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kiernseng.bbs@apc.iim.nctu.edu.tw (person), 信區: problem 標 題: 基督教的多元化__給 psycho 發信站: ☆網路團契焚而不燬站☆ (Thu Sep 21 21:40:18 1995) 轉信站: fhlbbs!fellowship!MGCC_BBS psycho 兄 你好 關於基督教的多元性 我想她是經過人類兩千年的奮鬥 包括非基督徒與基 才有你今天所看到的現象 至於是不是基督教本身就隱含了這個多元性的種子呢 這是個因人而異的滿足 舉個科學上的例子 摩擦生熱 最早的解釋是認為 有"熱質"這個東西在物体裡 因為摩擦而流出來 但是這種解釋法被揚棄的理由 是違反了物質守恆__另一個更高更想滿足的定律 若是去深入研究基督教的發展歷史 我就不會那麼的肯定基督教本身 有你所認為的那麼"樂觀"的多元性 舊約的大部份書卷與聖經正典的確立 其背後最大的動機雖是讓信仰有一基本規範 但相對性的也助長定於一尊的勢力 西方若是沒有經過起蒙時代 基督教如果沒有被這個潮流影響 那她的面貌可是 與你現在看到的大大的不同唷 如果說要以基督教來領導文化 而不是文化在 影響基督教 我是認為儘管在思想上你可以講得頭頭是道 但是實際的社會實踐 又是另一種風貌 不過我並不反對有人花精力在這問題上做思考 大家興趣不同 雖然你比較注重文化的深層思考模式 但我想提醒的是 若是一個文化其深 的思考模式不是有著包容性(也許你不認為是多元性) 她的表現方式怎麼有可能 多元性呢? 你舉台灣廟會牛肉場的例子 其深層原因不就表示一種包容的思考 "不是本王爺愜意看脫衣舞 是弟子哈(hahN)要看" 即使是神人之間 其界限有 也很不莊嚴 你看台灣的廟會的情形就知道 甚至有"近廟欺神"的諺語 也可說 最終的標準只是"求善終" 這種思考方式不會是一元化的基石的 在官方的意識 形態上可能會有 因為要鞏固統治權但傳統的台灣社會(大部份中國的華南社會也 根本就是兩種階層的組合__官方的跟民間的 甚至連語言也是 官話與土話 文言文與商用文等等 即使現在台灣在經濟上已經與西方國家可以比 但是很多 社會現象與結構不是用西方的理論可以直接套的 你可以五十年國民黨的統治期 做範圍去分析 尤其是解嚴後的改變 還有一點要提醒的 是個人出身的背景會影響自己的觀察 就我的觀察 比較早接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家庭 而且又不是住在舊社區的 比較無法真正看進 台灣的傳統精神面的根基 以我為例 在基督教家庭成長 住台南市 非舊台南 以我近年接觸人的經驗 尤其住過傳統人家的家裡一段時期 嗯 完全是不一樣 的世界 而我也住過都市中人家的家裡一段時期 如果是只有拜拜祖先的 差別 若是還有拜其它的神明的 也感覺差很多 而且不是表象的差異 是很強的價值 精神面的差異 所以我認為你的論述太過簡略而且加入了你個人的道德判斷 最後 提醒你從歷史的角度切入基督教 看看教會的鬥爭史 我個人的意見 今天基督教思想的多元化 是經由一堆知名與不知名的人奮鬥出來的 至於是不 單單受基督教的影響而已 也許基督教只是一個被借用的工具 其目標是著眼於 整體人類的釋放 但這就要看怎樣來定義基督教了 -- 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problem 標 題: 談「信仰」與「文化」、「社會」的思考方式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Sep 19 19:46:33 1995) 轉信站: fhlbbs 我的意思是你有一點點偏向佛教,這樣可以了嗎?....:p 還有,我強烈建議你去看劉小楓的『拯救與逍遙』,久大文化出版。 看完之後,你就會知道我為什麼說你偏佛教.........:) ==> 在 viol.bbs@apc.iim.nctu.edu.tw (理性與熱情的戰鬥) 的文章中提到: [delete] 我個人不喜歡這種研究「信仰」與「文化」的思考方式.....:) 對我而言,一個『文化』表現出某種『信仰』上的行為,重點不是他們的 型式,而是他們背後基本的思考方式。舉例來說:有陣子台灣拜神時常常 叫跳脫衣舞的來助興,你認為這要怎麼解釋?事實上,這種行為對中國人 的傳統信仰觀而言是非常正常的,一點都不奇怪。怎麼說呢?中國人的『 信仰觀』是:人可以是神,所以人之所好,神必好之。當一個社會文化把 脫衣舞當成『正常』的娛樂時,他們跳給神看,事實上是一種極為虔誠的 敬拜行為,也就是把他們所喜歡的『與神共享』。這種把『神』與『人』 的分際完全平等化的觀點是中國文化裡信仰上的基本思考方式。 所以我不會把台灣傳統宗教與正信佛教使用你那種思考方式來區分,我認 為你只看到儀式上的思考方式而沒有看到深層思想的思考方式。你可知道 當初釋昭慧法師挺身參與社會運動時,並不是隨便腰一挺就衝了上去。她 是先在佛學上,歸納自己對佛法的重新詮釋 ── 把『佛法要適應社會』 的傳統思考方式轉變成『佛法要領導社會』的思考方式,因此釋昭慧法師 才能夠站出去站的理直氣壯,因為別人沒有辦法攻擊她不依佛法。 因此回到我上一篇談過的東東:正信佛教徒的反省,是一個信仰、思想上 的問題,而不是一個文化、社會的問題。我早就說過『社會系統與思想系 統不可相互化約』,你回去得好好......嘻嘻嘻嘻.....:) ^^^^^^^^^^^^^^^^^^^^^^^^!!!!!!!!!!!!!!!!!!!!!!!!^^^^^^^^^^^^^ 顯、密絕對不是這樣分的,你完了你......:ppp ^^^^^^^^^^^^^^^^^^^^^^^^!!!!!!!!!!!!!!!!!!!!!!!!^^^^^^^^^^^^^ 顯、密絕對不是這樣分的,你完了你......:ppp 唉!你這一段把佛法『反智主義』化的思想,正是正信佛教徒要革命的對象 哩!......:) 啊!在這裡談太多佛教好像不大對勁,我標題也改了,有關佛教的停止討論 或者另開題目討論;不過我基本上不大想討論佛教,以免又惹一身腥,看過 連線宗教板你就知道,非正信佛教徒或傳統文化教戴佛教帽子的人會令人吐 血的....:p 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problem 標 題: Re: 談『多元化』的問題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Sep 19 20:13:42 1995) 轉信站: fhlbbs ==> 在 viol.bbs@apc.iim.nctu.edu.tw (理性與熱情的戰鬥) 的文章中提到: 以上這一段講得實在好,我都不得不鼓鼓掌.....:) 不過嘛,對最後一段話 真是抱歉,我要扯爛了......:ppp 『完全寬容不同的聲音』,表面上看起來是多元化,事實上,這種思想最容 易導致極權式的虛無主義。我還記得你是卡爾.巴柏的『批判式理性主義』 的信徒,應該記得:全面性理性主義不但邏輯上有問題,實際上也是造成非 理性主義的溫床。而批判性理性主義的精華是,我自知我目前的『理性』不 過是在我的『價值系統』下的一種態度,如果自以為這種『理性』是完全的 而不知自我批判價值系統,就一定會導致許多層面的不理性了。從這樣的思 想看來,完全性的寬容絕對是不存在、而且絕對會導致極權主義式的不寬容 :一個社會如果對不道德的事也寬容,這個社會會自我毀敗。這些話都是『 開放社會與其敵人』上寫的喔!.....:p 因此你應該懂我所說的,我承認完全的寬容可以導致多元化而且有最正義的 社會實踐,但是,對個人的兵值系統絕對不能寬容;如果連自己的信仰系統 都寬容,面對希特勒社會將沒有任何立場可以批判。 扯爛完畢,不過,我想這些東東你應該都知道啦!.....:) 我是順便寫寫讓 我這裡讀書會的同學們看一看,刺激一下思考....:p 當問到『是否「每個」人....』 ,這『每個』一詞就表示我們要質問的對象是 『社會』而不是『思想』,既然是社會嘛!唉,當然了,永遠沒有完美的社會, 就算是宗教團體也一樣。 [delete] 你確定這種對異議不容忍的精神是從國民黨來的?我確定,至少從蘇洵的 辨姦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一向』都是對不同意見者極不寬容的...:) 笑話先不說,以前我特別針對中國幾次社會改革的歷史根據正史進行分析, 從趙武靈王胡服、商鞅變法到明朝張居正改革,每次都是看到一大堆人只 因為『要求不要變法』,就抄家殺頭的。更別說如果改革失敗,凡是改革派 的就得一律殺頭流放。 要說台灣文化沒有繼承這種傳統思考方式,我才不相信....:p 因為『要求不要變法』,就抄家殺頭的。更別說如果改革失敗,凡是改革派 的就得一律殺頭流放。 要說台灣文化沒有繼承這種傳統思考方式,我才不相信....:p 我的意見則是,先不不去管到底誰代表中國文化,也不必管什麼是儒家道家; 只要看看目前我們社會文化出了什麼問題是有跡可尋到歷史傳統去分析,那就 是最重要的工作了 ── 當然,這是我個人的『信念』......:p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