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psycho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看板: religion
標題: 自由尊嚴與社會倫理 ─ 從出家事件談起
時間: Thu Sep  5 17:04:04 1996

我寫這篇文章時,慎重考慮這幾個前提:

第一,我不是佛教徒,是貨真價值的基督徒;所以,我不是要談佛法,
      而是要談社會分析與價值系統的問題。

第二,我這篇文章的分析,基本上『不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1. 該佛寺強迫別人出家 ── 這不必討論了。
 2. 該佛寺『鼓勵「一群人」出家』── 這可能有點違反佛法了。涉及
    宗教個別的特殊價值,在此不予討論。
 3. 該佛寺對未滿二十歲的學員之做為,不在這篇文章的討論範圍。因為
    這牽涉到『如何定義一個能自我負責的成熟個體?』,難以討論。

我要思考的是:在整個事件中,與『孝順』有關的『社會倫理』被高舉在
個人信仰自由之上,父母認為他可以干涉子女自由選擇的現象。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為什麼針對這個事件,全都是那種『父母要求,所以
不應該出家』進而『認定該佛寺一定不對』甚至人身攻擊該佛寺的思考方
式?

我以下先同時採用社會分析和思想論證,證明『不顧父母自由選擇出家』
『不一定錯』。
^^^^^^^^^^^^^^^

假設以一個滿二十歲的人,他自願參加佛寺修禪,自願出家,自願放棄所
謂『無後為大』的倫理關係。那麼,思考其中的倫理問題,會不會發現:
我們台灣社會仍然是一個『倫理主治』的封閉社會?

沒錯,該出家者『可能』不夠成熟,可能被騙,可能不知道現在不是真正
出家的因緣時機。但是:誰來決定這種『可能』是合理的?是某一位德高
望眾的法師?是父母『孩子回家吧!』的哭喊?如果不能證明該出家者是
『非自由意志』所迫而出家,誰有權利認為他的出家是錯的呢?

請注意:『 有誰是上帝,可以證明年滿二十以上出家的那些人是不成熟
           的?是你?是我?誰有這種救世主的權力??? 』

結果,在這種高舉倫理大旗的情況下,宗教信仰的自由被踐踏還是小事,
個人尊嚴的自由被踐踏才是大事。今天父母可以因為對『出家』的不容忍
而強迫性要求子女回家,那麼明天是不是父母也可以因為怕子女在社會運
動中被黑道暗算所以嚴禁子女為社會正義奉獻?是不是父母可以為了『出
路』問題禁止子女選填他想唸的科系?

我不否認站在『情何以堪』的立場會有『天下父母心』之嘆,可惜的是,
『愛』本身絕對不是真理,在社會向度的情況下,『愛』往往就是踐踏個
人價值的惡魔。

在西方文化中,一個特別的社會倫理是自由主義精神,這種精神尊重個人
自由意志的選擇,也因為這種選擇是個人的自由,所以個人要為此負上完
全的責任。今天選擇出家的人只要是年紀夠大的人,一種可能的觀點是『
父母、社會、佛寺應該公平的給他自由選擇之機會』,如果他硬是自由選
擇要出家,誰能保證不會出現第二位印順法師、第二位釋昭慧法師?誰能
因為認為『現在出家不好』就可以使用『不孝』和『父母的哭喊』就認定
他沒有權利選擇他的信仰自由?如果他真的因為這個選擇而造成個人的傷
害,這是『無法避免的惡』!一個因為自由而受傷害的人,跟一個因為強
迫服從而失去自由造成個人尊嚴喪失的人,那一個人才更可悲?放大到社
會:一個社會應該是強迫個人放棄個人選擇的尊嚴,還是尊重個人選擇的
權利?

我再次鄭重聲明:我絕對沒有說上述的價值觀『一定對』,但是,當整個
                ^^^^^^^^^^^^^^^^^^^^^^^^^^^^^^^^^
社會都一面倒的使用『倫理』來干涉個人信仰自由、甚至進行對該宗教人
士的人身攻擊,那只能表示這是社會有問題,而不是出家者或佛寺有問題
!

於是如我們所看到的,『出家者是否根據其自由意志』的真正關鍵,全部
被丟到一邊去。只因為媒體大肆宣傳『父母如何如何』,就能夠引起社會
 ── 包括網路上一大堆人 ── 的全面反彈。這種事實只能說明了,倫
理主治的中國文化在台灣仍然是根深地固的存在,大家一方面討厭升學主
義,另一方面卻支持升學主義背後是『因為父母期望』而產生的『倫理主
治』來推波助瀾。相同的理由也出現在基督教界,想信主的人被父母用脫
離親子關係威脅。甚至不用看到宗教,單單以婚嫁而論,又有多少愛情悲
刻只因為發生在父母與配偶的小誤會?

『孝道』的觀念,早就應該被更新了。對父母的孝敬,本來就可以不用『
個人自由尊嚴』來換取。是父母重要還是真理重要?這個問題從古到今的
中國文化就是認為父母重要。造成倫理主治社會的僵化體制所產生的悲劇
,當真永遠不可能逃離這個陷阱?

面對這種『倫理主治』的荒唐思考方式,我們能不能跳開宗教岐視的立場
,看到背後的真正可怕的問題?


                                        psycho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