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mikehsyu.bbs@fhl.EE.NCTU (mike),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牽掛,牽牽、掛掛....1/3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Nov 3 20:22:46 1995) 轉信站: cis_nctu!news.cis.nctu!news.csie.nctu!bbsroute!fhlbbs ┌─────────────┐ │ │ │ 牽掛,牽牽、掛掛 │(上)1/3 │ │ └─────────────┘ -- 吳鯤生 -- (校園書房總編輯) ‥‥‥‥‥‥‥‥‥‥‥‥‥‥‥‥‥‥‥‥‥‥‥‥‥‥‥‥‥‥‥‥ 牽掛來自「情」。只要有親人,就有親情;只要有親情,就有牽掛。 人世間有好多苦,缺乏是苦,太富足有時也是苦。有些人好端端的, 卻老是擔心有一天會吃苦──「怕受苦」也是一種苦。 ‥‥‥‥‥‥‥‥‥‥‥‥‥‥‥‥‥‥‥‥‥‥‥‥‥‥‥‥‥‥‥‥ 一個孩子從出生、成長、就學到就業,不知道有多少競爭要面對,有 多少競試要等著看榜。從上小學、開始交朋友之後,不知道有多少陷阱和 誘惑在人生的路上守候。在他個性成熟、人格獨立之前,也不知道會有怎 麼樣的風雨、怎麼樣的傷痛要錘鍊他。 如果你有子女,大概這是你最大的牽掛之一。 有家累,有牽掛;沒有家累、仍然有牽掛。有些人牽掛父母,有些人 牽掛兄弟、姐妹。 牽掛來自「情」。只要有親人,就有親情;只要有親情,就有牽掛。 你羨慕無牽無掛的人生嗎?除非你親自斬斷親情。 ■ 朋友之情 ■ 牽掛也來自友情。 王明道先生寫了一本小冊「受苦有益」,我把一位年輕朋友的信夾在 小冊裡面,信上寫著: 「醫生說,我的腳....坐輪椅是遲早的事。我真的灰心....,連三分 鐘的路都會引起嚴重肌肉神經損傷,致使凌晨便因疼痛無法入睡。我不得 不承認,自己快撐不下去了。──只要有一個理由,一個足夠叫我相信黑 夜不會太長,上帝真的愛我的理由,那就好....。」 人世間有好多苦,缺乏是苦,太富足有時也是苦。有些人好端端的, 卻老是擔心有一天會吃苦──「怕受苦」也是一種苦。 怎麼安慰身體上、精神上或智能上有障礙的朋友呢?我們學習去體會 他們的辛酸,並且從心裡和他共勉: 「患難每一次來找你、找我,手裡總是拿著一塊黃金。」 ...........請閱續集 發信人: mikehsyu.bbs@fhl.EE.NCTU (mike),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牽掛,牽牽、掛掛....2/3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Nov 3 20:24:33 1995) 轉信站: cis_nctu!news.cis.nctu!news.csie.nctu!bbsroute!fhlbbs ┌─────────────┐ │ │ │ 牽掛,牽牽、掛掛 │(中)2/3 │ │ └─────────────┘ -- 吳鯤生 -- (校園書房總編輯) ‥‥‥‥‥‥‥‥‥‥‥‥‥‥‥‥‥‥‥‥‥‥‥‥‥‥‥‥‥‥‥‥ 老師要女孩無論如何一定要跟媽媽說,媽媽會保護她們不再受傷害的 。女孩回家鼓起勇氣告訴母親,結果那不良於行,必須拄著一對拐杖的母 親揮手就是幾個耳光,大罵她不要臉勾引繼父。 ‥‥‥‥‥‥‥‥‥‥‥‥‥‥‥‥‥‥‥‥‥‥‥‥‥‥‥‥‥‥‥‥ ■ 同胞之情 ■ 也有一些人我們不認得,可是他們的境遇使人不由得牽掛起來。 幾年前,朋友推薦馬克倫著的「天父的心」給校園出版社,說是從聖 經的觀點來談心靈醫治的書。我們請了一位宣教士「審閱」,宣教士看了 ,建議校園申請版權,翻譯出書。為什麼?因為台灣也有很多女孩像書中 的案例一樣,受辱於父執輩。 這樣的事,曾經聽說過,總覺得是少而又少的特例。可是當這個學生 輔導的外國人說:「很多」。 那本書後來出版了,小小的、不太起眼,卻不斷再印。 民國八十年八月十七日,聯合報繽紛版登了一篇文章:「生命中不能 承受的黑暗」。作者這樣說: 「家是用來遮風避雨的,但是家中如果藏著噬人的野獸,小小的孩子 就無處投奔了。」 作者在文前表白:「寫這樣一篇文章對我來說是極為吃力的,因為太 痛苦,也因為自己無能為力。」 這位當國中老師的元月幾乎是一字一淚的寫著:「有個女生轉來一年 ,開口說的話不超過十句,每回跟她面對面,她就縮成一團,極為戒備地 偷瞄著你,一副被打怕了的樣子。改她的週記,看見一句不明不白的『叔 叔的嘴臭死了』,我太沒有經驗,還認為他口臭,誰沒有嘛,怎麼可以這 樣藐視長輩呢!然而她的話卻教我心頭發冷,原來所謂的『叔叔』是繼父 ,常常強暴她和妹妹。」 老師要女孩無論如何一定要跟媽媽說,媽媽會保護她們不再受傷害的 。女孩回家鼓起勇氣告訴母親,結果那不良於行,必須拄著一對拐杖的母 親揮手就是幾個耳光,大罵她不要臉勾引繼父。 ...........請閱續集 發信人: mikehsyu.bbs@fhl.EE.NCTU (mike),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牽掛,牽牽、掛掛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Fri Nov 3 20:26:39 1995) 轉信站: cis_nctu!news.cis.nctu!news.csie.nctu!bbsroute!fhlbbs ┌─────────────┐ │ │ │ 牽掛,牽牽、掛掛 │(下)3/3 │ │ └─────────────┘ -- 吳鯤生 -- (校園書房總編輯) ‥‥‥‥‥‥‥‥‥‥‥‥‥‥‥‥‥‥‥‥‥‥‥‥‥‥‥‥‥‥‥‥ 有牽掛的人生,是有情的人生。當你開始牽掛自己以外的人、自己以 外的事,不只你的人生充滿了情與愛,而且你會開始了解什麼是超越個人 得失的自由。 ‥‥‥‥‥‥‥‥‥‥‥‥‥‥‥‥‥‥‥‥‥‥‥‥‥‥‥‥‥‥‥‥ ■ 大地之情 ■ 我們所居住的這塊地上,許多角落不斷有人遭受摧殘;而這塊土地本 身,也是傷痕累累。 有一位先生和經營塑膠工廠的朋友重逢,聊起工作: 「你們工廠裡的廢棄物如何處理?」 「倒進後面河裡了。」 「你不知道會造成河川污染,破壞生態嗎?」 「當然知道,大家不都是這樣做嗎?」 「可是環境破壞了,後代子孫怎麼生存呢?」 「再過五年,我打算舉家移民....。」 有多少人牽掛我們置身其中的「天地」呢?一個當了祖母的婦人真令 人感動,她從鄉下趕來幫女兒作月子,在廚房擺了一個水桶,專門放洗米 水、洗菜水,用這些水洗炒菜鍋、碗筷、擦廚具。連這些水她都很小心用 ,不隨便浪費。 浴室用水一樣省,刷牙、洗臉水留著沖洗馬桶。 幫初生兒老二洗澡的水,沒倒掉,留著洗老大;然後再用這水,自己 洗。 祖孫三人洗完澡後的水,拿來洗衣服。 這盆水最後用來刷廁所、浴室。 這婦人是牽掛環境嗎?我不知道。下了班趕回家,馬上又要做家事的 婦女,必須向老婦人看齊嗎?我看不太可能。可是如果你對大地有「情」 ,試著加入牽掛的行列吧。 ■ 道,成了肉身 ■ 我們在台灣的基督徒都在牽掛些什麼呢?台灣光復到現在,這五十年 來,基督教會承擔了多少的苦與難? 1966年,「今日基督教半月刊」創刊十週年,在西柏林召開「世界佈 道會議」,會中斯托得牧師發表演講,他說:「福音派人士堅認傳講 (Proclamation)的重要(這沒有錯),但我們總是保持一個距離地傳揚信 息。我們很像站在海浪打不到的岸邊,大聲力勸就要沈下去的朋友。我們 不肯跳進水裡救人,我們擔心衣服打濕,當然危險不只這麼一點。耶穌完 全不同,他不是在半空中用麥克風傳福音,他親自取了人的樣式來造訪我 們。」 ■ 量力而為 ■ 可是我自己的事都牽掛不完了,那有心力再牽這掛那? 是的,每一個人生活責任不同,人生境況不同,我們一定要量力而為 ,不可勉強。 只是我們也必須注意,聖經讓我們看見人生最沈重的往往不是別的, 而是「自我」。 每一個人把絕大部份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身上, 這樣的人其實是最不自由的;因為人生有太多變數是個人無法掌握的,人 若牽掛的若全是自己,他等於是沈陷在患得患失的巨大捆索裡。 有牽掛的人生,是有情的人生。當你開始牽掛自己以外的人、自己以 外的事,不只你的人生充滿了情與愛,而且你會開始了解什麼是超越個人 得失的自由。 ‥‥‥‥‥‥錄自「校園簡訊」1995.6.校園福音團契出版 ‥‥‥‥‥‥ ......歡迎來信認識耶穌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