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ldwine(陳酒) 看板: TheLife 標題: 從「失戀」看「失去救恩」 時間: Wed Aug 1 17:08:15 2001 粉長……粉長……,請耐心地讀…… 前言 在「加爾文主義」的五點救恩論教義 “TULIP” 中, “P” 代表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即「信徒的堅忍」;簡要的意思是「所有蒙神揀選、被基督救贖的信徒,不會失去救恩或永 遠從神的恩典中墜落」。這個教義是基於「救恩的主權是在神」這個觀念論證出來的。如果 救恩的主權是在神,而神是不違背自己的神,則神必不背棄自己的揀選。 然而,延續自「高舉人的自由意志」之「阿民念主義」的影響,現在仍然有很多基督徒對於 「救恩是否會失去?」感到疑惑。有人害怕如果「救恩不會失去」,會不會因此導致得救的 基督徒仍然放任自己活在罪惡中?而且,「救恩不會失去」的說法,可能會造就出很多懶惰 的基督徒。 陳酒以為「加爾文主義」的五點救恩論教義 “TULIP”,雖然感情上很難接受,但在邏輯上 卻是完全合乎聖經的教導;而「阿民念主義」雖然似乎合乎人的感情經驗,但是在理論上, 卻違背聖經明明的啟示。陳酒此文,以「單戀現象」並粗淺的「時間觀念」嚐試釐清一般人 對加爾文主義中 “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的疑慮。(即所謂「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陳酒的初戀 陳酒第一次初戀開始於小學四年級升五年級的那個暑假。那天是暑期返校日,學校重新分班 大家都穿便服去學校;小陳酒瑟縮在臨時座位上,極力張目尋索自己認得的舊同學。忽然小 陳酒的眼睛被一襲鵝黃色洋裝吸引住…嗯……應該說,被那一身鵝黃洋裝的小女孩吸引住! 她單腳跪在椅上、雙手撐著書桌,俯身和前面的同學聊天嬉笑,活潑爽朗亮麗動人,偶爾回 頭朝我的方向望過來,臉上仍然帶著剛剛說談的淺笑……,就是那淺笑,把我釘在椅子上不 知道多久?……一直到新任導師進教室吼了好幾聲,我才醒過來。 從那一天起,我就深深陷入迷戀中;魂縈夢牽日夜思念著她,每天到學校也只為了能見到 她……。任何能寫得上字的東西、地方,我都偷偷塗寫著她的名字;每天洗澡,在佈滿霧氣 的浴室鏡面上,也會留下她的名字(很久以後,我老妹還拿這檔事笑我;她用浴室時看到的) 不知是否神可憐我,我在教室的座位總是在她的四周(忘了啥原因,我們班常常換位子?) 我可以不睡側趴著整個午休,只為等著睡了的她換個姿勢轉個身,能看到她迷濛的眼、安詳 精緻的臉,雖然她的胳膊遮去了大半,我也心滿意足。不論上課下課,我都小心偷偷地看著 她。她是好學生,班上前五名;我也是前五名,不過是倒數的。所以雖然全心地喜歡她,也 只能藏在心裡(其實,即使我是好學生,我大概也還是藏在心裡);冰雪聰明的她其實知道 我癡癡地喜歡她,然她並不在意也沒反應,因為很多男生都很喜歡她。她只把我當作是她的 好同學(這方面,女生通常比男生清楚明白……),她有時對我很好,有時也很兇很ㄑㄧㄚˋ, 甚至會捏我、踢我……;只是我被她欺負時,心裡蠻幸福的呢! 我和另外一位也是很喜歡她的男同學變成好朋友(很怪異吧!)我們倆常常放學後遠遠跟在 她後面,一直到她進了家門,關了門以後,我們還煞有介事地相約明天再跟一次。我們兩個 男生甚至週末也常會守在她家門口,就這樣閒晃一整天,期待門會打開,小公主走出來……。 記得,有一次門真的開了,小公主真的出現了,只是公主的爸爸也一起走了出來!我們兩個 小癡兒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慌亂間我只看到她以責備的神情瞪大著眼(其實……很美) 雙手叉腰、對我們吐舌頭,那可愛的模樣看得我差點忘了我正在逃跑,要不是我那難兄難弟 拉一把,我已經一頭撞上電線竿了(那種木頭、黑黑的那種電線竿)。 她生日時,我都會用存了好久的零用錢買禮物給她,還有我珍藏的彈珠、可彈射的降落傘人、 鞭炮……;現在想想,我還真笨,難怪我追不到她;班上有一個長得奸奸的紈褲子弟就曉得 送日本精緻文具、玩偶;而我的禮物只會令她咋舌。 我一直到初中都還癡戀著她,有一次她生日,我送生日禮物到她家,是兩本校園詩歌和一條 銀項鍊,我自己包裝得四平八穩。她家教很嚴,只偷偷開了後門出來和我聊了幾句、互詢近 況;我猶記得後巷昏暗的燈光把她襯得極美,至於我們談了什麼?我全忘了。過了幾天,她 託人把銀項鍊還給我,說是不能接受那麼貴重的禮物,詩歌她會留著……。那信差見我癡神 難過的模樣,大概於心不忍,直接好心地勸我死了心,因為她已經有喜歡的人……。 高中時,在一次同學會上見過她,她還是那麼亮麗;當她身處在一群人中間,其他人頓時好 像成了黑白製片,只有她是彩色繽紛地浮現出畫面……。此後我一直未能再見到她和她說話。 十年後,有一個晚上和一群老朋友相聚暢飲,記得是在電梯中道別時,一個老友搭著我的肩 突然提到她,問我還記不記得她?(廢話……我心裡暗罵他,怎可能不記得?!)那老同學 說,她最近才剛結婚,新郎就是我小學時那個難兄難弟!我一聽真是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又為她高興、又有一些擔心(我那個難兄難弟是個花心大蘿蔔);我一路飆車回家,找到她 父母家電話號碼,二話不說打電話去道賀(那個電話號碼我從小總是不太敢撥……),話筒 中傳來她母親的聲音,她母親謝謝我的祝賀,只是她一結婚就和夫婿遷居到美國了…… 我放下聽筒……,無法形容的滋味……,心裡默默為他們禱告,祝福著她。 這是陳酒的初戀。 陳酒的初戀其實不是初戀 其實,那不能算真正的初戀,因為那始終是個單戀。往後的日子陳酒仍有單戀、也被人單戀 (呵呵,沒騙你……);一直到23歲,陳酒才經歷了真正的初戀。 花那麼大的篇幅描述陳酒的第一次單戀,為的是要顯明,即使僅僅是「單戀」,仍可以讓一 個人全心全身的投入、付出,那種熱情,全然不輸給真正的戀愛! 在青澀年少那一段迷戀歲月裡,每當我看到她和別的小男生有說有笑,我就有失戀的感覺。 當她把銀項鍊退還給我的時候,我則真的陷入了苦澀的深淵。 只是,陳酒想問,「單戀」的人有「失戀」這回事麼? 單戀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戀愛,沒有真正的戀愛過,哪來的失戀呢? 真正的愛情是雙向的,是兩個人「面對面且肩比肩」的。因為真正的愛情是包括「相互吸引 激情」、「彼此認識了解」、「同時委身承諾」這三要素。單戀雖也有激情(強到可以殉身)、 有認知(連你好惡愛恨生辰八字都摸透)、有委身(守著陽光守著你),然而卻都是單向的。 單戀不是真正的愛情! 然而,陷在單戀中的人兒們,卻實在真能嚐到戀愛的滋味:包括甜蜜、滋潤、思念、融化、 黯然、哀傷、悲悽、撕裂、毀滅……。「單戀」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它明明不是愛情,卻 幾乎擁有愛情的所有現象(雖然有廣度無深度)。單戀擬真到一個程度,當它幻滅時,確實 會讓人柔腸寸斷、形容枯槁,這和一對戀人分手時的痛苦一模一樣。 即或如此,陳酒仍然要說,單戀的人,其實沒有失戀這一回事;如果我們將失戀定義作「兩 個曾經相戀愛的人兒,分手了……」(指「關係的破裂」)。單戀的人始終沒有建立雙向的 關係,單戀的感覺不論怎麼擬真,在它幻滅時,也不能定位成「關係的破裂」;因為所謂的 「關係」從來沒有存在過。 「單戀的幻滅」VS.「失去救恩」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的爭議,其實可以從「單戀」這個角度來理解。 救恩既然是出於神,(意即,人是否得救?主權是在神)就無所謂人會失去救恩這回事。因 為聖經中從來沒有從神的角度描述祂揀選了人,然後又拋棄了祂的揀選。聖經總是說:不離 棄、不撇下、不遺棄、不丟下……。 可是真的有那稱為基督徒的人,後來離棄了自己信仰……,這要如何解釋呢?雖是他們離棄 信仰,但不也等於是神拋棄了自己的揀選麼?非也!陳酒以為,這種人和「單戀」的情況是 一樣的。(請注意,陳酒這裡以「單戀幻滅的人」比喻「離棄信仰的人」,並沒有要把 「單戀」所有的特質類比「假信仰」。請抓住陳酒要闡明的現象即可。) 人的得救事實上是和神的關係的一種重建。和神有和好的關係,這叫做得救。得救的人在生 命樣式上會有改變,會有不同於這個世界價值的生命生活模式;然而並不是「有不同於這個 世界價值的生命生活模式」的人,就是得救的人。本質的問題是在「關係的建立」。外顯的 樣式再怎麼擬真,都不是重點。 單戀的人可以在各種情況上都顯現出像是戀愛中的人一般!但是,愛情最重要的部分:「關 係的建立」,在單戀中卻付之闕如。這是千真萬確的情形。 假基督徒,也可以在各種情況上都表現得和基督徒一模一樣;一樣戮力服事、一樣慷慨奉獻、 一樣激昂講道、一樣熱心關懷、一樣傳福音……。但是卻沒有真正委身給主基督,沒有交出 生命的主權。(或說,沒有這樣的「意願」)假基督徒在「關係的建立」上,亦是付之闕如。 單戀的人,在迷戀幻滅以後,其實不能稱之為失戀;因為從來沒有相戀過。 假基督徒,在離棄信仰以後,也不能算是失去救恩;因為從來沒得過救恩。 這在主耶穌稗子的比喻中(太十三:24∼30),闡述得非常清楚;稗子不論再怎麼像麥子, 仍然不曾被認定是麥子。 然而「一次得救,永遠得救」會不會導致真正得救的人鬆懈下來,心想反正已經得救,不必 再戰戰兢兢了……?不會的!正如我們不會因為知道神已在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 我們(弗一:4),就偷懶不去傳福音(反正神已經揀選,還傳什麼傳?)我們也不會因為 知道自己得救,而不努力活出與新生命相稱的生活。凡人自以為已經得救,反而肆意行惡, 這樣的人是以行為見證自己其實沒有得救。 「得救」是屬於超時間超空間的觀念 陳酒看人的得救,是超越時間、空間界定的。姑且將得救分成:得救的預定、得救的發生、 得救的印記、得救的完成四個部分;我們會發現,第一和第四兩個部分都「發生在時間外」。 所以,討論得救不可純粹在時間下討論;故「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裡面的「一次」,就不 是「陳酒昨天一次就把酒櫃所有白蘭地喝完」的那種「一次」。 「救恩」既是從神來,人就不應該以人受時間、空間的角度去詮釋「救恩」。當陳酒說自己 是1983年受洗得救,人會理解為:1983年以前的陳酒尚未重生,1983年以後的陳酒才開始有 新生命。然而,這種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理解方式,在神的眼中,不一定具任何意義。神對耶 利米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這樣的描述, 其實是超時間空間約束的。聖經對「人的得救」一貫是以超時間空間的觀念來描述(但是, 卻不幸的非得用時間述詞來描述)。所以,不論我們將「得救」當作是完成式、過去式、現 在進行式……,都不能掌握得很精準。因為,聖經對救恩的描述,本就不針對「時間定點」 (例如,一個人何時得救?),而是在強調「救恩的主權」。 別懷疑,「豫定」這樣一個標準的時間述詞,就不是在界定「時間點」,因它是用來描述創 世以前;然而,在創世以前哪裡有「時間」呢?所以「豫定論」根本和「預先」的觀念無關; 得是在時間軸下,才有所謂「豫先」。「豫定論」呈現的僅僅就是「神的主權」罷了! 陳酒對得救的理解是:「一次的救贖,終生的回應」!這……終生的回應,算不算是「一次」? -- ※ Origin: 信望愛(wbbs.fhl.net) ◆ From: 203.95.222.3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