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DEANCOOL (最近老被小孩子電...-_-) 看板: NCTU-FHL
標題: Re: 哭笑不得的慌角罰....
時間: Wed Mar  8 17:25:39 2000

        安琪學姊說的很好, 很多了. 我只補充一點點. 首先, 我想天文可以去看
    看我以前寫過的一篇"別讓自省變成一種攻擊", 或許對妳能有一點提醒.

        其次, 我覺得天文想在每件事上都盡心盡力, 這個想法是很好. 但是, 坦
    白說, 這點是很困難的.

        據我觀察, 交大的學生常常是非常具競爭力的. 不論講能力, 聰明, 專業
    , 我想交大的學生都很強. 為什麼呢? 因為大家已經非常習慣活在一個充滿競
    爭的環境, 培養出一種很強的競爭力(或者說戰鬥力會更貼切吧).

        以一個普通的交大學生來說, 我們往往會發生他的生活乏味的可憐. 念書
    , 作業, 報告, 考試可能就已經填滿了他七八成的課外時間. 剩下的時間, 有
    些人會打打球, 打打電動, 或參加社團來填補. 就算課修的不多, 交大人往往
    也會開始以各種途徑充實自己: 打工, 補習, 上外語, etc.我有時往往很懷疑
    , 這種環境塑造出很優秀的工程師, 管理階層, 外語人才以後, 他們在大學時
    期, 是否有時間去思索自己的未來, 思考整個大環境, 以及對整個社會與文化
    貢獻出他們的關懷能力呢? 抑或只能對上哪個補習班, 找哪個老闆, 去哪個公
    司作出選擇?

        同樣的這種狀況也發生在團契中. 在團契或教會中, 我們鼓勵會友追求各
    方面的卓越, 不論在信仰, 家庭和專業上. 我們會期待契友參與服事, 穩定靈
    修, 讀經, 查經, 傳福音, 關懷; 在專業上, 我們說我們必須要有好見證, 作
    個好學生. 我們也希望跟家人有好的關係. 當然, 這些期待看起來一點都沒有
    問題. 但是我常納悶, 究竟有多少人真的能達到這種"聖人"的境界? 一個人又
    能保持這種聖人的身份多久呢?

        我們如果以交大的狀況來看, 事實上它就是現今教會與社會的縮影. 為什
    麼現在交大的學生必須活在這種情況下? 首先, 整個社會對就業的要求日益升
    高, 不論在學歷, 在專業能力, 在現今高科技的迅速膨脹下, 學生面對未來的
    生計, 無不兢兢業業, 在學時期, 一方面要多學些東西, 又要進好的研究所,
    找好的老闆, 作有前途的題目. 在這樣的壓力下, 即使自己原本不擔心, 看到
    旁邊同學每個人都拼得兇, 自然有不敢大意. 這種情況對交大的學生可說是兩
    面夾擊卻又逃不掉的壓力. 其次, 在這種專業的壓力下, 必然會和自己的興趣
    , 休閒衝突. 有人採取放棄興趣, 有人仍然堅持. 如果繼續著自己的興趣, 或
    許參加社團, 或許打工等等, 時間一定越卡越緊, 在生活的品質和功課兼顧是
    不可能的.

        以教會的角度來看. 同樣的, 今日教會面對各種價值觀的挑戰, 其他宗教
    勢力的擴張, 或許我不敢說壓力是越來越大, 但壓力很大是必然的. 所以, 無
    論是傳道人, 教會領袖, 同工, 都會對平信徒有很多的需求與期待: 宣教, 聖
    經, 文化使命, 禱告, 敬拜讚美, 肢體生活, 行政能力......誰不希望自己教
    會的會友都是家庭美滿幸福, 服事穩健有能力, 會講道, 會帶成人主日學, 會
    帶敬拜讚美, 又能帶短宣隊, 社區服務隊呢? 問題是, 又有幾個人真的能達到
    ? 再加上, 工作上的要求, 就像上段交大人一樣, 一定是與日俱增, 壓力越來
    越大. 有時候我實在不覺得這是種很健康的心志.

        對我而言, 也許大四生活最重要的, 就是去發現"生活品質"的重要吧. 以
    前幾個學期, 我也是像之前我講的一般交大學生一樣: 繁重的課業, 打工, 競
    爭, 球隊, 還加上服事, 坦白說簡直不是人過的生活. 到大四以後, 雖然上學
    期還是很忙, 但是, 我慢慢發現, 從一些簡單的事物中找樂趣, 比在這個社會
    中找到一己立身之高峰, 更來的重要. 種花, 或許跟程式能力比起來一點都不
    重要, 但是寫程式卻不能領會那種看著種子從土中竄出, 撥開阻礙找到自己的
    一片天那種喜悅; 喝喝咖啡, 玩玩咖啡的器具, 研究怎麼泡出好咖啡, 適切不
    同人的口味, 聽些自己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古典音樂, 感受一些不一樣的感動.
    如果我跟各位說, 這並不是從我現在清閒的生活才體會出來, 而是從我四上最
    累最忙的時間裡發現的,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相信呢?

        但別搞錯了, 我並非在說我們不要追求信仰和專業上的卓越. 我的重點在
    於: 第一, 我建議, 我們不要不切實際的追求全面性的高成就; 第二, 高成就
    是需要時間, 努力累積起來的, 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和愧疚感.

        在此, 我所用的"高成就"和"卓越"等詞, 並不是指很高的教會地位, 或很
    富有, 受尊敬. 我指的是我們在團契中努力追求的一些事, 好比說認真查經,
    傳福音, 彼此服事. 也許是功課上的好成績, 或跟家人有好關係, 好見證. 他
    們並不是虛空的事, 而是一個認真的基督徒所應該努力去達成的目標. 但是,
    目標和我們的能力是有差距的. 除了說盡力而為, 我倒覺得應該再加上 "量力
    而為" 或許更恰當.

        嗯, 得先去吃飯了. 容我回來再把這篇寫完吧...(覺得寫到現在還沒把重
    心寫出來, 呵....)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