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其實這我們很難斷定到底誰參考誰寫的,甚至有人說是另外有一本「基督聖言錄
」(所謂的 Q 典), 而三本福音書參考這基本資料加上自己獨有的資料而各自寫成
的。但是哪一本是最早寫成的,實在也是難以判斷。當然,比較後寫的應該是有可能
參考比較早寫的,問題是到底哪一本是最早寫的?是馬可還是馬太?這一直是沒有定
論的說法。
    我不否認福音書的作者可能因為收信人等原因對他的資料作適當的刪減,這也是
一個正常的作者寫文章的必然反應。但是到底作者是不是「任意刪改」原始資料,那
還需要詳細的評估與考察。

    大家可以想一想:寫東西是不是不分讀者是誰,都要寫一樣的內容才是「正常」
?像我們寫東西給基督徒看,就可以包含許多術語,要大家多禱告、讀經、遵守聖經
的教訓....。但是寫東西給宗教板的人看,我們就必須收起所有的術語,多用大家的
共識,也要開始討論「聖經是不是上帝的話」、「讀經與禱告的意義」....。只要不
是刻意歪曲事實,這樣的題材選取是必然的,除非您認為我應該寫一堆「宗教術語」
在給一般人看的文章上。瞭解收信對象對寫作的影響,我們的問題就解決大半了。

    首先,馬太福音一般是認為針對猶太基督徒寫的,所以關注於「大衛後裔」、「
舊約應驗」等應許,對於猶太風俗習慣也不做任何解釋。既然對象是猶太人,多寫一
點關於猶太人的教訓也沒有什麼不對。除非您能證明馬太刻意歪曲事實,把耶穌沒講
的話拿出來亂講,那我們才能說馬太「隨意發揮、刪減」。

    而相對的,路加福音是寫給不在猶太背景以下的人,是寫給當時深受希臘文化影
響的人,他就必須用希臘式的歷史寫法,用希臘人能接受的方式介紹耶穌,也要多介
紹耶穌對全世界的計畫,也要解釋猶太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除非
您能確定耶穌沒有那樣的思想,沒有講過那樣的話,才能說路加胡說。否則,現在所
有的傳記作者在您的標準下都是胡說。

-
    以下為您解釋上面那幾段聖經:

    馬太十章 5-14 節、馬可六章 7-13 節、 路加九章 1-6 節三段都是提到耶穌差
遣他的門徒出去「實習」的記載。既然是「實習」,所以東西不需要帶太多,不用跑
太遠,重要的是練習倚靠上帝傳福音。三本福音書都記載了,顯然這件事就是真的。
但是馬太中特別記載耶穌要門徒「不要跑太遠」、「不要去面對文化差異」,應該不
是要限制福音只給猶太人,而是說明「實習注意事項」。不然您可以看馬太福音二十
八章的記載(我引在底下),馬太仍然說明耶穌的目的是要萬人得救。

    而耶穌在世的工作,的確主要是在猶太人中工作,「主要是」並不表示耶穌一點
都不曾在外邦人中工作,您自己也看到馬太福音都記載耶穌對外邦人施恩。而路加福
音二章 32 節是「西面」這個人對耶穌將來的「預言」,所以說到耶穌是「外邦人的
光」並沒有不對。恐怕是您一看到「外邦人的光」就太高興了,沒有看看上下文就貼
出來了吧?

    至於耶穌在實習前的講課,應該講了不少東西,大家選取合適的資料來寫,應該
沒有什麼不對吧?還是您規定一定要把整段演講都記錄下來才是「正確」?至於耶穌
少數的幾次在外邦人中工作,如果連馬太都記載了,難道路加不能記載?而即使是路
加,豈不也記錄耶穌的工作主要在「猶太人」中?

    另外路加九章 52 節的資料,恐怕又是您看太快了,根本那是因為耶穌由加利利
要到猶太地,途經撒馬利亞,而派遣使者去探路(因為撒馬利亞人對猶太人有敵意)
-。而不是故意要去「拜訪」撒馬利亞人喔!建議您多看看上下文,比較能瞭解整個事
情的真相。

太    28: 18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
太    28: 19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
             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
太    28: 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
             的末了。


       首先, 馬太福音的演講,被稱為「登山寶訓」,而路加福音的演講,被稱為
「平原寶訓」。這兩段演講到底是一次演講的不同摘要,還是根本就是兩次不同的講
道?這還在激烈爭論之中。想不到您這麼早就確定這是一次的演講。還是您認定耶穌
不能兩次講類似的話?

    好!就算是一次的演講好了。我們不是正可以由兩個記載中看出耶穌講道的全文
?當然,誰都知道記載耶穌的講道一定是「摘要」,由兩個人的摘要我們就可以看出
一篇演講的大致重點。那您看,這兩篇摘要有什麼矛盾的地方嗎?好!就算是路加的
記載沒有馬太的補充好了。難道你不會想到「貧窮」、「飢餓」都是指心靈部份嗎?
如果您都會想到耶穌的講道是指人心的貧窮與飢餓,那路加的記載又豈能誤導您我的
思想?

    至於財主一類的題材,應該屬於作者可以獨立決定的吧?各福音書都有獨特的資
料,總不能說有獨特的資料就是犯大罪,就是隨意刪減歷史資料吧?而路加獨有的資
料才多咧!您只注意到財主的資料嗎?

->了視力,也就是說這個瞎子以前眼睛是好的(可8:24),而“約翰”中耶穌


    哈哈哈!前面已經解說過了馬太和路加的部份。以下來解釋約翰的。顯然您大概
不是很瞭解約翰福音的寫作背景。約翰福音是最晚寫成的,而且作者是使徒約翰。當
時可能其他三本福音書已經流傳在基督徒當中了,這本書一開始就是以「補充福音」
的姿態出現的。其中大部份選擇三本「符類福音書」沒有的資料,因為是要補充嘛!
就不需要重複。

    一樣的,討論的重點不是神蹟有沒有變大,而是那是不是「真實」的。如果您不
能證明約翰福音說的是假話,那也得承認約翰記錄的是事實。卻不能因為約翰福音的
題材與前三福音不同就說人家亂改,因為這福音本來就是意在「補充」的。

    另外,我的資料並看不出來約翰福音的地位是勉強被承認的,你說的大概是約翰
二、三書吧?四福音的地位早就被認定了。


    好吧!我來講解一下這幾段聖經吧:這幾個神蹟對象都不一樣,我們就不需要硬
說是有矛盾,至於耶穌背十字架的部份,顯然又是記載重點不同所致。有人記得比較
清楚(耶穌背到半路背不動、換人背),有人記要點。這又不是教義重點,您我就不
-用無聊的要求大家都要有一樣的記載,除非您要四本書都「彼此抄襲」。

約    19: 17 他們就把耶穌帶了去。耶穌背著自己的十字架出來,到了一個地方,
             名叫髑髏地,希伯來話叫各各他。



    好啦!既然前面看不出這四本書是編的(要編還會編出一堆漏洞讓您抓到嗎?)
,我們這裡也就不用假設是編的了,除非您有更完整的證據。

    「對句法」並不是說這樣的寫法就一定要這樣的解釋,到底是不是「對句法」解
釋還是要看上下文。而且詩篇是「詩」,本身就沒有極準確的字義解釋,所以這樣解
釋只不過是為了您的理論吧?而約翰和其他三本福音書的記載,恐怕又是「重點」與
「記載角度」問題。另外,恐怕您沒有注意到「約翰福音」的作者是十字架旁的目擊
-者吧?另外驢駒的事也是一樣,又是重點與「記載角度」的問題。反正最後耶穌騎了
一隻驢嘛!不然您怎麼解釋馬太這次怎麼便肉腳了而約翰變厲害了呢?呵呵呵!

    根本不用那麼麻煩,承認記敘文本質上就會有「記載角度」的問題比承認作者的
文學水準突然變爛的好。

    寫到這裡,我真是覺得作者的偏見實在很大。我知道福音書中有矛盾,當然是不
重要的記載矛盾(關於實習要不要帶某件雜物的記載一類的)。但是作者一點都不提
,倒是引一些記載重點不同的文字。實在讓我懷疑他的用心以及研究精神。

    咦!好像問題都被回完了,還有沒有討論過的嗎?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