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shmau (轉新的眼界) 看板: NCKU-FHL 標題: [轉錄][轉錄]《基因工程的環境衝擊》 時間: Thu Apr 20 19:42:04 2000 ※ [本文轉錄自 Ethics 看板] 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Ethics 標題: [轉錄]《基因工程的環境衝擊》 時間: Tue Apr 18 20:26:48 2000 ※ [本文轉錄自 philosophy 看板] 發信人: jerrylai.bbs@bbs.ee.ncu.edu.tw (修行中...),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基因工程的環境衝擊》 發信站: 中央大學松濤風情資訊站 (Sat Mar 25 13:10:15 2000)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ctu-gate!news.nctu!netnews 發信人:flanders.bbs@bbs.fhl.net(FROM.FHLWBBS),信區:environment 標題:(引述)《基因工程的環境衝擊》 發信站: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MonFeb713:20:032000) 轉信站:Evergreen!news.csie.ncu!netnews.csie.nctu!freebsd.ntu!news.ntu!feeder.s 基因工程的環境衝擊 http://www.gpchina.org/ge/geneknow4.htm 將基因改造生物引入複雜的生態系統,是一項全球性的實 驗,後果不可預測,也不能逆轉。基因污染更可能會傳到 後代。 一、持續的農業工業化 很多公司嘗試說服公眾,聲稱基因工程可令農藥的使用減少,但 同時他們卻增加農藥本物的生產容量,並要求提高基因改造食物 內,農藥的殘餘量。直到現在,大部分由基因工程公司所做的研 究,都集中在使農作物,有能力抵抗其本身出產的農藥。即是說 ,將農藥噴在田上,除了有這種抵抗力的農作物外,幾乎所有植 物都會死亡。在八八年,全球種植的二十七億畝基因改造農作物 中,有71%都是可抵抗農藥的。在美國,種子是要在簽訂合約下售 賣,訂明如果農民儲存起種子,下一年才來種植,或使用其他公 司的農藥,便很可能被檢控。 「生物科技的開發,正是透過推銷農藥,以達成單一而短 期,增加產量及利潤的目標。這種目標的背後,就是相信 大自然應該被支配、剝削和多產。這包括採取簡單、快捷 和立即有回報的方案,而忽略處理複雜的生態問題;亦包 括約化思想,即用單元農作分析複雜的耕種系統,而不是 整全的分析;並且認為短期的生產力增長就是農業成就, 而非長遠的可持續性。」 珍•利斯拿(科學家社會關注聯盟) 在基因工程繼續推動成,下一世紀餵養全世界的唯一可行選擇時 ,公眾正透過轉用有機食品或非基因改造食品,作為對過多工業 化耕種方式的回應。工業也看到這種回應,並很快吸收了,成為 自己可持續性的包裝。事實上,廣泛應用這種科技,給我們所依 賴的生態系統潛伏了威脅。 二、基因污染 被植入植物及動物的基因,可以轉移到其他物種。 研究指出,基因改造油菜種子的基因,很快便擴散到附近雜草或 其近親。在田野,油菜種子的基因已被改造成可以抵抗glufosinate -一種用途廣泛的農藥,並在兩代後,雜交到雜草的近親。德國 的研究顯示,能抵抗glufosinate的基因,可轉移到二百公尺遠田地 上的農作物。而食用植物正被改造成可生產藥物及工業用化學品 。這些植物,能跟相關物種,雜交授粉,並污染食物來源。 很多基因改造魚類都被測試,並保存在漁場內。一種生長激素基 因,強力附在三文魚上,刺激生長。三文魚因此在一年內,比正 常長度增大五十倍,平均大了五倍。挪威一些地方的漁場,逃出 來的魚,數量比原來多了五倍。 在實驗室內改造了蜘蛛、蚊等昆蟲的基因,用於不同用途。這些 生物的商品化,會將其釋出環境。牠們繁殖極快,並可飛行很長 距離。 一所叫國際Biotechnica的公司,在八九年對大豆進行了田地測試, 包括將基因改造微生物,覆蓋在豆上,嘗試增加定氮量。結果在 季末,植物和種子都要被銷毀,田地要再耙,並種植新農作物。 隨後的檢查顯示,基因改造微生物已擴散了四畝地,且取代了原 來在泥土生活的微生物。 九八年,一項實驗展示了,基因改造甜菜是可以轉移基因到一種 常見的泥土細菌-Acenitobacter。理論上,任何昆蟲、雀鳥及其他動 物,會從泥土取出細菌,並轉移到牠們身上。 基因改造出來的新生物,一旦釋放出自然,便可以跟其他生命型 態互相影響、繁殖、轉移特性,並會因應環境而變異。在大部分 情況,牠們都不能收回或儲存。任何錯失或後果,都只會禍延後 代。 三、抗蟲農作物 蘇雲金牙胞桿菌(Bt)是一種泥土細菌,可產生一種毒素。有機農 民都視之為安全有效的生物殺蟲劑。它針對某些物種,並特別是 在嚴重蟲害時使用。有些農作物已被植入這種Bt毒素,增添了殺 蟲能力。相對於間歇使用Bt毒素的有機耕作,基因改造的Bt毒素 就在植物成長時產生。這使昆蟲持續接觸毒素,因此持續受到壓 力下發展出抵抗力。美國環保處已預測,大部分目標昆蟲很可能 於三至五年內發展出Bt抗體。這便會永遠破壞Bt用於有機耕作的 有效性。加上基因改造Bt的存在,可能傷害其他昆蟲。 而且,基因改造Bt的存在,可能傷害很多品種的昆蟲。 瑞士最近有研究發現,當lacewings(一種捕食害蟲的昆蟲),用Bt 粟米餵養,牠們的發育便受干擾,死亡率也增加。 其他使用於基因改造農作物的抗蟲毒素,例如雪花的Lectin,對食 物鏈的影響實在令人擔憂。有人曾進行一個實驗,用已進食抗蟲 馬鈴薯的蚜,來餵飼雌性瓢蟲。比起食用正常的瓢蟲,牠們產生 的卵子較少,壽命也只有一半。 四、對生物多元的衝擊 現時的森林砍伐、污染和棲息地破壞,已使每年至少三萬種生物 面臨絕種。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在本世紀初,人類因為 耕作,已失去了百分之七十五的基因多元。農業上的基因工程, 早已跟侵蝕物種多元的單元農耕作業相提並論。 「儘管生物科技可創造更多商用植物,跨國企業卻傾向製 造更大的單一產品國際市場。這便在鄉郊製造基因一致的 條件。」-梅高.艾迪尼 在某些全年都種植同一品種的地區,動物身上的昆蟲、病毒和雜 草經常接觸單一物種,使其更容易破壞該物種。上一世紀,愛爾 蘭馬鈴薯失收的原因,就是馬鈴薯的單一基因,引致所有薯仔都 容易患上同一疾病。 傳統上生物多元都視為食物安全的根基。農業系統的基因越豐富 多元,該系統便越能適應更多蟲害、疾病或氣候的變遷,而只會 影響很少物種。 •墨西哥華斯塔印第安族群,對森林管理經驗豐富。他們 在小花園,及農地和森林混合使用的土地上,種植超過三 百種植物。 •印度東北的一個村莊,種植了七十種稻米。在西孟加拉 邦,從稻田收集的124種雜草品種,對農民的經濟是很重 要的。 •墨西哥的艾斯巴拿地區,農民使用了435種野生生物, 其中229種是作為糧食。 「基因革命」和「綠色革命」其實是異曲同工。「綠色革命」其 實是政府和企業的宣傳機器製造的大規模運動,說服第三世界農 民以少數高產量、依賴昂貴農藥和化肥的方法,取代原來的多元 農耕作業。這已引致基因多元大量流失。很多農民曾種植的多樣 品種都已經永遠消失。 也有計劃改造主要農作物,例如米和麥的基因,注入新的特性, 例如增加對鹽的抵抗力。這令某些本來不宜種植的農作物,也能 適應本地情況。這些特質可讓基因改造農作物有能力跟原產植物 競爭。引進外來品種是擾亂生態和侵蝕生物多元的主因。美國有 百分之42的稀有物種,都是由非原產物種侵入造成,每年損失達 一千二百三十億美元。 五、基因不穩定及農作物失收 推銷基因工程的重點,很多時放在未經證實的可能利益。基因改 造農作物的不穩定性,毫無疑問引致農作物失收,工業界卻從來 沒有報告過。 -九七年,在美國密西西比州,三萬畝有抗莠能力的棉花 失收。一些種植者更面臨五十至一百萬美元的損失。生產 這種棉花種子的孟山都公司,據報付出了數以百萬計美元 ,平息民憤。在九八年,密西西比州種子仲裁委員會,裁 定孟山都公司的棉花,並非如宣傳般發揮作用,並建議賠 償近二百萬美元,給三個棉農作補償。 -九四年,卡爾基因公司(孟山都公司的附屬公司)引進 了FlavrSavrTM蕃茄,是首個獲批准售賣的基因改造食品。它 原本是改造成,可在藤上成熟,並可以抵禦採摘、包裝和 運送過程帶來的傷害。九七年,該公司收回所有這種蕃茄 。相對於卡爾基因公司的期望,蕃茄卻是很軟和易於瘀傷 ,不可作新鮮產品出售。大部分這種蕃茄,也不能有可接 受的產量,或在宜於蕃茄生長的地方抵抗疾病。 •孟山都公司的Bt棉花,本可抗拒蟲害,但至少半數種植 於美國南部,約二百萬畝的Bt棉,都有嚴重疾病。棉農只 好噴射大量蟲藥挽救。儘管Bt棉有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有 效,一些棉農顧問卻指出只有百分之六十是真正有效。德 薩斯州的一所律師行,代表了十七個棉農,指孟山都公司 誤導產品的效能。 早期對基因工程可以提高產量或增加定氮量的夢想,很可能已是 不切實際。因為都是涉及複雜的多元基因特性,例如定氮量的多 寡是看細菌內至少十七種基因,和在植物的五十種基因的作用。 轉移單一基因是有危險的。即使附加的基因仍可分辨和轉移出來 ,基因不穩定性卻同時會增加。 六、基因工程與全球飢荒 二十四個非洲國家,在三十個發展、農民及環境組織支持下,向 聯合國發表了以下聲明: 『(我們強烈地)反對強大的跨國公司,時常利用我們國 家貧窮和飢荒的印象,推銷他們既不安全,又不合符經濟 效益的科技。我們不相信這些跨國公司或基因科技,可為 農民帶來下世紀足夠的糧食,相反,卻會破壞農民一千多 年來,多變而恆久的農業系統,更損害自給自足的糧食。 』 聯合國糧食計劃署指出,人口激增往往是用來解釋基因工程的開 發。現在我們還可供應足夠現時全球人口一倍半的糧食,但是同 時至少每七個人當中,仍有一個是陷於嚴重飢荒的。 基因工程強調可給予第三世界國家高產量及抵抗疾病的農作物, 但因為從來沒有針對飢荒的根源,所以仍不能有所幫助。而且, 聲言生物科技可解決這複雜問題的說法,卻使政府和工業界,逃 避真正引致飢荒的政治架構和社會不平等等複雜因素。 .西方每給一元英鎊的貸款,第三世界國家便要償還三倍 。九七年聯合國發展報告指出,單是非洲,在二千年以前 ,每年還債的款項,足以救活二千萬個小孩的生命。 •在埃塞俄比亞,八四年的嚴重飢荒期,農民卻要在肥沃 的土地上,種植油菜、亞麻子油及棉子,出口到英國及其 他歐洲國家,用來飼養牲畜。 行動援助組織的總裁沙里薛地指出,基因工程只會加速全球性飢 荒。農民被迫惡性循環,漸漸依賴跨國企業生存,譬如孟山都公 司。行動援助組織在這二十五年來,不斷留意農民的意見,及支 持農民實施可持續農業運作。即使人口增加,他們仍能生產大量 食物給全世界-食物山正好證明這點。但不平等的食物分佈,仍 使百萬人飢荒,因為基因工程讓孟山都公司獲取更大利潤,同時 亦帶來更嚴重的飢荒。 在南韓施行綠色革命後,鄉村戶籍的負債比率,由七一年的百分 之七十六,增至八五年的百分之九十八。在印度旁遮普邦,七○ 至八○年的十年內,高成本使小型農場的數量減少了四分之一。 負債使印度農民走上自殺之路。 正當可持續的農業系統,鼓勵農民使用本地資源,幫助社區支持 本地農業,而跨國公司卻生產從外地進口種子、化肥和農藥,迫 使農民使用,以賺取利潤。這也是為何跨國公司不肯肯定,不是 其控制農業系統的潛力。 農場節省下來的種子,正是全球十四億戶農民的血汗。孟山都公 司卻擁有『終止者技術』的專利,使種子不可再繁殖下去,再種 植也不能發芽。 智利教育及科技中心的卡美拉•文迪哲羅斯表示,這是一種不道 德的科技,剝奪了農民長久以來擁有的權利-節省種子和繁殖。 農民和政府應該在每處地方,宣告使用這種科技,是違反公眾秩 序和國家安全。這其實是農業的中子彈。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當天災人禍降臨時,現代的人可有想過犯了什麼過錯,違背了什麼? 違背了什麼? 人? 地? 天? 道? 自然? 人類將因自私自利毀了自己. -- ◎ Origin: 中央松濤站□bbs.ee.ncu.edu.tw From: sj2-76.dialup.seed.net.tw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wei.dormA.ncc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 -- 生命的逆境會使我們恐懼,但它無法傷害我們。 Adversities in life can be frightening but not harmful. 花點時間,帶著光,探險一下自我心靈的幽暗角落吧! Take time and a torch to explore the dark corners of your heart.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p18012.ts.nck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