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gospel (月童) 看板: fhl
標題: 交大的!交功課!!資料在此!!
時間: Wed Mar 18 22:49:07 1998

   1.恩格斯 Ernst 德國人  1891-1976
      大戰後的廢墟感,理性的廢墟。
      1926 大森林 自然史的「拓印畫」連作之一。恩格斯很愛拼貼與拓印。 10
      1930 洛普洛普介紹一個女孩。拼貼作品。  13
      1936 仙女愛克。幼時的童話幻想的神秘呈現。  14下
      1937 城市全景 19上

    2.基里訶 De Chirico  義大利人,但是希望成為無祖國之人。1888-1978
      受尼采與叔本華影響,雖走超現實的象徵主義,基本上畫風是很哲學的
      跟達利之走心理潛意識方向,略有些不同。受尼采與叔本華影響。
      擅長給畫面時間與空間的無限遼闊感,寂靜而又似乎停止不動。
      形而上學內心時代的結束。
      後來對形而上繪畫厭倦,改走古典,但被世界肯定,卻是其形而上繪畫。
      1911 時間之謎 8上
           拱門的神秘感,拱門影子與孤伶伶的人,拱門頂的時鐘與拱門後無
           限的空間。
      1913 晴天 4下
      1913 粉紅色的塔 8中
           空間向遠處延伸,光與陰影的不協調,都給人一種不悅感與抽象感
      1914 哲學家的漫步  6上左
           傾斜的平面,風馬牛可以兜在一起
      1914 憂鬱和神秘的街道(新249,或古托索26上)
      1917-1918 偉大的形而上學者(哲學家站立在數學之上遠望) 13
           直尺三角尺,以及布塊及其他物品拼成的一個裝配似物品,它與周
           圍的建築不協調,頂部有一個人偶,背向觀畫者眼望遠處。整幅畫
           完全不合透視原理,好像是由內心的形而上,所發展出的外部形象
           。光線也不真實,好像我們被置身在「重建」的現實之中,
      1918 心神不寧的謬斯 15
      1918 塔  17
           上兩圖,沒有個性的結構,只剩下支架沒有內容,成為人偶的時代
           最後就只剩下塔樓:全然沒有生氣的物體,或只剩下角色的扮演。
      1927 山谷中的傢俱  21
           應當在溫暖室內的家具被置於荒蕪,彷彿在交談,最後面是古廟。

      其繪畫由小人,到沒有個性的人偶,到最後人完全消失。應在溫暖環境
        中交談的人變成荒野中的傢俱。
      繪畫中有孤獨情緒的震撼力。

    3.馬格利特 Magritte 1898-1967
      認為繪畫是帶觀者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作一次旅行,通過象徵與隱喻。
      1926  受脅迫的暗殺者  (新時代震撼P323,視覺百科)
      1928/29  畫像叛逆(新時代的震撼P323)
      1928  情人  8上
      1933  人的命運之一  17
            景物中的景物,造成人對畫布上的畫,或對真實景物產生懷疑。
            人在現實世界中,只要把片段脫離背景,這片段就會毫無意義,
              或衍生出新的意義。
      1945  強姦  21
      1951  展望:大衛的雷卡米埃夫人  22中,23
            此畫是公認的拿破崙時代的維納斯典型。
      1950  對談的藝術  24上
      1955  歐基里得漫遊  16上
            這是畫?其實是風景。這是風景?其實是畫。

    4.培根  Bacon 1909-1992

      個性自閉不愛表現,畫展很沈默的舉辦,跟達利兩極化。
      曾因被超現實拒斥為不夠超現實,而一怒之下,幾乎毀掉自己
        1929-40年間的所有作品。
      二次世界大戰的倫敦大轟炸後,重拾畫筆。繪畫變成賴以生存
        擺脫痛苦表現死亡的寄託。
      充滿戰爭的陰影,常繪出人的被禁錮,像動物形象班被屠殺。
      「我們除了擁有一副骨架之外,還剩下什麼?」
      「每當我進入肉店,我總是對自己沒有被掛在那裡感到驚訝。」
      「大自然對人的生死無動於衷,人的墮落則是咎由自取。」
      「人不可能通過精神力量達到擺脫死亡的目的。」

      重要畫作:

      1953  肖像  15
      1953  臨摹委拉茲蓋茲的「教宗英諾森十世肖像」習作
            16上.16下左.16下右.17
      1957  梵谷肖像習作之二  19
            梵谷被關在一個玻璃籠子中。
      1944  十字架受難三幅(The Twentieth Century Visual Art)

            1962創作受難像表現痛苦。1989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以六
            百多萬美元賣出創下英國畫家最高記錄。

            培根說:「十字架成為寄託人類各種情感的最重要主題。」
            有人跟培根說,十字架是基督教信仰一個重要的精神象徵,
            培根對此不表滿意。培根認為,死亡就是存在就是受難就是
            真理的頂端。
             超現實畫派的達利 Dali 1904-1989

      5.達利

      藝術應當是無所畏懼的自我揭露。
      自稱是偏執狂臨界狀態的批判家。畫風呈現焦慮、精神亢奮、性與暴力的混
        合。越是恐懼的事物越是要表現,用表現來趨魔,因此,便將瘋狂統一於
        現實,庸俗統一於詩歌。
      缺乏連續性和整體感,主觀而個人性。畫面經常支離破碎,懷有惡意。

      重要演說:
        「在這頹廢的時代,與其把希望放在沒有天分的信徒身上,不如指望那些
        沒有宗教信仰的天才。」

      生平重要大事:
      1927年認識加拉。第一次約見面時,本想利用象徵性吸引她注意,他把衣服
            撕破剪碎再加以翻改,脖上掛珍珠項鍊,耳朵後插天竺葵花。刮腋毛
            時,把皮膚劃破,把血塗身上,然後再抹魚膠羊屎油混和在一起的混
            合物。但是遠遠一見到加拉的裸背,像遭電擊,立即決定終止這個毛
            骨悚然的約會。加拉原本是超現實主義派詩人保羅.愛呂雅的妻子,後
            來成為達利的母親、妻子、密友、模特兒與靈感的泉源。
      1934年被超現實畫派驅逐。
      1949年起開始繪宗教畫。微暗派時期開始。
      1952年發表「神秘的宣言」,將通過信仰拯救人類的任務,交給西班牙與自己
            ,開啟神秘原子核藝術。
      1982年加拉去世,此年畫了百餘幅畫,從此便不再作畫。
      1989年過世。

      重要畫作
      1.1931  記憶的堅持1931(新P320下)
              軟鐘:正在消耗幾乎融化的時光。
      2.1933/34,1979  晚鐘
              「米勒的晚禱的悲劇神話」,其偏執狂臨界狀態批判,就是在找出矛盾。
              兩個生命在孤獨寂寞,暮色蒼茫,和死氣沈沈的環境中中靜止的出現。
              生命消失在地平線上。
      3.1936  抽屜之城  18下
      4.1936-1964  有抽屜的維納斯  18上(參米羅的維納斯藝術的故事105)
              抽屜:希臘人時期純屬柏拉圖式的人體,到今天已經裝滿秘密的抽屜,
              只有心理分  析學家能把這些秘密打開。打開抽屜就是把人體內部一齊
              揭出,包括肉體與靈魂。開著的抽屜象徵對潛意識的探索。
      5.1949  利加特港聖母(妻子加拉畫相)  27
              完全符合中心透視法。聚向加拉的右眼。
              這些像是被分解的形象,從整體上獲得超現實的規模,建築、物體、貝
              殼、風景中的丘陵本身都宛若在空間浮動,在非現實的、沒有空間概念
              的光線中浮動。有文藝復興模式,卻在地中海的光、伊加特港口的大海
              中。造成一種永恆感。
      6.1951  爆炸的拉斐爾式頭
              聖母的面孔被解析,頭的內部,像圓屋頂的花格式結構,為文藝復興時
              期的風格。創意在於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圓頂內部,勾畫成了聖母頭部的
              結構。
      7.1951  耶穌受難(沒有傷痕的耶穌)  28下
              聖.喬凡尼.德拉.克羅齊的基督。
              從高處前縮,以利加特港灣為背景。達利說,他夢見過基督,沒有具體特
              徵,沒有釘子,沒有荊棘冠冕,因此這幅畫中,耶穌身體完整無缺,沒有
              傷痕或瘡口,奇蹟般的「貼」在十字架上。但身軀卻完全符合解剖學的觀
              點。
      8.1954  耶穌受難  29
      9.不詳  受難  (名畫與畫家  雄獅圖書)
      10.1955  最後晚餐  (名畫與畫家,The Life of Christ in Art)

      13.1978 卡拉的基督
      14.1979 尋找第四度空間(軟鐘畫)




--
真理,經常隱藏在平凡事物與平凡的生活當中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h75.s189.ts.hinet.net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心靈小憩 WWW 站[http://life.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