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ommunion (嗚咽的琵卓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前言]
時間: Fri Oct  9 09:52:47 1998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前言]

    關於Toni所詢問的問題,他從宗教的教化層次,一方面願意
關注到遠方的巴西社會情況,另一方面也懷疑基督宗教是否對於
改善人類的問題毫無助益。過去談到這類議題,回應的朋友大概
會提到『自由意志』,『痛苦由人類本身而來』,『舊約約伯傳』
等等。現在我決定採用別的思維觀點來回應這個常問的問題。

    首先是神學觀點,其次是默觀聖經,最後作結。神學觀點我
本欲採用『跨越希望的門檻』,現任教宗的個人觀點來切入,但
是最近聽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董芳苑牧師的演講,也看了幾本他
最新的書,深深發覺其中深刻的神學論述,於是改採用他的說法
,也幫助大家更容易理解。默觀方法的部份,則是宗教改革中,
天主教會內的改革者之一聖依納爵羅耀拉的靈修思維,藉此分析
天主教內關於『向前上帝觀』的深刻靈修。

    希望這些多少能夠幫助板上願意跟隨基督的朋友們,更認識
來自基督的派遣和召喚。

                                            communion


----------------------------------------------------------------------

作者: communion (嗚咽的琵卓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一]
時間: Fri Oct  9 09:53:46 1998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一]


    『基督教』之於斯土台灣的社會使命豈止社會服務?

『基督教』救世與其濟世的社會關懷沒有更廣泛意義嗎?這類問
題,惟有嚴格注重神學教育的教團才懂得去徹底反省,並付諸予
行動。傳統上『基督教神學』之走向,都是一種『向上的上帝觀』
----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上帝』已完成創造及救世大功,
人類的本分是敬拜他與讚頌他。這類神觀等於是將『上帝』當作是
一位喜愛人類稱頌和獻媚的神,人人敬拜祂的目的的目的不外期待
一種由上而下的祝福,從而忽略基督徒的社會使命。時下台灣絕大
多數的基督教宗派,其信仰態度均為如此;如果說有所行動的話,
也僅做一些慈善及教育的社會服務而已。嚴格來說,現代基督教神
學所著重者,應該是這一『向前的上帝觀』之教育內容:造物主
上帝的『創造』仍然在延續中,人類是祂的同工。人類所處的環境
場合若因政府或制度之不公義而蹂躪人權、阻滯上帝創造事工的話
,上帝也必和被壓迫者站在一起,參與他們的苦難與奮鬥,進而救
拔他們。

    這樣的神學,強調上帝拯救事工之完成,必須藉著人類(非只
限於基督徒)與祂同工,勇於面對問題奮鬥不懈去完成使命。

    質言之,此一神觀指出上帝也與人類同甘共苦,人類於與神同
工的奮鬥中,才有錦繡前程可言。當今台灣基督教團體所要宣揚的
,就是這種由下而上的福音,也即勇於為人權與社會公義奮鬥的實
際行動,而為台灣當代社會之先知先覺。當然,遵循這樣的神學,
堅持此一神觀的基督教教團其實沒有幾個,就中以『台灣基督長老
教會』以及『天主教會』最為積極。正因為如此,筆者展望台灣基
督教各教團所宣揚的『福音』,應朝向『向前的上帝觀』這一由下
而上的時代使命,以及參與拯救人間諸問題之社會行動加以完成。
否則若僅僅宣揚那種增長『教會』與『信徒』的片面的福音,基督
教的偉大精神將被窒息,而淪為一種麻醉個人與團契心靈的鴉片,
此即吾輩基督徒應該加以省思之處。


    以上節錄台灣神學院教授董芳苑牧師的書:
   『基督徒的社會責任』-- [多元與再生--基督教的省思』
    光鹽出版社,1996
    原文發表於台灣教授協會主辦的『台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1991年9月14日




-------------------------------------------------------------------------


作者: communion (嗚咽的琵卓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二]
時間: Fri Oct  9 09:54:38 1998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二]

     神與人同在

     出埃及記3:7~17

7.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
  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
  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8.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
  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
  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9.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
  樣欺壓他們。

10.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
  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11.摩西對神說:我是甚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
   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12.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
   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13.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
   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甚
   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

14.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
   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15.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
   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
   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
   遠;這也是我的記念,直到萬代。

16.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
   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
   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
   樣待你們。

17.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迦南人
   、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
   地去,就是到流奶與蜜之地。


--
    由摩西與上主的對話中,我們若注意神所說的話,便會發現:
這神對於古代的以色列子民,並非毫無感情,祂注視以民在埃及統治
下所受的痛苦及被壓迫,於是說:『我要去拯救人』,祂邀請摩西參
與祂的救人的事工,並且承諾與摩西同在,因著摩西對於上主的信仰
,摩西相信了,相信神會繼續照顧祂所揀選的人,慷慨答覆了這個使
命。

    整個基督宗教的救恩,其實已經隱含上述經文中。

    在宗教改革的風潮中,天主教會內的改革者,神秘主義者,靈修
者,耶穌會的會祖聖依納爵羅耀拉的神修著作『神操』默想中,便由
默觀天主的救恩開始:

    {
    天主聖三環視地面,見全人類陷於各種的罪,便決定把自己完全
地給予所有的人,使他們從一切束縛中釋放出來。聖言(道)出於愛
,降生成人,生於貧窮的納匝肋童貞女瑪利亞。耶穌走進窮人當中,
與他們同甘共苦,祂邀請我們所有人把自己不斷地給予天主並促成人
類家庭中的團結。透過聖神(聖靈)在我們個別特殊的環境的影響,
天主賜與我們的這份恩典和我們的答覆持續至今。

    我們追隨基督所揀選的生活方式,並藉著祂,偕同祂,在祂內,
參與天主這份主動的愛,這個愛表達出上主永遠忠信的許諾。  }


    耶穌:意即雅威拯救,耶和華救援。祂是『以馬內利』(神與
我們人類同在),祂是出於愛而『道成肉身』的上帝,祂邀請門徒參
與祂的救人事工,並且曾承諾與門徒天天再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20)
因著門徒對於父神的信仰,尤其是伯多祿(彼得),相信了耶穌是主
,接受唯有耶穌有永生的話;教會便成為磐石,陰間無法戰勝。教會
相信神會繼續照顧祂所創造的所有人,且慷慨答覆了這個基督徒使命。
並讓其他人也認識這個拯救人的福音,於是福音便傳播開來。


    然而,這個救恩,來自十字架奧跡。上帝愛人愛到底,且死在十
字架上。『我心甘情願捨棄我的性命,我有權捨掉我的性命,為再取
它回來』(若10:17~18)

    路加福音第四章,18~19,充分表達耶穌由父神那兒來的使命。

『  上主的神臨到我身上,因為他給我傅了油,
    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
    使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

    使徒保羅說:『我只願認識耶穌基督和祂復活的德能,參與祂的
    苦難,相似祂的死,我希望我也得到由死者中的復活。』(斐3:10~11)

    『向前的上帝觀』,便是保羅這種從認識耶穌,領受恩寵,再到
    參與耶穌基督的救世工程,接受人類苦難的情懷。甚至,也跟隨
    基督的大愛,愛到底,很自由地選擇為這樣的價值,因著這樣的
    福音而捨身。我認為這是很美的信仰告白。

                                                communion
--
以下是和合本的經文翻譯:約翰福音第十章
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12.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
   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
13.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
14.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15.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
16.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
   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17.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
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
   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路加第四章
18.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
   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
   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
19.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腓利比第三章」
8.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
  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
  為要得著基督;

9.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
  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10.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
   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11.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



-------------------------------------------------------------------------


     向前的上帝觀--兼答基督宗教與苦難[三]

結語:我願意再次引用董芳苑牧師的諍言,來表達真正的三一神信仰
的意涵。並且以此寄語每一個願意跟隨基督的朋友。
                                             communion
--

    時下台灣的基督教,其派別有 100 個以上,其所宣揚的『福音』
內容,其是五花八門,水準參差不齊,耶穌基督的博愛濟世形象,已
經被扭曲到需要『品質管制』的程度。

    事實上,基督教是個宣教使命強烈的宗教,問題在於基督教各宗
派對於『福音』的認同與瞭解均不相同,其實『福音』的精神是『道
』成肉體投入於世界,以及背負受苦犧牲的十字架為社會公義和基本
人權而奮鬥的。真正的基督徒是促進『上帝國』臨到人間的人,是社
會良心與道德的維護者。基督徒應背負著提昇政治品質,文化品質,
及宗教品質的社會責任。


                         『基督徒的社會責任』一書封底
                          --前台灣神學院  董芳苑教授
                          光鹽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


作者: communion (嗚咽的琵卓河)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向前的上帝觀,重貼說明:
時間: Fri Oct  9 10:26:29 1998


    我想這個部分是一魚多吃,一方面回應toni的問題,另一方面回應
    台灣許多新教徒的神觀,所呈現的問題。當然,道成肉身這項信理,
    只有回到瑪利亞的信仰經驗才能看得清楚。過度重視文字本身的聖經
    教徒,大概不會意識到關於耶穌的童年,恐怕都是耶穌的母親瑪利亞
    的口述歷史,特別是瑪利亞的表姊以利撒伯的聖靈充滿經驗,天使報
    喜等重要的福音事件,大概福音書這部分寫作採樣的標準不會放在其
    他人上。

    透過『向前的上帝觀』的視角,我想很多存在於各教團當中的痛苦,
    可以迎刃而解。曾有位朋友與我談到信仰必須有情有義,但我知道這
    不是基督宗教的教義問題,只是教團中對耶穌基督缺乏這樣的體會。

    基督宗教當中的『神』,承諾要與人同在,共負苦難,這意味著有人
    作了選擇,接受神給予的同工使命,在舊約是摩西,在新約是瑪利亞
    的『主的婢女在此,請照禰的話成全於我』。
    基督宗教講因信稱義,如果不是指人相信『以馬內利』,而欣然參與
    上帝對於人類苦難的救援,這種信理還有什麼意義?

    基督信仰不是個人化的事件,原因在此。
    我亦必須承認天主教在台灣在表達這種福音精神上很不足,關於不人
    性的工作倫理,台灣天主教會當局從來未曾發言。依舊還不夠將信仰
    放在生活當中,這亦是整個台灣各基督教團所面臨的傳福音困境。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micro.ee.nth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心靈小憩 WWW 站[http://life.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