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EANCOOL (我是豬頭....:P) 看板: NCTU-FHL 標題: 因信稱義與恩典 (下) 時間: Mon Apr 24 12:57:15 2000 耶穌從沒有說過他來是要廢掉律法, 相反的, 他說律法的一點一滴都不能廢去; 但 是他卻對律法主義發出挑戰. 他挑戰法利賽人虛偽的敬虔, 他挑戰門徒重視猶太國度甚於 上帝國度, 他挑戰人心, 當人心將行律法視為業績, 功勞, 審視別人的立足點時, 律法 變成了什麼? 又是什麼阻攔了當時的稅吏, 罪人來認識上帝? 是他們的罪, 抑是敬虔的 猶太人呢? 楊朏力的"恩典多奇異"現在蠻紅的. 深入去讀, 我發現他在這本書中對恩典的闡述 , 實在深的超過我所能領會; 我相信, 上帝的恩典, 絕對也非作者所能領會. 他在書中 提到「恩典的意義即在於, 我們不能作什麼, 叫上帝多愛我們一點; 我們也不能作什麼 , 叫上帝少愛我們一點. 」 我不禁想, 要是將我的心, 剝去那層虛偽的宗教熱誠, 刮掉那種企圖以好表現博 取上帝稱讚的驕傲, 最後再將我心中對自己行為的自豪或自卑去除, 讓我在最深處對自 己感到全然無助, 期盼上帝來工作的那一絲信心顯露出來, 可能我真的會對它的微小感 到很羞愧吧. 但我卻深深的期望它是顯露的, 而非是我的驕傲, 表面化的敬虔在我心裡 作主. 坦白說, 有一本敬虔手冊, 每天照著作然後打勾, 似乎比因信稱義完善多了, 也 難多了. 但是比起來, 在基督裡的自由, 按著聖靈行卻是更為困難的. 積極的效法耶穌的 心腸, 憐憫沒有牧人的羊群, 愛那些恨惡耶穌, 小信的人, 勇敢的承擔上帝的使命, 活 潑的面對信仰與生命, 對人產生的掙扎絕對比律法主義來的多而重. 身為基督徒, 我們 實在不必對自己每天在生活中的掙扎和痛苦感到羞愧, 企圖活出耶穌的美好生命, 絕對 沒有一本手冊可以列出"讓你更像耶穌的四十個原則". 我們需要更多藉著上帝的話語認 識耶穌, 我們需要聖靈更多在我們身上工作, 我們需要更深的去思想耶穌會怎麼作, 耶 穌會怎麼想. 在當中, 我們不可能逃避在肉體與聖靈爭戰時, 心中所浮現的掙扎. 也許 很多時候我們是跌倒的, 是得勝的, 但這些結果並不讓我們的主愛我們多一點, 或少一 點. 因為祂已經用祂完全的愛得著了我們, 就像那位等待浪子的父親一樣. 我們必須反對律法主義. 不單是使徒時代保羅所反對的猶太派基督徒, 也是我們今 天在教會中, 在團契中, 在我們自己心裡那種虛偽的敬虔, 企圖以表現向上帝邀功的心 態. 在"恩典多奇異"中有一個比喻: 我們今天會覺得聖母峰和太平洋的深度, 對我們來 說是很壯觀的, 但是當我們從仙女座, 或是從火星看時, 這些差別並沒有什麼意義. 楊 朏力說: 「你不能靠努力攀爬贏取神的接納; 你必須當成恩賜的禮物接受. 」 當我們放下我們虛偽的努力, 討喜的包裝時, 我們毋需害怕我們會陷入墮落和黑暗 中. 因為此時, 我們會發現, 原來我們以前的精力, 不知道有多少都被拿去浪費在偽 裝自己成為聖潔的基督徒, 憂慮自己不夠格, 懷疑自己不配稱為上帝的兒女這些事上. 唯有放下這些, 我們才能真實的面對自己, 面對上帝. 我們能真正去承認自己的不足, 而非以往試圖去讓人覺得自己很倚靠主; 我們能真正的面對我們生命的軟弱, 而非以往 將傷口的疤痕用漂亮的紗布裹起來, 任由它在裡面腫脹發炎; 我們能靠著聖靈的大能來 走過被上帝調整的年日, 而非靠著自己死命的改變行為以達上帝標準. 唯有一份真實的 信心, 讓我們敢於誇口自己的軟弱, 因為我們在我們的軟弱中看到上帝的工作和能力, 看到一種剛強, 一種從那位我與他同釘十字架的那位基督而出的剛強. 深願我們能從因信稱義真理中, 看到上帝那種完全的愛, 接納與恩典. 今天我們有 時會以為, 我們查經去研究因信稱義的目的, 在於傳福音, 護教, 以及回應我們的同學 和挑戰. 但別忘了因信稱義是上帝用了多麼美好的計劃, 多麼奇妙的方式賜給我們的, 它跟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有這樣深的關係, 絕非是僅僅停留在我們信主之初. 它不是拿來 回應問題的, 基本上, 它是拿來當作生命最基礎最基礎的地基, 回應問題只是在它上面 建築物的一個用途. 當我們因著信, 真實的面對我們的生命, 領受上帝的恩典時, 我們 會發現, 我們實在難以用言語來形容那種內心的雀躍和敬畏. 當我多了解一點, 我就會發現我對這樣奇妙之事更是覺得浩大奇妙, 大概永遠難以 了解了. 想到這裡, 我就很高興, 因為我一輩子都不必擔心我對上帝的恩典了解到膩, 可以一生都去發掘上帝的奇妙. 願你也能活在這樣的追尋中.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