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psycho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泳區: religion
標題: 人、社會與自我超越(三)─ 對後現代社會的反撲
時間: Mon Sep  2 20:53:35 1996

人、社會與自我超越(三)─ 對後現代社會的反撲


    處在後現代社會的人們,追求自我超越的一種可行方法,就是對後現
代社會進行反撲。這種反撲既然針對後現代社會,必然會走向另一極端;
換句話說,這種反撲所呈現的特性將會是:

1.以個人獨特性為主體,重視心靈內在。
2.理想至上的社會。
3.心靈內在、直覺至上的反理性主義。
4.反組織科層專業分工,主張強烈的脫離社會之自由。
5.抗拒傳媒主導、強調邊緣歸屬感。
6.抗拒科技主宰,主張回歸自然。
7.邊緣運動與靈異運動的分裂。
8.社會事務極端漠不關心或極端強調邊緣戰鬥。

    用一種最簡單的分類,如果對於後現代社會的反撲過程中,仍然走入
社會而且保持思想,就會走向「邊緣運動」,而且因著後現代社會諸多對
價值信仰系統拆解的理論,而產生『什麼都是不對的』之信念。而如果走
出社會而且否定思想,就會走向「宗教復興」,且因為完全不相信思想,
容易傾向不願意對世界上諸多價值系統清楚分辨,而產生認為『一切都是
對的』之大一統思想。

    所以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從高度現代化後的人心需要,或從對現代化
的反動來看,都可以解釋何以會在高度現代化的社會出現普遍性的宗教復
興,並且這宗教復興又具有如下的雷同現象:

    1.泛靈性:這波宗教復興強調靈界觀點。最被接受的觀點是不僅人內
在有神性,大自然界也也神性,人神性與大自然神性的交會,便是人性的
顛峰。
    2.靈異性:因為大自然中有神性,所以對於大自然界的靈異膜拜,也
就接納為體系的一種觀點,所以舉凡星象,占星術,卜卦風水相命....,
都合情合理,與人本主義式的世紀末宗教復興不相違背。
    3.重視神秘經驗:愈來愈多人希望去經歷密契經驗。所以冥想、靜觀
、內在體驗,成為一股風潮;而 UFO、百慕達三角這類超現實的科學也大
行其道。

    只是這種普世性的雷同,會因地域性的文化特點,各自突顯出其特色
來。譬如說在台灣,這種宗教復興會與佛教趨近,使用與佛教極相同的外
貌、極相的近的語言;而在西方,這種宗教復興就會趨近基督教。

    這種宗教復興運動由於反理性、強調神秘體驗,從而對『教主』無條
件的徹底信服,更進一步產生完全與社會脫節的後果。很顯然的,一但身
處這種情境,只要「自我超越」的需求產生『思想上的需求』,這種反思
想、反理性的宗教復興就會完全被拆毀,使人再也無法滿足這種自我超越
,而重新回到價值失落的後現代社會。

    至於「邊緣運動」,很明顯的從「弱勢團體的關懷」到「第三世界」
到「女性主義」以至「同性戀運動」等,皆是屬於這種反撲。它們的特點
就是多使用各種理論 ─ 常見的是後結構理論 ─ 來拆解任何價值系統,
藉這種拆解來滿足個人追求自我超越 ─ 打擊社會的不公義就是自我超越
 ─ 的本能。基本上,個人對這種反撲的態度比較肯定,因為這種運動往
往帶來社會正義的表現;然而,如果這種反撲走向『否定任何價值系統,
認為所有價值系統皆是社會決定』這種極端立場,那麼後果就會讓自己變
成自己打擊的對象。

    理由是,強調身處社會邊緣團體的邊緣運動方式,特別強調『對外』
戰鬥,而『內在爭戰』卻非常忽略;怎麼說呢?當參與「邊緣運動」的人
把社會運動目標設定好了後,就再也不必傷腦筋『思想純不純正』的問題
,因為凡是加入該團體的「自己人」,就至少在最淺的層次上同意你;凡
是反對你的,就算不是既得利益,至少也是可悲的結構共犯。換句話說,
這是行動上的艱難,換取思考上的單純。因此,萬一身處邊緣運動的你,
一但那一天由於『自我超越』的需要而不干於『思想上的單純』,從而企
圖提倡內部批判;這時如果處理不當,自己就會變成邊緣團體中的異類邊
緣,在『內部團結』的要求下被排斥,而使自己的理想完全幻滅。

    「邊緣運動」在『方法』上可能是身處後現代社會一個極佳的個人獻
身實踐道德,但是,如果把它變成自我超越的終極信仰價值,極可能因為
社會運動本上永遠的不完美而經歷可怕的幻滅。因此,「邊緣運動」不能
是一個「自我超越」的價值,而是一個「自我越越後的行動」。

    那麼,身處後現代社會的人要如何面對「自我超越」的本能需求呢?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