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trouble.bbs@fhl.EE.NCTU (:)),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人是什麼?』---"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人性分析:米卡(下)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May 10 14:26:59 1996) 轉信站: cis_nctu!news.cis.nctu!news.cc.nctu!news.ee.nctu!fhlbbs 原來我懷念的初戀是場愚昧! 正當米卡找到格魯申卡,打算一起度過最後一晚的快樂日子,讓格魯申卡去追求 自己的幸福,然後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格魯申卡卻省悟過來,長久以來執著於初戀 情人不過是自我欺騙,而自己真正所愛的畢竟是米卡,她的想法也如同米卡一樣,兩 個能體會彼此在罪中掙扎痛苦的人,是可以成為同伴去開始他們的新生的,這時他倆 兩才能真正的彼此寬恕、完全接納對方。(註:拋棄格魯申卡的初戀情人在格魯申卡 苦等五年後,終於回來找她,但兩人一見面,格魯申卡就發現原來她已經長大,她不 可能再愛膚淺的初戀情人了。) 而卡嘉之於米卡, 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愛情,米卡對卡嘉只有敬意夾雜自卑; 卡嘉對米卡表面是想像的愛情,實際上是一種競爭的意識,卡嘉永遠懷疑米卡輕蔑自 己。因此兩人只能傷害彼此的驕傲自尊,在道德人格的競賽裡面想辦法輕賤對方好消 除自己的羞辱感,充其量只能使對方看見自己的陰暗面,卻不能幫助彼此脫離。 格魯申卡終於能夠與米卡成為同伴,要開始新生了,然而米卡卻已經沒有新生的 機會,他迫切希望奇蹟出現:老僕格里郭里平安,給他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卻沒有 想到格里郭里果然沒事,但米卡卻成為謀殺父親費道爾的嫌疑犯。 讓我受苦以贖罪吧! 在整個被當作兇手審訊的過程中,米卡苦於無人相信自己的無辜,這樣的苦難加 在無辜的他身上,卻被米卡作為一種贖罪的代價承受著。米卡與格魯申卡的心靈對於 受辱的靈魂的痛苦都非常敏感,米卡認為一切人的苦難是由所有人的罪惡造成的,他 在深切體認懊悔自己的罪之餘,也認為應該要為所有受苦的人負責,那麼承受苦難、 忍受恥辱,在這裡可以作為自己這樣惡的人的懲罰和打擊。苦難在這裡反而成為一個 救贖自己的工具,苦難使得米卡得以離開罪惡。 這是米卡的理想,他要藉著苦難洗淨自己的罪惡,藉著受苦去幫助那些他所深深 同情與他一樣正承受痛苦的人們。只要能夠有格魯申卡作為同伴,米卡相信他們可以 藉著種種的痛苦磨難獲得新生,與一切受苦的人一起承擔苦難。 在這些同樣受苦的靈魂之中共同承擔,他相信每個人的內裡除了墮落的情慾引誘 使人痛苦之外,人性裡包藏著的良善的種子是可以發芽成長的,他立志為所有受苦難 的人而行走,因此他迫切渴望的新生的可能性在苦難中誕生了。 對於米卡而言,苦難現在是可以忍受的了,因為即便他在受苦當中、即便陽光是 隱藏的,但是他知道他自己是存在的,陽光是存在的。他可以忍受磨難,因為磨難對 他有意義,苦難折磨他,可是苦難卻通往救贖之路。他唯一需要的神與人的寬恕和接 納,在上帝與阿萊莎那裡已經尋得,而作為一同承受苦難的同伴格魯申卡也在身邊, 現在的米卡藉苦難而新生且無懼於苦難。 米卡正活在你我中間 米卡的描寫所突出的部份正跟大部份人的生活相近。 米卡是意志軟弱的。他無疑是善良、正直的性格,一個可愛熱情的青年,然而也 有著許多青年人的毛病,就是在現代社會在我們當中也可以見到這樣的典型。他或者 就是一個講義氣、重友情的熱血青年,然而他可能沈淪在放蕩、糜爛的生活而不可自 拔。 或許是戒不掉的煙癮、酒癮、毒癮,或許是電動、撞球、色情、賭博.... 種種 放縱情慾導致的失去控制的生活,常常不斷在心裡提醒掙扎著要自新,然而真正能夠 斷絕誘惑的人少之又少,因為這種情況的陷入多半來自於意志力的軟弱,而要能脫離 除非有堅強的意志力方能成功。 大部份人所想的通常是換一個新環境,有一個新的出發,然而再遇到同樣的誘惑 時往往又再陷入其中甚至變本加厲。一再立志一再挫折的結果很可能就是自我的放棄 ,乾脆投降說服自己不必如此自責,合理化自己的行為,麻醉自己免除了精神的痛苦 之後,也不再有掙扎的必要。 這樣的人通常受親友厭棄認為無可救藥,然而實際上在內心的深處本人或許更加 厭棄這樣的自己,但盼有一個新生的可能。通常能夠脫出這種陷溺的人是由於受到當 頭棒喝、或嚴重的打擊而省悟過來,就像書中的米卡受一個特別的苦難的打擊而覺醒 ,真正重要的關鍵不在於環境的改變與否,而在於心的改變。當心徹底悔悟痛恨過去 的行為時,環境的改變有助於行為的改變,然而相反過來即便是環境改變也不能保證 心的悔悟,重新陷溺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不憐惜苦難中人,會是米卡更大的墮落? 悔悟之後的米卡,所需面臨的第一個大的難關,即是新生的米卡所要面對的,仍 是原來的那個世界,環境並不因為新生而變得容易一點,以前所不能忍受的羞辱、輕 蔑也許不但不減少反而會加增,那麼新生的米卡將如何去面對前面等待的試煉?一個 痛下決心戒除以往糜爛生活、不良習慣的人勢必要面對的問題就在此,倘若這個能夠 度過那麼應該已經成功了大半。 米卡的理想是面對這一些,視為過去罪惡的贖價,就藉著經歷這些藉以洗淨自己 的過惡。然而米卡對於這樣艱辛的歷程是否能夠經受的起?一個危險是米卡將因承擔 過重,背負不起而放棄努力,另一個更大的危險在於米卡自以為清償贖價完全靠自己 的能力,當他經過之後一切已經償還完畢,他的驕傲自負將淹沒原先那個深知己罪、 懊悔己罪的米卡,生出一個以為靠己力可以自救,全然忘記個人的限制、軟弱,需要 神的救贖也需要被傷害的人的饒恕的米卡,那時的米卡將再也不會對苦難中的人產生 憐憫,而以為是人自身的自甘墮落不值得同情。他將全然忘記自己新生起點和基礎原 是神與人的憐憫,同情心喪失,愛苦難中人的心也喪失,挽回一個失喪自我的青年卻 得回一個自私無憐憫戕害脆弱心靈的,無疑是一個悲劇。 書中並未有結局出現,我們不知道杜斯妥也夫斯基給米卡安排的前程究竟是服刑 流放、或是逃獄出走,然而可以知道的是唯有永遠深刻記得那個內在卑劣欲為善而不 能的自己,謙卑地知道自己需要饒恕也需要饒恕別人,新生的米卡才能保有他的新生 ,明白他新生的來歷,幫助所有需要的人也重獲新生,否則失去這種自我認知的米卡 勢必再一次迷失真正的自我、陷溺於另一種的墮落裡而不自知。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