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MS (請傳閱我的文章) 看板: Christ-SW 標題: 災難中的基督徒在哪裡?從行動與信念角度的檢視3 時間: Sun Sep 26 13:49:50 1999 因此,假若基督教真的是只片面強調「因信稱義」,那麼實在不必 要理會外人或其它宗教團體的比較。因為,基督教既然是個正信宗 教,就應該是它所應該是的樣子,而不會因為人類的指指點點而有 改變教義。但是,假若基督教除了「信念」更新之外,也強調「行 動」實踐,那麼無論是其它宗教團體或社會大眾怎樣誇讚基督教, 基督徒都必須深切地反省。 從宗教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佛教或民間信仰的團體因為「累積功德 」的動力,會促使他們比較樂意投入關懷他人與社會的工作,因為 所作所為都是記在他的「功德銀行」中,一分一毫也跑不掉〈當然 前面也提到,許多人從事關懷並非一味地要求功德〉。而基督教會與 信徒因為片段強調「因信稱義」,使得不少基督徒認為信仰就只要信 靠上帝就可以了,因為救贖已經獲得,無論是否從事社會關懷,這份 救贖還是他的。所以,對於社會關懷的實踐就不會向一些累積功德的 宗教一般強烈。 基督教是不是指強調「領受恩典」而沒有「社會實踐」?基督教是否 只強調「信念」而沒有「行動」?如果是的話,基督徒實在沒有必要 去理會外人對不同宗教所進行的比較,因為這就是基督教。如果不是 ,那麼我們就該調整缺乏實踐的偏差信仰詮釋,讓正確整全的信仰真 的成為我們生活的準則。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