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1)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38:04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大地與心靈的神話 ——從「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看新浪漫主義 gospel 人類文化,經常是來回往復於極左與極右兩邊,乍觀之下,彷彿變化無 窮,但若深究,卻又覺得「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比對兩百年前的浪漫主義 ,和十九世紀六零年代以後出現的新浪漫主義,就是如此。 新浪漫主義 兩百前前開始席捲歐洲的浪漫主義,其實是對理性啟蒙思潮的反制;而 十九世紀六零年代以後出現的新浪漫思潮,比之十八到十九世紀上半年的浪 漫主義,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波新浪漫主義,則是對二十世紀上半年 極盛行的科學主義、科技極端化的反制。 其實不僅在歷史直線進程中,思想的反制模式雷同,浪漫主義和新浪漫 主義的內涵精神也十分類似。 當年的浪漫主義,遠在理性啟蒙時代就已有徵兆。隨著理性思潮成為主 導趨勢,除了反封建反迷信,竭力倡導民主、自由、博愛觀念,對人類歷史 進步的推動大有貢獻之外;也帶出了一些社會的弊病。(研究文化史,再在 讓我們看到,任何一個觀念思潮的推動,都在自身意義之外,潛藏遺害後世 的自毀弊病,人類抉擇它,就必須在享受優點之餘,付上同等代價。) 理性啟蒙思潮帶給社會的弊病,主要是來自於推動社會制度與經濟現代 化過程中,出現的官僚、商業消費、物質主義、個人主義、大都會人際疏離 、分工科層組織化、快速科技化。 這樣的社會,不可能滿足人類內心深層的需要,甚至隨著現代化加快速 度,社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於是反制思想在啟蒙理性漸漸邁向高峰時出現了。 反制思想具有如下的特點:1.重價值感、意義感、人文精神,2.重心靈 、重內在、重直覺,3.與大自然認同渾然一體,4.重歷史文化懷舊溯古,5. 自由心證而主觀,6.重靈界神秘主義。這些特點,全都強烈制衡已伴隨現代 化過程出現的社會弊病。 而這些內涵精神,確實也是建構新浪漫主義的基礎。 > -------------------------------------------------------------------------- <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2)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38:39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反消費物化極端科技化的社會 根據文化學者艾滬的研究,浪漫主義蘊含的精神,其實是在抗拒現代化 的困境,而啟蒙理性,卻是現代化過程絕對必要的思想基礎,所以浪漫主義 本質上跟啟蒙理性有很大的張力,也伴隨著反經濟現代化的思潮,它是一種 文化守成主義。 十九世紀六零年代以後,文化分期開始朝向後現代邁進。按社會學家詹 明信的研究,充滿高度現代化後的社會現象,會出現諸如斷裂感、平面性缺 乏歷史感、零碎化、複製文化、歇斯底里的興奮閃爍發亮感....,這一切現 象都跟高度發展的科技、極端的消費物化社會息息相關。而我們將會發現, 企圖反制科技極端化與消費物化社會的新浪漫主義,其實正是反高度現代化 社會的另一次文化守成主義。(註) 我們現在就用近一兩年在台灣十分走紅的故事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來分析這種新浪漫趨勢。「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會走紅,當然跟這本書輕薄 短小易讀易攜帶有關,現在大部頭重量級的書,大概都很難有大市場。但是 輕薄短小的書無數,何以獨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暢銷歷久不衰?它既不 是政治書,也跟明星名氣無關,會暢銷走紅,就很值得評析了。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其實不大像純文學作品,有些勵志,內容也挺神 話。故事是說到一個牧羊少年於夢中看到金字塔,並被告知會得到寶藏,於 是他決心按夢中指示尋訪,歷經很多坎坷,但他堅持到底,因他的堅持也處 處有貴人相助或逢凶化吉,最重要的是,他還在尋訪過程中,識得最重要的 「天地之心」,最後他終於找到寶藏,從西班牙到埃及再回西班牙繞了一大 圈,他發現寶藏就在自己作夢的地方。整場旅途,其實只是在歷練他尋夢的 堅持,與瞭解天地之心的奧秘。 > -------------------------------------------------------------------------- <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3)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39:22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我們現在就從新浪漫主義的角度,來評析這部作品: 1.重價值感、意義感、人文精神。 這部作品一再強調「尋夢」的重要。每個人這一生都有過異夢,但絕大 部份的人寧願渾渾噩噩過一生,而不要離開家園出去尋夢。少年人會成為牧 羊人而不是按父親安排進神學院,已經具有「尋夢」的特質,而他在做到寶 藏之夢時,又敢放棄牧羊人生涯,進一步去冒險,作流浪之旅人。 旅途中少年人一再碰到艱難,受到試探,但仍決定堅持。而沿路上要不 碰到貴人,要不就是將不幸轉化為祝福。 文中有如下的描述: 「追尋過程中的每一個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當我真心追尋著 我的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因為我知道每一個小時都是在實現夢想的 一部份。當我真實的在追尋著夢想時,一路上我都會發現從未想像過的東西 ,如果當初我沒有勇氣去嘗試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還只是個牧羊 人而已。」p138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正在等待著他。」p138 這些都明顯強調價值感、意義感的人文精神,也是在這部份,最具有「 勵志」的特點。 2.重心靈、重內在、重直覺。 這本書中有非常多重心靈、重內在、重直覺的對話。譬如: 牧羊少年去找及普賽人解夢,吉普賽人告訴他「用心去聽,因為夢是心 的語言。」p15 「直覺是靈魂瞬間沈浸在宇宙當下的生命中,在那當下,整個人類的歷 史都連結在一起,我們可以瞭解萬事萬物,因為一切都被註寫在那裡。」 「當人全神追求一樣東西的時候,也正是人最接近『天地之心』的時候 。它永遠是一股正向的力量。p83 「傾聽你的心,它瞭解所有的事,因為它源自天地之心,而且它他總有 一天將會回歸天地之心。」p135 「你永遠無法讓心安靜下來,即使你假裝沒聽見它在說什麼,它還是會 存在於你的靈魂當中,不斷述說你對生活和世界的看法。只要你瞭解它的夢 想和希望,就會知道該怎樣處理它們。你不可能逃離自己的心。」p137 整本書中,充滿了「心」「直覺」「靈魂」的關鍵字詞,說它重直覺、 內在、心靈,是絕對正確的評析。 > -------------------------------------------------------------------------- <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4)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39:51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3.與大自然認同渾然一體。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非常強調人與自然之間的互相融入,與萬物合一 。少年最重要的旅程關鍵,都是透過大自然得到啟示,不僅如此,通篇充滿 人與自然的精神互融。這思想,在浪漫時代有一概括性的指稱:「自然神論 」或「泛靈論」,萬物有靈,靈靈相通。 萬物都為一,當你真心渴望一樣東西,整個宇宙都會幫助你來完成。p 24 當人全神追求一樣東西的時候,也正是人最接近天地之心的時候。它永 遠是一股正向的力量。p83 不只人類有「天地之心」的天賦,凡是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都有其心,不 管是礦物、蔬菜或是動物,甚至一個簡單的念頭也有。p83 「我發現商隊和沙漠說著共同的語言,這是商隊之所以能夠通過沙漠的 理由。如果我們任何一個人是依靠個人的勇氣加入這個商隊,卻不懂這個語 言,那麼這趟旅程將會大不相同。領隊要解讀沙漠的徵象,商隊之心要與沙 漠之心交談。」p84 而最有趣的一段,就是當牧羊少年愛上女孩法蒂瑪,想要更多瞭解她時 ,心想,她是是屬於沙漠的女人,瞭解沙漠就瞭解她。當他專心凝望沙漠時 ,看見一個老鷹向下衝,接著眼前出現一個景象:一個士兵,正握著劍,衝 入綠洲。少年人於是得知預兆:綠洲將被攻擊。當綠洲人問,為何神要透過 這個男孩揭露預兆?小男孩心想,因為我知道天地之心。p111 而當我們看到諸如「沙漠曾經是海,海就活在沙漠中的貝殼裡,這是貝 殼的天命,貝殼會不斷重複著海的聲音,直到有一天,沙漠又被大海覆蓋為 止。」(p146)的描述,人被自然吸入融入以至於忘卻自我的感受,是很容 易產生的。 用這類的描述筆法呈現人與自然祥和為一的情況,醞釀出一種幾乎是烏 托邦的唯美世界,這正是小說誘魅讀者之因。這有點像華人文化中喜歡談到 的「天人合一」境界,這種境界絕對是寧靜天然沒有雜質的世界。而置身都 市中的人,透過這種人融入自然的想像,也多少會出現一些抽離現實的安憩 之感。 4.重歷史文化懷舊溯古 這個特點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也十分明顯。所有內容全由古老的文 化感編織而成,包括沙漠、部落、游牧牧羊、井、泉水、還有金字塔,而書 中還出現聖經舊約亞伯拉罕時代的「撒冷王」。 其實恰好是這種古文化氣息,佈置出古老神秘浪漫唯美的故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作者保羅•柯爾賀其他作品,也都非常擅長鋪 陳古老神秘浪漫唯美的文化氣息。 > -------------------------------------------------------------------------- <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5)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40:53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5.自由心證而主觀 只要是強調心、強調直覺、強調心靈,一定無法避免的會走向自由心證 與主觀。這正是浪漫主義最被人詬病之點,以致於隨後時代,又再出現要求 客觀標準(科學主義)的思想反制。 這本書中,光是談到「傾聽心」,就出現很多矛盾。心是夢想的根源, 人應當是要跟著心走,但是故事後半部,又開始出現心害怕受傷、心在畏懼 、心不想受苦的描述,男孩甚至得冷靜告訴自己的心:「害怕比受傷更糟糕 。」 至於天地之心,也有矛盾的描述:「天地之心有它自己的情緒和衝突, 是我們在滋養著天地之心,在這裡扮演關鍵角色的,就是愛的力量。」p161 完全沒有任何客觀的參照,心、天地之心、愛,最終都是個人自己的自 由心證與主觀,由個人自由心證決定是要聽從心、還是要說服心! 6.重靈界神秘主義 當小男孩識天地之心已達爐火純菁之地,正巧他遇到生命的危機關頭。 他孤立無援,只能從天地自然找到幫助,於是出現一段小男孩跟大自然的對 話。這段正顯出靈界、神秘主義的色彩: 小男孩得請大自然將他變成風。於是他跟沙的對話:「愛讓小生物變成 獵鷹,獵鷹變成人,人變成沙漠,這就是錫之所以能變成金子,而金子又會 變成地球的緣故。」 跟風對話:「在我的體內也有風,有沙漠、海洋、星星,還有宇宙萬物 。我們都是由同一隻手所創造出來的,我們擁有共同的心靈。我希望像你一 樣,能夠自由的接觸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越過海洋、吹起遮蓋我們的寶藏的 沙,並帶來我所愛的女人的聲音....。你可以把人變成風,這就是我們所說 的愛,當你被愛的時候,你就可以創造任何事物,當你被愛的時候,你一點 也不需要刻意去瞭解外面發生的事,因為所發生的任何事都在你的心靈之內 ,而人甚至可以把自己變成風。當然了,這要有風的幫忙。」風是個驕傲的 傢伙,它揚起大片風沙,卻無法把人變成風,也不懂什麼叫做愛。 小男孩又跟太陽對話:「愛不是從一個遙遠的距離去觀察萬物,愛是改 變和改善天地之心的力量。」 於是太陽、風、沙漠合作,為了想瞭解愛,而努力想把男孩變成風。結 果狂風大作飛砂走石陰暗蔽天,讓小男孩的敵人大受驚嚇,放了小男孩,小 男孩因而獲救。這段以如下的話作結:「男孩接觸到天地之心,發現那就是 神的心,他也看見神的心就是他自己的心靈。而他,雖然只是個男孩,也能 夠展示奇蹟。」p163 故事發展到這裡,已經有靈界神秘主義的傾向了。 分析到這裡,我們已經可以研判,這個故事之所以成為暢銷作品,正是 因為它的古老浪漫唯美神秘傾向,能讓高度現代化發展的資本主義都會社會 中的人,能透過對自然與人合一的想像,暫時有喘息的心靈空間。 > -------------------------------------------------------------------------- < 發信人: gospel.bbs@cef1.cef.org.tw (人肉包子店老闆娘), 看板: bookclub 標 題: 《趨勢文化》大地與心靈的神話(6)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Oct 15 21:41:37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無法實現的神話故事 但恰好是出諸想像而非處理現世的真實,使這本書具有神話的色彩。 我們看看它描述的愛情,是何等淒美、又何等的不真實: 「小男孩看到法蒂瑪的一瞬間,時間好似靜止了下來,而天地之心卻彷彿 正在他的心頭洶湧翻攪。當他望入她的黑眼珠裡,當他看見她的唇邊似笑又 止,他明白了整個宇宙之語中最重要的部份——世界上每個人的心都能瞭解 的語言——那就是愛。那是比人類的存在更古老、比沙漠更悠遠的東西。正 是它的力量讓兩對眼波交會,讓兩個人在這個泉水邊相逢。」p99 第二天,男孩便到泉水邊,等到那個女孩,說:「我想娶妳,我愛妳。 」p101 男孩告訴女孩關於宇宙語言的事,還有天地之心,所以女孩變成男孩的 一部份。「這也是為什麼我要你繼續朝向你的目標,繼續追尋你的夢。風會 改變沙丘,可是沙漠永遠都不會變的。如果我真的是你的一部份,你總會回 到我身邊來。」p103 「沙漠把我們的男人帶離開我們,我們也不一定能回來,我們都明白, 而且也早就習慣了。不能回來的人變成雲的一部份、變成藏匿在峽谷的動物 的一部份,變成水從地底湧出來。他們變成萬物的一部份,他們變成了天地 之心。也有一些人回來,而丈夫沒有回來的女人也會很高興,因為這讓他們 相信,他們的男人總有一天也會回來。我總是望著這些女人,妒羨著他們的 快樂。如今我也將將變成那些等待著的女人之一。我是一個沙漠的女人,我 也以此為榮,我希望我的男人四處飄盪,自由如吹著沙丘的風。如果有一天 我必須,我也會很高興他變成沙漠中的雲和動物和水的一部份。」p104 這愛情的發展過程與對話,浪漫淒美十足,但是絕不真實。 對大地對人性過度樂觀的危機 不僅如此,與萬物合一、人融入大自然的祥和描述,一樣是不真實的, 我們只能說,它反映出人渴望活進自然而不是擠在都會,人也渴望大自然能 愛惜蒼生。但人與自然是否真的「萬物為一」呢?光是看台灣一九九九年九 月的世紀末大地震人被自然摧殘的真實面,「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所提的 「天地之心」就當真只是個「奇幻」故事了! 除了對大地浪漫的想像不真實,對人性的想像也一樣不真實。整本書談 到的「跟著心走」的自由心證,必須假設心能理解善良、心能導引人走向善 良;或心能解讀天地的善良;這一樣是一個浪漫唯美的前設。這個前設絕對 無法證明,但篤信它卻十分的危險,因為它將完全無視於過去歷史的證明, 繼馬克斯建構出的「社會烏托邦」之後,再建構出一個「心靈的烏托邦」。 社會烏托邦用了一百年,證明了它太相信無產階級與當權政府的人性, 最終是浩劫一場;難道我們必須要再用一百年重新證明一次,人性除了善良 、也複雜並存的擁有邪惡的本質?必須要再用更多的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 才能證明大地除了受造之美,也有其被咒詛的恐怖? 重價值感、意義感、人文精神;重心靈、重內在、重直覺;與大自然認 同渾然一體;重歷史文化懷舊溯古;自由心證而主觀;重靈界神秘主義,這 些浪漫/新浪漫的內涵精神,其實反映的是人心深處的一種渴望,若要完全 實現,必須人性無邪惡面、大地無殘暴面,這根本只能在上帝允諾的「新天 新地」中生發,若要強求在這世間實現,對人性對大地,未免夠度樂觀到幾 近危險了。 最後要提的一點,就是新浪漫主義和新興宗教,其實都是十九世紀六零 年代出現的「新時代運動」的內容。只是新興宗教特別的強調神秘靈界的追 求,要人以靈界能力完滿達成前述五項內涵精神。新浪漫主義與新興宗教兩 者非常容易混雜,其間的分際,需要小心的區辨,這也是新浪漫主義往往不 知不覺蹈向險境之因。 關於新興宗教,因為我另外有專文,就不在這裡處理了。(註) (註:請參考拙作「宗教復興現象淺探」) 參考書目 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 艾滬[Guy S.Alitto]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詹明信[F.Jameson] 當代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保羅•柯爾賀 天下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