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Posted By: psycho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on board 'bookclub'
Title:     Re: 請問社會主義道路?
Date:      Sat Feb 25 21:05:16 1995
 
==> 在 kkang (老康) 的文章中提到:
: .....
 
我正想回,你就自己解答啦!.........:)
 
社會主義思考方式的本質就是懷疑自由發展可能導致社會階級對立與壓迫,所以
主張要有一套主動干預的計劃來限制。
 
事實上到了現在,自由主義者或社會主義者都共同承認了主動干預的必要,只不
過是干擾程度的多寡而己。
 
這些問題本來是總體經濟學上的問題,為何會如此深深的影響現代社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我在社會板POST的『是否人民擁有報復權?』一文?
 
這是一個現代人的心靈之重要問題。
 
由於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現代人習慣以社會主義式的思考方式思考社會,
例如,一個人犯罪,未必是他個人的責任,而是社會教育失敗,所以要針對
他實施教育刑,改正他。
 
本來這種想法是一個非常好的人道主義思想,但是,一個好的思想未必能完
美的實踐在社會上。
 
因為,這種思考方式隱含的是:『 輕視人的自由意志,所以個人不必對自
己負責。 』
 
今天用一套社會制度來控制人類的行為走向正義,這套制度應該由誰來訂?
 
自由主義者相信人的自由意志,你所做的要為自己負責。但是以社會主義而
言,應由社會負責。
 
自由主義者的困境是:有些人從小就在一個被壓迫的弱勢階級,他受不到良好
教育、甚至為了反抗壓迫而犯罪,那麼站在一個正義的觀點,要如何面對?
 
社會主義者的困境是:一切皆訴諸制度的不良,既然人性是那麼機械的,這種人
性好像也沒有什麼價值,不如凡是犯罪這種社會教育失敗的品種就主動消滅掉,
不是對社會最有幫助嗎?類似主張在柏拉圖的『理想國』裡處處可見。
 
現代社會為解決這種困境,多半採用『修正的社會主義』,也就是主張教育刑,
但是尊重人的尊嚴,也就是一種『人道主義下的社會主義』的觀點。
 
可惜正如我在社會板論證的,這種方式往往造成個人對社會正義的冷漠,因為
他不能在一個保障他實踐公義的環境。在 bbs最明顯的例子是過度執著在言論
自由下造成在宗教板對惡意排釁者的縱容與政治板上對惡意人身攻擊的無力,
人性的弱點與有限,不能因為一個人道主義的理想就可以隨便超越。
 
如果大家共同服膺上帝的國都 ── 以聖經為最高標準建構社會,到時社會主
義和自由主義的困境自然會解決。理由是,在宗教的安慰下,如我所論證的,
受害者對犯罪者只受教育刑的不平可以在禱告中舒解,個人受到傷害到達極小
。但是,面對一個信仰力量勢微的現代社會,這又是一個難題。
 
因此我們看出社會主義的困境是:建構制度的『人』是否能受到大家真正的心
悅誠服?如果只是目前流行的不要死刑、實行教育刑的人性本有的人道主義式
的衝動,這種支持是非常無力的,完全無法使人面對『成為受害者』時的苦難
。如果制度是由神來設計,就能得到真正的心悅誠服。所以說,社會主義基本
上是嘗試在上建立上帝之國,這幾乎表示他們必然失敗,除非他們處在一個有
堅定信仰的社會。如中國大陸在傳統中國文化下,信仰的力量本來就淡薄,如
此情況再加上社會主義的問題,當然立刻造成可怕的異化了。
 
這下子就解說了你這一段話:
 
異化的勞動在中國人之間也大量存在,不過卻似乎是一個可以用物質去解決的問題。
因此,似乎很諷刺地,這類問題在『社會主義』的大陸就多於資本主義的香港。
^^^^^^^^^^^^^^^^^^^^^^^^^^^^^^^^^^^^
 
異化就是指,因為人類自覺社會和自己不能協調,最淺顯的說法是,他覺得社會對
不起他,這從我對犯罪受害者的心理分析中可以得知。另外一方面是,他覺得進行
社會工作毫無價值感,例如,工作只是為了賺錢,這是很難在非守財奴的心底上得
到價值感的;如馬克斯.韋伯所說的,資本主義的產生是工作的價值感建立在基督
新教的理要求。而到了現代社會的信仰薄弱中,『求上進、求升職』又成為另一種
價值感的來源 ── 例如咱們台灣的文憑主義:很奇怪的是從事實證據上,碩士和
博士所賺的實在不多、甚至更少,想想看,一個大學生工作,就算比碩士每月少個
5000元,可是大學生比碩士早工作兩年哩!這兩年至少也升個5000吧?就算升不到
5000,那多賺的兩年50萬總能抵過了吧?所以不是學歷真有經濟利益,而是在一個
價值感不易定位的社會中,台灣社會獨一無二的把價值感放在學歷上。好,這時如
果發現社會現實與價值感不見得相容 ── 例如,一生辛苦讀得的博士居然失業,
或者博士去教國中、或一個月2、3萬,這下子異化的現象就會非常嚴重了。如果這
個分析正確,我相信足以解釋為什麼新竹地區會這麼需要宗教。
 
因此你也就能理解,為什麼有些社會主義國家,例如法國,這種異化的情形反而不
明顯。一個重點就是,看看這個社會是否有足夠的信仰動力。法國社會的信仰力量
也許在絕對標準上不夠強,但是以相對比較而言一定比中國和台灣高太多了。
 
相對的,自由主義是在『沒有任何信仰的熱情下』,最容易滿足社會正義的一種
方式。例如,我們把基督的愛先放著,想想凡是看到有人咒罵上帝,就立刻看到
他們被地洞吞沒了......我相信這樣子一定會讓社會保持最大的正義....:P  但
是,顯然這種態度絕對不能被有信仰的人們接受,有信仰的人總想讓社會能更完
美,除了正義,還要有愛。今天你讀的那段書他的意思是『社會主義理應不會像
資本主義一樣異化』,理由就是因為資本主義所代表的自由主義精神是一種沒有
把『愛』或類似的信仰『制度化』的社會,嚴格的經濟定律再加上法律為保障正
義勢必難以針對弱勢團體(如工人階級)給予保護(只要有保護,就多半是社會主
義的思想),因此,人類的信仰價值和社會不能相容,所以資本主義才那麼容易
產生異化的人。反之,社會主義是站在西方社會原有的信仰背景下,自然比起資
本主義不易異化,但是,不異化不代表是良善喔!...:P 例如納粹、紅衛兵就是
沒有異化的,可是......。
 
所以討論到這裡,是否我們對於傳福音的使命感又多強了幾分呢?.....:)
 
有問題再多討論!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