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appach@kkcity.com.tw (蒙愛的孩子),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新約聖經的中英文譯本
發信站: KKCITY (Wed Apr 25 12:50:55 2001)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news.e


新約聖經的新舊譯本


一、舊譯本

1、 古敘利亞文譯本(Old Syriac)

譯於處世紀中葉,為敘利亞人所用(缺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一、二、三
書、猶大書與啟示錄)

2、 別西大譯本(Peshito Syriac)

依據古敘利亞文譯本再譯而成,又稱通俗敘利亞文譯本,譯於第四世紀。

3、 舊拉丁文譯本

譯於第二世紀(缺希伯書、雅各書與彼得後書)

4、 武加大譯本(Vulgate)

此為舊拉丁文譯本之修正本,又稱通俗拉丁文譯本,由教父耶柔米譯於主後3
84-404年。

5、 埃及方言譯本(Coptic)

以埃及本土方言譯成,譯於第二世紀。

此外尚有第四世紀的埃提阿伯與哥德(Gothic)譯本,第五世紀亞美尼亞譯本,
第九世紀亞拉伯譯本與斯拉夫(Slavic)譯本等。


二、今譯本

到目前為止,根據統計,全部或局部聖經已譯成一千種以上之方言,估計全世
界十分之九的人都能讀到自己方言的聖經。

A、英文譯本

1、威克立夫聖經(Wyclif`s Bible)

譯於1382年,由於活版刷術於1454年才發明,故只有手抄本,為第一
本英文聖經,是由威克立夫依通俗拉丁文譯本再譯而成。此譯本公開到達民間
後,使一般人也有機會接觸到聖經,由於,當時的羅馬教廷不準信徒讀經,並
下令違反者一律處死,後來,此舉引起教皇的反對,在他死後,遺體即被用火
焚燒,並且將骨灰拋入河中。

2、丁道爾聖經(Tyndale`s Bible)

依據原來的希臘文與希伯來文聖經譯成,譯於1525年,比威克立夫聖經更
能清晰表達聖經原意,他也因此受到迫害,並且到處流亡,但終於1536年
10月6日被教會處以焚刑而死。

3、可弗達爾聖經(Coverdale`s Bible)

乃由可弗達爾於1535年從荷蘭文與拉丁文聖經譯成的。

4、馬修聖經(Mattew`s Bible)

由羅吉士(Rogers)於1537年抄自丁道爾聖經與可弗達爾聖經。

5、大聖經(Great Bible)

可弗達爾再於1539年根據拉丁文聖經、丁道爾聖經、可弗達爾聖經與馬修
聖經合編而成。

6、日內瓦聖經(Geneva Bible)與主教聖經(Bishop`s Bible)

由逃難到日內瓦的更正教學者於1560年所譯,曾盛行一時。後來又於15
68年出版「主教聖經」(Bishop`s Bible)。專供英國聖公會使用。

7、英王欽定本(King James` Version)

譯於1611年,其內容受丁道爾聖經之影響很大,此一譯本原是專供蘇格蘭
的長老會與英格蘭的監督會在公共禮拜時所用,但三百年來,這本聖經已成為
英語世界中最重要的家用聖經。

8、英國修正本(English Revised Version)

新約於1881年出版,全書於1885年出版。

9、美國標準本(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由51位英國人與32位美國人於1901年依英王欽定本以更清楚易解之文
字翻譯而成,許多神學院喜歡以此譯本做為研究聖經的教材。

10、重訂標準本(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依美國標準本再譯而成,新約於1946年出版,全書於1952年出版。

11、新美國標準本(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同樣依美國標準本翻譯而成,新約於1963年出版,全書於1971年出版。

B、中文譯本

1、文言文譯本

有馬士曼譯本(新約1811年,全書1822年),馬禮遜譯本(新約181
3年,全書1823年)、四人修正本(新約1835年,全書1837年)、
郭實臘譯本(新約1840年)、哥達譯本(新約1853年)、代表譯本(1
854年)、裨治幼譯本(新約1859年,全書1862年)與羅爾德譯本(1
883年)。

2、官話譯本

有麥都思譯本(新約1857年)、北京官話譯本(新約1870年)與楊格非
譯本(1889年)。

3、淺文理譯本

楊格非譯本(新約1885年)、白漢理譯本(新約1889年)與施約瑟譯本
(1902年)。

4、國語和合譯本

即目前一般普遍使用者,乃依據英文之英國修正本翻譯而成(新約1906年、
全書1919年)。此外又於1988年出版新標點和合本,內容大致不變,只
是增加了標點符號,以便於閱讀。

5、國語新舊庫譯本(新約1939年,詩篇1941年)

6、呂振中譯本

舊約部份參考死海抄本、七十士譯本與武加大譯本等,新約部份採用1966
年聯合聖經公會所修訂之新約希臘文直接翻譯而成(新約1952年,全書1
970年)

7、思高聖經學會譯本

1962年,即天主教聖經

8現代中文譯本

新約1975年,詩篇1976年,全書1979年





> -------------------------------------------------------------------------- <

發信人: appach@kkcity.com.tw (蒙愛的孩子),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兩約之間重要旁經
發信站: KKCITY (Wed Apr 25 12:52:52 2001)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news.e

兩約之間之重要旁經

1、 馬加比一書(I Maccabees),B.C.100

本書是一本具有歷史價值的書,記載主前175-135年馬加比時代的猶太
人如何為爭取自由而英勇奮鬥的事蹟。作者是一個住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

2、 馬加比二書(II Maccabees),B.C.60

本書記載主前175-161年猶大馬加比戰爭的事蹟。本書自稱為古利奈人
耶孫所著之書的縮本。耶孫其人在歷史中並無記載,本書補充馬加比一書的記
載,但品質較差。

3、 多比傳(Tobit)B.C.170

本書描述一個住在尼尼微富有而年輕的猶太人,如何被天使引導與一個已經結
婚七次卻仍保童身之寡婦結婚的故事,乃以自傳寫出。

4、 猶滴傳(Judith)B.C.160

這是一篇女英雄的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富有、美麗而敬虔的猶太寡婦,當巴比
倫進攻猶大的時候,她巧妙地進入敵方將軍的營帳,假裝願與他同寢,後來割
其首級而救了全城。

5、 便西拉智訓(Jesus Ben Sirach)BC.180

本書高舉許多舊約人物,也稱為「西拉之子耶數的智慧書」,與箴言相似,乃是
講論在各種情形下,社會性、宗教性與家庭性的行為準則,以希伯來文寫於耶
路撒冷。

6、 所羅門智訓(Wisdom of Solomon)BC.50-AD.50

本書很像約伯記、箴言及傳道書的某些部份,是一種希伯來思想與希臘哲學的
混合體,作者是一個住在亞力山大城的猶太人,以假借所羅門的口氣而寫的。

7、 以斯拉續編一書(I Esdras)BC.150-100

以斯得拉就是希臘文的以斯拉,本書是自以斯拉記、歷代志下及尼希米記三卷
中取出的片斷,加上所羅巴伯的傳說故事合編而成。其用意在描繪古列王與大
利烏王如何用寬大的態度對待猶太人,藉以暗示埃及多利買諸王應仿傚之。

8、 以斯拉續編二書(II Esdras)AD.100

有時稱為「以斯拉四書」,自稱含有以斯拉所見的異象,另外論及神對世界的管
理與未來的新時代,並記述某些已經失落的經書如何再被尋獲。

9、 巴錄書(Book of Baruk)BC.150-AD.50

本書為自稱耶利米的文士巴錄為被擄的猶太人所寫的,作者記錄其生命末期於
巴比倫之生活,大部份與耶利米書、但以理書及其他先知書用詞相異,但意義
相同。

10、耶利米(Epistle of Jeremiah)BC.100

本書假造為先知耶利米的書信,著書的目的為以崇拜偶像之愚昧及罪惡警告猶
太人必須堅定對神的崇拜。

11、瑪拿西禱言(Prayer of  Manasseh)BC.150

本書作者不明,自稱為猶大王瑪拿西被擄至巴比倫時的祈禱(代下三三12-
13)

12、三童歌(Song of Three Youth of Prayer of Azariah)BC.150

本書插於但以理書三章23節之後,但並非但以理所寫,本書自稱是但以理的
三個朋友在火窯中的祈禱及出窯後對神的讚美感謝之歌。又稱為「亞薩利亞之
禱言與我祖之歌頌」。

13、蘇撒拿傳(Susana)BC.150

本書是但以理書的引伸,但並非但以理所寫。書中描述一個住在巴比倫的猶太
人,其妻被誣指為淫婦,而但以理用智慧解救的故事。

14、比勒與大龍(Bel and the Dragon)BC.150

本書是插於但以理書中的兩個故事,但也不是但以理所寫的,內容描述但以理
如何證明拜爾與龍兩個偶像並非真神,這兩個故事似為根據但以理獅子洞的經
文。

15、附錄:以斯帖補篇(Additions to Ester)BC.150

原為零碎的記載,插在七十士譯本的以斯帖記中,其目的在說明神如何暗中在
以斯帖的事蹟中工作。教父耶柔米曾將這些零碎記載加以整理,合編成為一書。

16、以諾一書BC.160

本書係由許多片斷的記載湊成,作者不明。自稱是以諾書挪亞所寫的啟示,論
及將臨的彌賽亞及勢日審判(參猶14)。本書為啟示文學,寫於巴勒斯坦。

17、十二先祖遺訓BC.150

自稱是雅各的十二個兒子臨死時所留給後人的遺教,偽造者應為一位法利賽人。

18、禧年書BC150

為創世記的註釋本,書中採用50年為一禧年週期之計時方法,故稱禧年書。

19、以賽亞升天記(或者以賽亞殉道記)AD.50

乃是以賽亞殉道的一個傳說故事,自稱含有以賽亞所見的幾個異象,有人認為
這是當時尼祿皇迫害猶太人的時候,作者在羅馬寫的。

20、摩西被提記AD.30

自稱含有摩西臨死時交給約書亞的預言。

21、所羅門詩篇BC.50

為不知名的法利賽人所寫的詩歌,論及將臨的彌賽亞,共18篇。

22、始祖書(摩西之啟示錄)AD.80-100

目的為維護法利賽主義。

23、亞理士提亞書扎BC.150

此為在埃及所偽造之書信,其目的希望住在亞力山大的猶太人能受外邦人的尊
重。

24、西比林神諭BC.150-AD.100

模仿希臘羅馬的神諭格式,論及各大帝國的傾覆及彌賽亞的來臨。

25、以諾二書(以諾秘傳)BC.50

本書又稱為斯拉夫語的以諾書,是一位住在亞力山大的猶太人所寫,前半部屬
於啟示,後半部屬智慧文學。寫作目的是為了使寄居在埃及的猶太人知道標準
猶太教的啟示觀念。

26、巴錄二書AD.50-100

描寫耶路撒冷城為何在主後70年陷落,內容包括有歷史、異象、啟示與勸勉。

27、馬加比三書BC.200-100

此書實際上與馬加比之事件無關,乃是敘述逼迫與拯救的事。書中提到埃及多
洛米四世原想玷汙聖殿,因未得逞,遷怒住在埃及的猶太人,但也未得逞。

28、馬加比四書AD.1-25

記敘馬加比殉道的故事,乃是智慧的教訓,用希臘文以公資演講的方式所寫。

29、以斯拉四書AD.100

共提到七大異象,都是說明有關耶路撒冷傾倒的事,但立論觀點則與巴錄二書
有很大之不同。他認為以色列人受試煉是為成就神的目的。


其他還有及克亞博傳(BC.200-AD.200)、撒督碎文集(BC.150)、巴錄三書
(AD.100)、阿海迦傳(BC.450-350)、亞伯拉罕啟示錄(AD.100)、亞伯拉罕
遺囑(AD.100)、先知行傳(AD.100)、約伯遺囑(AD.100)、小申命記(AD.100)、
西番雅啟示錄等




> -------------------------------------------------------------------------- <

發信人: appach@kkcity.com.tw (蒙愛的孩子),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教父著作
發信站: KKCITY (Wed Apr 25 12:54:32 2001)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news.e

使徒教會初期重要之教父著作

1、 達與哥林多人書信

革利免(Clement)著於95年。革利免就是保羅、彼得的同伴(腓四3),並
與約翰相識當時他是羅馬監督(91-100年),當他寫此書信時,正是約翰
被放逐充軍到拔摩海島的那年,乃以羅馬的教會之名義寄發的,其中有許多謙
卑的教訓以為勸勉,並特別注重復活之事實與真理,由於當時哥林多教會分門
結黨十分激烈,甚至有長老被一班青年人所革除趕出。革利免本人是在圖雷真
王在位第三年(99年)殉道。

2、 達與腓立比人書信

波利卡普(Polycarp)著於110年,他是約翰的門生,也是士每拿教會的監督,
曾寫了若干書信,唯有這封信存留到今日,目的是要答覆霏立比人一封請教的
信函,其中口吻措辭有如保羅的書信,而其中更無主教一詞。

3、達與以弗所、瑪尼西、特里安、非拉鐵非、士每拿、羅馬與波利卡普七書
信

伊格那丟(Ignatius)著於110年,伊格那丟是約翰的門生,也十安提阿教會
的監督,約於110年殉道於羅馬,在他由安提阿前往羅馬的途中,即寫了這
七封信,其中充滿不少柔情的勸勉,並且因前瞻著他那將至的殉道而歡欣鼓舞,
也特別激烈地斥責那異端與分黨的罪惡,並勸勉各地信徒務要順從教會中的長
老與監督。

4、達與所有信徒書信

巴拿巴(Barnabas)著於90-120年,被發現於西乃山聖經抄本新約的最
後,寫信的目的為奉勸信徒勿再退後到猶太教的傳統中。

5、殘片集

帕皮亞(Papias)著於130年,他是約翰的門生,也是希拉波立的監督。約
與波利卡普同時殉道。曾寫一篇「耶穌聖言詮釋」,一直留有到十三世紀,現在
所存的一些殘片僅散見於愛任紐、優西比烏及他人的引語中。

1、 十二使徒遺訓

作者不詳,約成為100年,乃被發現於主後1873年君士坦丁的一所圖書
館裡,它並非使徒親筆的著作,而只是一個佚名著者所收集使徒們的教訓而已。
與雅各書相類似,早期的學者雖否認它為正統的經典,但卻非常重二它。其中
引用新約的地方甚多,帶有濃厚的猶太觀念與色彩,特別強調禁食與禁慾。

2、 牧人書

黑馬(Hermas)著於100年或140年,有人猜測著者可能就是羅馬書十六
章14節的黑馬,他是一個非常熱誠於宗教事務的人,其中有許多異象,注重
悔改、屬靈生命及主快再來的道理,直到耶柔米的時代(主後350年)曾被
各教會人士普遍閱讀。被列在西乃山聖經抄本新約部份的末尾。

3、 辯證書

亞哩斯太德(Aristides)著於125年或138年,若是前者,應是一份「基
督教辯護書,呈給哈德連皇帝(主後117年-138年);若是後者,則巾呈
請安東尼皮護皇帝下令保護基督徒,而且獲得果效,迫害暫停。

4、 基督教辯證書

遮斯丁馬特(Justin Martyr)著於140年,筆者為哲學家出身,曾研究過柏拉
圖、亞里斯多德、斯多亞、畢達哥拉斯之哲學理論,最後才在基督教的真理中
獲得滿足,為了為信仰辯護,書中抗議三個信徒未經合法審判就被處死,曾致
辯白書與安東尼皮護皇帝。

5、 與崔福氏一席談

也是遮斯丁馬特(Justin Martyr)所著(167年),目的為與一猶人崔福辯駁
耶穌的彌賽亞身份。



> -------------------------------------------------------------------------- <

發信人: appach@kkcity.com.tw (蒙愛的孩子),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新約時代以後之重要旁經
發信站: KKCITY (Wed Apr 25 12:53:43 2001)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bbs.ee.ntu!news.e

新約時代以後之重要旁經

1、 希伯來福音AD.100

附有耶穌其他的言辭。

2、埃及人福音AD.130-150

記載耶穌與撒羅米的想像談話

3、多馬福音AD.175

杜撰耶穌由五歲到十二歲的生平。

4、尼哥底母福音(第二世紀到第五世紀)

含有「彼拉多行傳」,杜撰彼拉多呈與提庇留皇帝一種有關耶穌受害經過的公文。

5、雅各福音(第二世紀到第五世紀)

記載由馬利亞的分娩直到羅馬帝國大迫害為止。

6、馬利亞誕生記(第六世紀)

為要傳播聖母崇拜所杜撰的書,捏造許多天使每日訪問馬利亞的奇談,本書因
教皇職權的擴張而極其流行。

7、(偽)馬太福音(第五世紀)

馬太福音的偽譯本,其中充斥不少關於耶穌幼年時期的故事。

8、彼得福音(第二世紀中葉)

乃為反對猶太教教義而編寫的福音書。

10、 伊便尼派福音(第二世紀到第四世紀)

係伊便尼教派為宣揚其教義而紀寫的福音書。

11、 木匠約瑟的福音(四世紀)

著於埃及,目的乃為榮耀約瑟的身份。

12、阿拉伯幼童福音(七世紀)

捏造許多耶穌小時寄居埃及的神話故事。

12、 安得烈行傳

記載使徒安得烈如何勸服馬西米拉勿與其夫交合的故事,結果使安得烈為此殉
道。

13、 保羅行傳(第二世紀中葉)

教訓人要禁慾的傳奇故事。

14、 約翰行傳(第二世紀末期)

編造約翰訪問羅馬的故事,其中還包含了一幅極其淫亂的圖畫。

15、 彼得行傳(第二世紀末期)

記載彼得與西門馬古士對抗的經過,也敘述了彼得女兒的戀愛史。

16、 多馬行傳(第二世紀末葉)

記載旅行中發生的羅曼史,極力主張男女的交合。

17、 彼得達與雅各的手書(第二世紀末葉)

為伊便尼教派的著作,書中極力攻擊保羅。

18、 由老底嘉而來的書信

自稱即是歌羅西書四章16節所提的書信。

19、 保羅達與西尼卡間的書信(第四世紀)

將基督教介紹給西尼卡的信徒,或將西尼卡介紹給基督徒。

20、 埃及撤王阿加魯的書信

記載埃底撒王有一次生病求主耶穌醫治的書信。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