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gospel.bbs@cis.nctu.edu.tw (陳韻琳),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中國思維中需更新之點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ue Oct  3 18:03:00 1995)
轉信站: fhlbbs!bbsroute!news.csie.nctu.edu.tw!news.cis.nctu.edu.tw!cis_nctu

五:中國思維模式中需要的更新內容

    中國思維模式中,長久以來就一直是相對而自由心證的,完全以倫理規範來
制約。倫理規範,又以人際互動最明顯可見。所以才會有三綱五常。目前三綱五
常已經瓦解,但是長期以來,由「身」到「家」到「國」(而國又是種族的延伸
,至於現在「國」的概念,其實是非常晚(約在清末)才出現的概念),所以很
自然的,人際互動限於家與族,這是自我的延伸,至於家族之外的人際互動,根
本是沒有的,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在家族內,常因倫理規範沒有自我,(譬如年
輕人在長輩面前沒有自我,女人在男人面前沒有自我... )至於家族之外,就是
一盤散沙。因此以地域為主的派系才易於生成難以解散。

    此外,中國人在內聖外王的性善體系下,本質上就不相信人不可能成聖,人
是非常有限需要制衡的。所以對「罪」這字就有莫名的排斥感。因此,基本上對
於制度的目的是要防制為政掌權者的罪惡的本質,甚至是防範為父為母罪惡的本
質,是根本不存在於思維模式中的。當然,就連帶的不能接受,人死後根本不能
成為神,祖先與父母沒有偉大到要向對神一般的尊重等等這類想法。

    還有就是因為「天人合一」體系中,「法」的生成不是一種客觀自主的存在
(按哲學體系來說,就是「法」不是一種存有),也就連帶影響,法治在中國很
難生根,不僅政府不會讓法逾越自身權限,連一般百姓也懶得守法。

    所以中國非常需要另一種思維模式來更新其體質。這思維模式中,必須包含
進「人的有限與有罪不能成聖」「相對世間之上,有一絕對的存在」「絕對的存
在不只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天,還要是一個能解釋創生,苦難,並能與
人互動使人獲得拯救的神格神。唯有這樣,才能讓「程序理性」(制度)之上有
其法理,個人倫理之上有其社會性的倫理實踐。


六:範例──一種奇怪的制衡

    遠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基督教所源出的猶太國家,就發展出一種制衡制
度。三足鼎立中,其中一角是君王統領天下,另一角是祭司透過宗教來帶領百姓
制衡君王,第三角是先知系統,他走出宗教傳統,呼籲人不要被儀式麻弊,回到
宗教內在最心靈的誠實。最特別的是先知,他不只罵君王,也罵祭司。理由是,
人人都有罪。而先知是絕對沒有宗教勢力與政治勢力的第三種制衡力量。他自己
經常披麻蒙灰,以表示與百姓共同承擔罪責。

    所以當時有一種全國性的「贖罪日」,祭司要先為自己,然後為全國贖罪。

    若仔細研究中國古代典籍,會發現最早期中國的祭祀禮儀中,的確模模糊糊
有「天」的獨特絕對超越客觀的存在的概念,只是很可惜後來被儒家思想掩蓋掉
了。可見,人人有罪要贖罪,在人之上有上帝對中國而言,不是完完全全不可能
的概念。研究中國古代典籍,難免會接受一定有某種「普遍啟示」存在的神秘想
法。

    至於中古時期教會史的混亂,有蠻大一部份原因是「先知」系統的消亡,直
到馬丁路德改教,回到信仰本質,人人在神前平等,才開始重返「三角制衡」的
思維模式。說馬丁路德有功於民主,跟新教倫理一樣,是從根本改變了「思維模
式」。而很明顯的,這種思維模式也帶出「社會正義」的概念,要求從制度從法
律上不斷修正,以達到人人平等的概念。而民主制度跟資本主義之間一直有張力
,從思想史上來看,正是對新教倫理的一種制衡。


七:地球村時代,是否仍需要探討中國文化?

    根據社會學家 Guy S. Alitto 研究文化,說很明顯的, 隨著現代化過程會
出現文化守成主義,這文化守成主義將一直存在,作為現代化過程中對一切負面
作用的一種抗拒。文化守成主義,基本上,會有如下的一些徵兆─ 1. 重心靈重
內在,2.重精神靈界神秘主義 3.與大自然認同渾然一體 4.反理性重直覺 5.反組
織科層專業分工 6.重道德情操 7.重價值意義 8.懷舊溯古 9.人本人道 10.文化的
11.自由心證主觀的 12.民族主義國家主義的。

    這種文化守成主義會很弔詭的跟現代化過程又緊密依附又抗拒性的存在。這
可以部份解釋何以佛學近十年間突然大幅興盛,新時代運動也快速傳遞的原因。
新時代運動雖說是一個企圖除去國家種族意識的宗教,但從西方新時代以耶穌為
主,東方新時代以佛為主,仍可看出,文化守成主義還是有著民族主義的內涵,
是不易消失的。所以新時代在美國是「基督教的佛教化」,在台灣是「佛教的基
督教化」。

    但是,無論如何,佛與新時代,都已經參雜進相對主義,與人是無限的的概
念,這對已經嚴重被相對主義,人是無限的的思維模式困擾的中國而言,是很糟
糕的結果。加上新時代與佛又特重個人倫理靜心養性,對以匱乏社會正義的中國
是一點幫助也沒有。

    反而是大陸,因著六四天安門,造成部份知識份子專心研究基督教信仰更新
中國文化的可能性。若是真的最終做到更新思維模式,說不一定更是一條出路。

    我也知道在後結構後現代社會,還在談「尋找絕對」,是件多麼不合潮流的
事。但是,過去「將意識型態當成絕對」造成浩劫,並不表示尋找絕對就是全盤
錯誤。「如何認識絕對」的方法論大幅修正,也不表示「必定有絕對」的觀點從
此不合法。後結構後現代固然成功的批判意識型態,但它自身也需要被批判。

    這應當是psycho論述主旨─以基督教信仰更新中國文化的深層含意。

參考書目

    艾滬              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       貴州人民1991
[Guy S. Alitto]               --論文化守成主義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