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ospel (陳韻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文化衝擊與基督教的入世實踐精神(下) 時間: Sun Oct 6 19:50:59 1996 (續上一篇) 當基督教遇上原始(定義特指不夠工商業化)部落 關於這部份,I兄一直質疑,是否基督教會挾其優勢不尊重甚至消滅掉原住民文化 。 說到這裡,我想談一談基督教信仰在蘭嶼。 至少在十五年前,有一個基督徒青年,屬國語禮拜堂系統,讀完中華福音神學院後 ,委身給了蘭嶼,他的名字叫做林茂安。他從都市委身到落後地區,當時大家都不看好 ,認為他一定待不到四五年,結果至今他仍在蘭嶼。 這十五年以來,他致力於基督教信仰的傳布,同時他努力經營了如下事情: 1.成立蘭恩幼稚園,以幫助僅剩老弱婦孺的小島的幼兒教育 2.編行雙週刊雜誌社,將重要生活的心理的...資訊透過文字傳送給居民。 3.蘭嶼青少年文化活動中心(應當是幼稚園的小朋友長大了,有其必要性吧!) 4.蘭嶼電台,完全以蘭嶼母語發音。 5.蘭嶼牙科診所 以上五點,均是為滿足蘭嶼原住民生活的需要,包括幼兒,青少年,就業,生活規 畫,醫療,文化保存。其經費來源,包括政府補助,也包括向教會界呼籲奉獻。(就在 去年,林茂安還來新竹教會募款,新竹教會因此聯合園區幾個大公司,為其舉辦了義賣 活動。) 因為林茂安重視文化保存,所以除了以雅美語為主的聚會禮拜,還鼓勵絕不與信仰 衝突的文化儀式,譬如鈴鼓隊的詩歌敬拜,勇士舞,精神舞,頭髮舞,竹竿舞,山地組 曲與山地舞。甚至林茂安也主動舉辦地下屋落成典禮,包括在傳統屋頂及兩側鋪滿無梗 禮竽,有梗大禮竽,雅美族父老身著丁字褲,席地蹲坐前埕,吟唱鳴謝詞祝詞賀詞,並 分贈禮竽,殺豬,分禮肉等。 什麼是基督教信仰中的入世 說到這裡,我便以「到底什麼是基督教信仰中的入世」為主題作總結。 基督教信仰內涵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信仰義理,就是分享上帝榮美的生命後必須擁 有的入世精神。修道院生活一直不是基督教信仰的「顯學」,原因是上帝使人分享他的 榮美,就是以最入世的方法來完成的──上帝道成肉身,換句話說,就是上帝成為人, 並自己承擔十字架的罪刑,以使人脫離罪的咒詛。 而人與上帝不再因罪隔絕,與上帝和好,與上帝榮美的生命連結以後,他的人生就 是蒙福的人生,他應當享受,並像上帝分享自己一樣,與他人分享這份祝福。 可是為要使他人也蒙福,基督徒必須「委身」並「捨己」。每個人選擇委身與捨己 的方向雖不盡相同,但委身與捨己的生命品質卻是必然要被要求的。 從保存客家文化與保存蘭嶼文化的例子中,我認為今天使現代化跟傳統文化激烈衝 突的原凶,不是基督教本身,而是資本主義帶來的工商業化,挽救傳統崩解的過程,則 需要有人不甘於臣服現代化的必然腐朽傳統的公式,委身給他所摯愛的人與文化,並嘗 試為之尋找出路。 探究傳統文化的失落,歸因於基督教並沒有對準焦點。應當是質問,為何沒有不肯 妥協於物化社會,委身於落後部落,與之共同承負苦難,為之尋找出路的人?也就是說 ,我們的焦點不是在質疑基督教本身,而應當是在喚起基督教信仰中道成肉身的委身捨 己的生命品質來。這正是基督教信仰中非常重要的入世精神的深刻意涵。 (end)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