四到現今五四,有一貫的歷史文化的脈絡相承,也發現
        現在的基督徒身處的環境,與當年有某些類似之處。


    四:活在這時代的信仰

        最後,我們將誠摯的分享經過這研究後,我們如何反省、審視自己的信仰,如
        何釐清其不變與當變,如何執著信仰中最核心的本質。
        並且,我們將透過幾部文學作品,嘗試言說出以理性文字最不易言說出來的信
        仰深層內涵!


    這樣的分享,其實只有一個用意,就是想執著信仰,認真的活在這時代,活在台灣
    這土地上,我們竭誠的邀請您與我們對話,給我們批評指教。我們也誠摯的希望透
    過這樣的努力,能對BBS良性對話有一點點的貢獻,媒體是輿論的公器,盡一點心,
    也是關懷這塊土地的小小一步吧!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