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terton@ms4.hinet.net (terton),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Re: 基督教信仰與民主法治(四)
發信站: DCI HiNet (Tue Oct  1 06:23:01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is.nctu!news.csie.nctu!aidebbs!

陳韻琳 (gospel.bbs@fhl.EE.NCTU.edu.tw) 提到:

:......
---------------------------------------------------------------
  弟好奇想知道, 此教派何名?
---------------------------------------------------------------
----------------------------------------------------------------
  弟對台灣長老教會稍有了解, 故在此地補充一些個人看
法. 所謂被迫害一事, 應是源起其成員中台獨份子眾多緣
故. 長老會為台灣最早引進的基督教教派, 已經一百多年
了. 光復初有教徒參與或同情反中國政府之228 事件, 其
後黨外民主運動時期, 繼續在教會活動中團體參與. 反政
府之教友, 若不身為基督徒, 在其他社團也一樣會反政府
, 無可懷疑. 所以國民黨之迫害教會不如說是迫害異議人
士, 才來得正確. 在地上打蒼蠅, 和在桌子上打蒼蠅, 都
是一樣的打蒼蠅, 不能說是打土地或打桌子.
  至於其他「不發批判現世」的教會, 都是光復後陸續登
台的小規模教派, 其成員與長老會成份大不相同矣. 如美
以美教派, 有宋美齡及蔣介石大牌教友, 怎麼會自批自?
  又如聚會所派, 講究靈修禱告, 視世俗一切為外邦或撒
旦, 在朝在野都是狗咬狗一嘴毛, 哪會同情任一方?
  長老會的確曾批判現世, 只是讓人強烈印象於政治, 並
非側重於一般世俗. 比起其他新興教派, 現在台灣的長老
會, 好像只是個「星期天俱樂部」.(得罪了!)
-------------------------------------------------------------------
:....
--------------------------------------------------------------------
  弟認為所謂的入世的基督教, 各教派對聖經的解釋並不
一致相同, 在入世程度的認知有落差. 如同佛教的入世普
度與出世的修行, 各宗派都有不同作法; 大乘小乘就是明
顯的例子.
  所以, 疏離社會這問題..... 很難說. 再談吧.
----------------------------------------------------------------------
:.....
                                                 terton



===========================================================================

發信人: psycho.bbs@cis.nctu.edu.tw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Re: 基督教信仰與民主法治(四)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ue Oct  1 16:08:47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is.nctu!cis_nctu

==> 在 terton@ms4.hinet.net (terton) 的文章中提到:

這裡你的思想有點偏誤了...........:)

台灣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中的基督徒比例遠高於台灣全體人民中基督徒的
比例,這是gospel原文與我一再強調的事實,你該不會反對吧?

因此,gospel的原文是要解釋『為什麼基督徒會「比一般人」更傾向參與
社會改革』,而不是說教會被迫害。

馬克斯韋伯也是發現『資本主義者之基督新教徒比例高於其他宗教徒之比
例』所以才進行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之分析,我想這種治學方法應該
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我想你上一段分析恐怕大有問題......:)



你的思想還是錯誤了........:)

要談『疏離社會』這種『社會分析議題』,你絕對不可以單單在思想上推
論,而是要『先從社會實相開始,才能進行思想的建構與討論』。

今天 gospel 與 我敢建構『基督教與民主政治』的思想議題,就是因為
台灣存在一個明顯的社會實相是:『台灣民主運動與社會運動中的基督徒
比例遠高於台灣全體人民中基督徒的比例』,所以才能使用『思想』來分
析這個社會實相,進而產生『基督教精神更新社會疏離的文化意識』之推
論。

而你上一段推論,只看到『基督教各派聖經解釋不同』和『佛教入世觀也
各派解釋不同』,就認為能質疑 gospel 所謂的疏離社會問題;依我看,
正是犯了『把純粹思辨化約成社會實相』的謬誤,因為就算兩者看起來很
像,但是由於『社會實相』是『督徒與佛教徒在民主運動的參與比例極大
差異』,所以你必需解釋『為什麼會有差異?』,而不是只憑『思想上類
似』,就不顧社會實相的斷言『社會實相也一定類似』.........

『社會文化分析』重視思想,但是如果完全忽略社會實相資料,那我們就
是在玩形上學的遊戲而不是進行嚴謹的社會分析了。

一點淺見,請指教........:)


                                             psycho

===========================================================================


發信人: terton@ms4.hinet.net (terton),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Re: 基督教信仰與民主法治(四)
發信站: DCI HiNet (Wed Oct  2 05:48:26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u!spring!serv.hinet.net!n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psycho.bbs@cis.nctu.edu.tw) 提到:
--別急! 弟無反對或質疑這事實. 只是純粹的比較一下各教
  派的態度差異, 如此而已.

--可能是我沒看清楚吧.....

--同意.

--呵呵, 思想無對錯, 只有不同. 請勿重蹈宗教法庭的
  歷史......

--基督教的新精神實有積極建設現代社會的功能. 弟受教
  會生活洗禮, 感受確實如此.

--誤會了. 只是一時整不出頭緒, 還沒有堅實的理論對應
  , 所以含糊而結束.

--所言極是, 下一次弟會準備大量實相資料.
  兄是否可收集世界各國民主運動時, 基督徒扮演的積極
  角色實證資料, 來驗證臺灣民主運動基督徒主導的實相
  絕不是一個偶發事件. 謝謝!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