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MS (請傳閱我的文章) 看板: Christ-SW 標題: 災難中基督徒在哪裡?從學校福音工作的神學立場談起2 時間: Sat Sep 25 19:02:10 1999 從學校團契的聚會內容來看,以非長老教會體系的團契為例,團契 聚會的內容多半是查經、禱告會、慶生會、或是有關生涯規劃、情 緒管理、婚姻家庭等專講,一年中有一次迎新、耶誕節的福音見證 會。這些聚會內容所帶給學生的,是研讀聖經的能力、自我生活的 管理、團契成員的交誼。相對來看,對於大環境的社會關懷之教導 真是少之又少。記得曾經建議一位學校團契的輔導,在團契的聚會 中排入社區服務或弱勢群體關懷的聚會內容,輔導告訴我的是:「聖 經沒有較清楚認識之前,不適合從事社會服務工作」。這為輔導的話 語實在讓我非常疑惑。 在傳福音的時候,相信不少人喜歡使用以下的比較方式讓慕道友瞭解 福音和一般知識的不同。以孔子的論語為例,孔子曾經出現在世界上 ,他寫了一本書被弟子編輯成為《論語》一書;耶穌也曾經出現在世 界上,他的言行也被門徒記錄下來,成為四福音。但是孔子和耶穌不 同的是,孔子過世後只有《論語》一書可以為後人學習,但是耶穌除 了留下福音書之外,還從死裡復活、洗淨人類的罪、並且以聖靈的方 式時刻與我們同在。簡言之,孔子是死的,耶穌的救贖和恩典是活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生命除了個人、家庭、團體、社區之外,還有社 會、國家、世界。我們相信,上帝無所不在、在萬事之上掌權,既然 信仰又是生命的更新、是從生命中去體驗上帝的同在、實踐上帝的愛 與關懷,那麼學校所從事的福音工作是否也該包含不同層次的生命見 證與關懷呢?但是,我所看到的學校福音工作多是集中在「個人」和 「團契」層面,而沒有再向外擴大。固然,學校福音工作者的事工焦 點是在「學校」和「學生」身上,但是如果在接受信仰的歷程中缺少 了「社會」層面的關懷,這樣的福音並不整全。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