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rhlu (屋頂上的爛長笛手)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恩饒物語(七)
時間: Sat Apr 19 23:14:46 1997


                              恩  饒  物  語
                                                         林恩饒 著

          ********************************************************

          【目錄七】
          亞略巴古的啟示
          焚而不毀
          聖地旅遊雜記
          善用苦難與疾病
          御給上帝
          我能、我肯
          明真理辨是非
          當選、落選
          回歸原處
          追求人生的族群

          ********************************************************

                            【亞略巴古的啟示】

                                                講述者:林恩饒傳道
                                                記錄者:張靖英姐妹
              這次聖地之旅到希臘,它是一個哲學思想極高深的地方,希
          臘人較羅曼帝克,在那兒出了許多有名的哲學家,如蘇格拉底、
          柏拉圖..等。在聖經裡使徒行傳十七章中提到兩位哲學家,所
          以當我們到雅典時,特別要去看一個地方,就是保羅先生當時曾
          傳道的地方。

              保羅先生到雅典時原本不想向雅典人傳道,他只是在等待西
          拉與提摩太,後來當他在街上行走時發現很多廟宇,供奉很多神
          時,有一座廟中用一牌子刻著「未識之神」,因為那些雅典人惟
          恐遺漏任何一位神而得不到平安。在歷史考古中,究竟保羅去的
          廟宇是在何處﹖有人說可能是巴克隆神廟,那座廟保留相當完整
          ,當時雅典人聚會都在那廟前,當時的聚會叫做「亞略巴古」,
          其實是指一個聚會的廣場,我們到達那兒時,一起做禮拜、再一
          次追思保羅當時在那裡傳道的精神。

              當時保羅看見他們拜那麼多神,於是才決定在那裡傳道,而
          那時曾與兩派的哲學家辯論。其中一派的哲學理論說:上帝是在
          一個聖潔的地方,與人無關,人與上帝太遙遠,所以人在世間應
          享樂,這是樂觀主義者,生活較放縱。另一派的理論強調上帝是
          存在的且直到永遠,生命為上帝所創造,將來都要回去見上帝,
          它與基督教不同的是:上帝到了某一天會將生命毀掉,所以在世
          上生活要謹慎,也就是禁慾主義者。這兩派說法極端,保羅傳道
          時說:「我傳給你們的就是,你們所不認識的上帝,是死而復活
          的耶穌。」所以遭到許多雅典人的譏笑,但是部分人聽了覺得有
          道理,於是請他到那會場演講。在那次演講中保羅說,我們所信
          的上帝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上帝,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而且我們所
          信的上帝是無形無像,不住在人的手所建的殿中。希臘人為了敬
          拜神明,將廟宇建造得極為漂亮,而保羅所說的他正好與他們相
          反,他說:若上帝住在人所造的殿中,必需靠人抬才能移動,那
          上帝就不是上帝,而是操縱在人的手中,受人限制的。我們所信
          的上帝,是創造天地的主宰,充滿在宇宙中,更重要的是人的生
          命與萬物都是屬於祂的,上帝管理祂所創造的,上帝已預定了人
          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人無法超越。所以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
          可全依靠上帝,所以我們不要再徘徊,上帝已經離我們很近,我
          們要到上帝面前領受救恩,不要離開上帝。

              有人說:既然上帝都已預定好,那我們為何還要工作呢﹖但
          是上帝的旨意,是希望我們活在世上的日子好好生活,為主作見
          証,在生活中帶領人到上帝面前,無論在工作、生活中都成為上
          帝的見証人,上帝召我們歸向祂是要我們榮耀上帝。保羅在亞略
          巴古所說的道理是相當深奧的,但我們卻要用很淺的思想去了解
          ,上帝的選召都是有祂的旨意,我們的日子交托在上帝的手中,
          所以不必掛慮,在那次的演講中,有些人聽不懂、不相信,但亦
          有部份人悔改信耶穌,其中有一位議員相信了,而且後來保羅離
          開雅典時教會興起,那位議員成為一位大主教,那時也有一位姐
          妹及其他人接受。

              今天,我們在上帝面前,亦同樣期待大家能接受聖經中給我
          們的真理,人自上帝而來,生命屬於上帝,所以要將一切交托上
          帝,上帝在我們四周圍保護我們,若非上帝准許,就沒有任何事
          情,可以臨到我們身上,這是基督徒最寶貴的,我們當安心依靠
          主,也希望我們不忘亞略巴古這名詞,保羅對雅典人傳教的重心
          是講到上帝的存在,人是上帝的手所造的,上帝要帶領我們的年
          日,希望這能幫助我們的信仰生活。

          ********************************************************

                                【焚而不毀】

                                                講述者:林恩饒傳道
                                                記錄者:戴隆慶弟兄
              焚而不毀是長老會的精神,在教會的牆上可以看到,這精神
          的代表記號,這段記載是上帝與摩西對話的經過,就是摩西在曠
          野牧養他岳父葉忒羅的羊群,地點是何烈山上,一日看到荊棘中
          發火焰,卻沒把它燒毀,摩西想靠近一點看清楚,上帝從荊棘火
          焰中呼叫,祂對他說:這是聖地,當把你腳上的鞋子脫下來。然
          後上帝與摩西對話,上帝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
          實在看見了..我下來是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上帝召
          摩西去完成這份工作,摩西最後接受了,放棄他牧羊的工作,離
          開家人到埃及去參與上帝拯救百姓的計劃。焚而不毀就是為拯救
          人的痛苦,願意獻出自己與主同工,甘心樂意做上帝差用的精神
          。

              今年六月份我與我們教會及自由教會的兄姐共8人,到埃及
          與以色列等地去尋覓主耶穌走過的足跡,在六月14日到達這西
          乃山。西乃山在聖經中又稱做何烈山,好像這座山有兩個名字,
          其實何烈山是一條山脈的名字,西乃山是這條山脈的其中一座。
          我們來到何烈山脈要去爬登西乃山,先經過山中的一座修道院,
          名為凱撒琳修道院,是屬於希臘正教,我們順道進去參觀。參觀
          後離開修道院繼續往前走,我在院中拿了一本簡介邊走邊看,就
          在其中看到一項很珍貴的介紹,就是在修道院北面有一口古井。
          前面在參觀時,我們還曾在那井汲水洗手擦涼,而這口井的位置
          即是當年摩西看到荊棘焚而不毀的所在,這使我們一行人極為興
          奮,能在有生之年站在這個地方,可說是這趟旅程中最寶貴之收
          穫。

              說到摩西這人,出生於埃及,在埃及王宮當王子四十年,學
          盡埃及所有的學問,後來因殺人逃命至曠野牧羊,在曠野四十年
          ,並且成家立業了。八十歲的時候上帝召他回埃及去,起初他並
          不接受召命,找理由推辭,其理由有三:
          (一) 是上帝你無形無像,叫我如何使人相信你就是上帝﹖
          (二) 是我生就拙口笨舌,叫我憑什麼去跟人對話﹖
          (三) 是我並沒有能力,我從埃及逃命到此,又有何能力
          回到埃及去呢﹖上帝就他的理由一一處理,以破解他的心理障礙
          ,上帝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
          ﹖豈不是我耶和華麼﹖」所以就口才方面的笨拙,摩西已沒有推
          辭的理由。至於說沒有能力,以及恐怕人家不會相信是上帝差遣
          去的方面,上帝給三個奇蹟能力,好取信於人,這三個奇蹟就是
          拐杖變蛇又變成杖,以及放手於懷中,抽出時成大痳瘋,再將手
          放進懷裡,抽出又復原,另一個奇蹟是從河中取水倒在旱地變作
          血,上帝給摩西的這三個奇蹟,使摩西降服奉召去埃及。

              從摩西受上帝選召的過程中,反觀現在的我們將如何去回應
          上帝的召命,我們也常以我不會說話,我沒有受過神學教育,或
          是我對聖經了解太少等等,總是有很多推辭的理由。其實要使用
          的,不在於能力強不強或學問多不多,祂是要用我們的,熟練的
          部份,就如摩西在埃及受過很好的教育,但上帝只取用他最熟練
          的牧羊杖。

              要向人家傳福音不一定要長篇闊論,不需要什麼高深學問,
          聖經中記載拉撒路的故事,耶穌使他從死裡復活,耶穌在對眾人
          講道理,他只靜靜坐在耶穌旁邊,聖經上說:因拉撒路而信的人
          很多,這裡信的人不是因為耶穌所講的道理,而是拉撒路本身從
          死裡復活的見証,簡單說就是拉撒路讓人家看他活著而已。曾經
          有位醫生,在為病患診病前,都會邀病人同他一起祈禱,他的禱
          告內容是:「主啊!求你賜我正確診斷的能力,使他服藥後便能
          痊癒。」這對病人而言,是很好的鎮定作用,這醫師所做的聖工
          不是傳講聖經中深奧的道理,而是只有一項,我會為你祈禱,以
          上舉的例子,都是願將自己手上那枝「摩西的牧羊杖」獻給主,
          做上帝的差用的範例。

              我們手上所拿杖各有不同,也許是很會唱詩,也許是善於代
          禱、關懷別人,樂於助人等等,只要將之應用在教會、家庭、學
          校、工作場所等社會上所能接觸的角落,所能服務的人群,那昔
          日上帝以焚而不毀顯現來召摩西,目的要他下埃及去救困苦的人
          ,今日上帝以同樣使命召我們,我們也該拿起我們的杖跟隨主,
          與主同工拯救沉淪的靈魂。

          ********************************************************

                             【聖地旅遊雜記】

           1.時間:一九九五年六月十∼廿四日,共十五天。
           2.團員:自由教會七名,建工教會八名,仁雄教會一名,
                   新樓醫院二名,共十八名。
           3.旅遊地點:埃及、約但、以色列、希臘四國,跨越亞洲、
                       非洲、歐洲三洲。
           4.氣溫:最高45℃,以色列南部沙漠,由埃及入以色列的關卡
                   Taba地區。
           5.最久的走路時間6小時,攀登西乃山來回時間。
           6.跨國用餐:
             a.)六月廿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塔早晨四時飛機往雅典用早餐。
             b.)六月廿二日自雅典下午五點往約旦安曼用宵夜。
           7.用過的交通用具:
             a.)飛機:泰航、約旦航空、以色列航空。
             b.)遊輪:埃及開羅尼羅河上晚餐。
             c.)駱駝:登西乃山。
             d.)騎馬:約但PETRA(佩特拉)以東舊城。
             f.)遊覽車:約旦、以色列、希腦、埃及。
           8.餐點:埃及式、以色列、約旦(亞拉伯人)、希臘四種。
           9.團員印象較深刻的地方:西乃山、苦路(耶穌背十字架上各
             各他的道路)。
          10.做禮拜地點:
             a.)約但聖喬治教會。
             b.)希臘雅典亞略巴古。
                 (保羅向雅典人介紹「你們不認識的神」的地方)。
             c.)耶路撒冷聖墓花園。
          11.登山西乃山,海拔2500公尺,年齡最大75歲,自由教會
             鄭錫安兄。
          12.葉天亮兄自西乃山上帶回一塊石頭,要刻上十誡送給長
             孫,做傳家寶。
          13.呂純美姐初騎上駱駝時,因重心不穩而害怕,但回程卻
             滿心喜樂,恐懼全除,唱歌讚美上帝。
          14.鮑靚靜執事在登上西乃山瞭望日落的山谷時。被雄偉、壯
             麗的風景所吸引。而感嘆說:「最好不要下山,與摩西同
             在山上有多好。」
          15.洪金菊姐原走遠路有困難,但靠著信心克服一切阻礙而
             能一舉成功登上西乃山峰,完成創舉又興奮又喜樂。
          16.唐水香姐(鄭國忠牧師媽)獨自一人下山時,正當害怕
             迷路困惑時。上帝給她智慧,循著駱駝糞便的路,一路
             平安下山,上帝用動物做人的幫助,真奇妙。
          17.李月吟姐自西乃山上騎駱駝下山時,因駱駝走的太快,
             而脫隊落單,心裡害怕,而一路唱詩歌壯膽,當見到大
             家時,鬆口氣,是一次難忘的經驗,「靠耶穌心裡有平
             安。」
          18.自由教會賴西煌執事做一首打油詩(台語)
                 踏入聖地放性地,
                 無給性地出聖地,
                 無性無地一身輕,
                 回鄉家庭相和親。
          19.這次聖地之旅有部份兄姐,途中雖有身體上不適,但終
             能平安回來,感謝上帝的帶領,讓我們做一次終生難忘
             行程,讓信心更加堅定,畢生信主不已。

          ********************************************************

                          【善用苦難與疾病】

              有人說:藝術是由疾病與苦難產生的。

              人生在充滿苦難的世界上,要想不被苦難與疾病所勝,就要
          學會利用疾病與苦難。

              保羅是一位善用苦難的高手,他說:
              雖然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雖然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
              雖然遭遇逼迫,卻不被丟棄。雖然被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身上常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顯明在我們的身上。
                                               ∼哥林多後書 4:8-10

              德國樂聖貝多芬雖然因患耳疾,致聽覺受傷,而成聾子,但
          他卻創造出無數偉大優美的樂章。

              愛迪生於12歲時,被人打傷耳朵,而成聾子,他因耳聾而
          專心研究電學,而發明1151種新東西。

              保羅曾說:「所以我們不要害怕,我們的外體雖然毀壞,但
          內心卻日日更新。」                     ∼哥林多後書 4:16

          我們的信仰生活:
                  不求在平淡中活著,
                  不求在平坦路上走過,
                  不望在讚美聲中渡過,
                  而願走在崎嶇道上,
                  歷經艱難困苦壓迫,
                  倚靠恩主聖手牽著我前行,
                  必能體會人生更豐富的意義,
                  而能歌頌榮耀讚美主。
          主耶穌說: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
                   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們有苦難,
                   但你們可以放心,
                   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 16:33

          ********************************************************

                                【御給上帝】

              人生旅途本是艱辛難走,成長過程中充滿荊棘路,唯有投靠
          恩主帶領前程。

                    「當將你的事交託耶和華,
                      並倚靠祂,祂就必成全。」    ∼詩篇 37:5

                    「要將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
                      祂必扶持你。」              ∼詩篇 55:22

                    「要將一切憂慮卸給上帝,
                      因為他關心你。」            ∼彼得前書 5:7

              學會將凡事交託給主,並倚靠主領我前行,在祂沒有難成的
          事。學會將重擔卸給上主,完全順服倒空自己,恩主聖手必會護
          庇。學會將憂慮卸給上帝,謙卑求主旨意成全,主必賞賜喜樂平
          安。

          ********************************************************

                              【我能、我肯】

              八十四年六月廿三日陳榮信執事於祈禱會講道中,論及事奉
          的精神時,提到信徒在事工上投入的原則,他說:有許多事工我
          們「有能力去做」,更重要的是需加上「我肯去做」,因此不僅
          是「我能」,尚需「我肯」這種精神才是基督徒事奉的基本原則
          。

              對陳榮信執事的事奉觀,個人頗有同感。深願每時刻在主前
          回應說「主啊!我肯」。愛之聲佈道團在錄製第三集錄音帶時,
          穆麗香老師,親自作詞並譜曲「我願意」的詩歌,歌詞如下(台
          語):
                 「我若是音樂家,我願意彈出美妙的音樂來
                   讚美主     榮耀主
                   我若是藝術家,我願意作出偉大的作品來
                   讚美主     榮耀主
                   但是我是一個卑微小許的人
                   可用什麼來獻給主,只有獻我自己
                   順趁上帝旨意  直到那日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哈利路亞。」

              第一次聽到穆老師自己獻唱時,深受其激盪的歌聲,優美旋
          律與歌詞的感動。而再次回應主說:「我願意獻上自己,順趁上
          帝的旨意直到那日。」

              今歡逢佈道團15週年紀念日,15年來在歷屆團長、同工和團
          員全力投入,對外佈道、對內見證,不斷操練自己,獻上己力下
          ,略有成果,但願我們再次遵循佈道團的宗旨:「我在這裡,請
          差遣我!」的獻身精神,獻給主,成為合用的器皿。

          ********************************************************

                              【明真理辨是非】

              八十四年八月十日中共宣佈,要在彭佳嶼北方海域,再次舉
          行飛彈試射,造成八月十一日台灣一百六十八種股票跌停板,跌
          幅達二一一點。此消息也引起國內不同程度的反應,有人認為不
          必恐慌,有人認為危機四伏,眾說紛云,但對一般居民而言,實
          為一頭霧水,不知要聽誰的。

              如果在未明真相,而相信台灣安全無慮是輕信。然而在明瞭
          國內實力,而確實台灣防務無慮是深信,信仰上的抉擇也一樣。

              有人迷於某種宗教,未認清真偽,一味相信,以致被騙失財
          ,又遭受苦難的煎熬,對於那些迷失者,我們表達我們對他們的
          同情。

              而在基督教信仰上,不是要人走入迷信,是要帶人明白真理
          ,而產生信心,因信產生對耶穌的倚靠交託。這種信仰是明真理
          的深信,是我們所追求的。
                    能夠明白救贖真理,而虛心接受是聰明的人。
                    能夠研究聖經真理,而分辨真偽是賢明的人。
                    能信真理明白真道,而起而行者是行動的人。
                    能了解上帝的應許,而親身體驗是蒙福的人。
              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約翰福音8:32

          ********************************************************

                              【當選、落選】

              八十四年十二月二日台灣舉行第三屆立委選舉,當晚開票完
          畢。這次參選區域立委候選人,人數達二百八十六名,選出一百
          二十八名,當選率44.75%不及一半。而競選過程,雖有零星衝突
          ,幸未發生重大案件。

              我們看到當選者的喜悅,賀客盈門。同時看到落選者的悲傷
          ,原擁護者潰散,也看到人間冷暖現實無情。

              一位優秀的民代,當選後背著選民的託付,責任加重,未來
          三年, 必須更深入了解民之所需,做更好的服務。如僅享受加冠
          之樂,而忽略民困,將來也難通過選票考驗。

              一位有志者,雖然落選,但仍能在不同領域中,接觸選民,
          做個別深耕服務工作,平時做好服務,加倍努力,服務選民,深
          信將有東山再起啟機。

              以基督徒立場,察看當選與落選,同樣帶給我們思考的空間。

              我們都在一場「進入天國」競賽中,誰能屏雀當選進入天國
          呢﹖唯有得勝者才有資格進入。我們不願看到同在賽跑中的兄弟
          姐妹,有人被拒於門外(落選)。在神的國度沒有設立門檻(當
          選名額),只要我們在場上盡忠、盡職,每人都可以進入(當選
          )。

              但願我們平時就熱心事奉主,具備內省能力→勤以查經、禱
          告、參加聚會、不斷的服事主。並具備爆發力→不辭勞苦、全心
          全意為主爭戰,不僅自己信仰札實,且能戰勝誘惑,領人歸主。

              聖約翰說:「得勝的,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
          當選獲進入主的國度得到光輝寶座。∼啟示錄3:21 ),但願我們
          全都得勝,享主寶座,唱凱歌。

          ********************************************************

                              【回歸原處】

              八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到馬來西亞東部的沙巴(Sabah)首
          府亞庇(Kata Kinabalu)旅遊。亞庇附近有一世界著名的海龜
          島嶼公園(Turtle Islands Park),係由三個熱帶小島,西龜
          岸島(Selingan Island),柏弓岸克積島(Bkkungan Kecil
          Island)和古利沙安島(Gulisan Island)所組成。

              此群島因盛產世界上最大的海龜,青海龜(Green Turtle)
          與鷹啄海龜(Hawksbill Turtle)而名聞遐邇,一年四季均有海
          龜於夜間上岸下蛋,每年七月到十月為其旺季。海龜上岸後,找
          到高過海潮最高水位的地點,挖掘坑洞後產蛋,產蛋時間歷時約
          一小時,每次產蛋自四十到一百九十粒之間,產卵後雌龜再將蛋
          掩埋,產卵完成後回到深海。

               經過五十到六十天的孵化,小龜破殼而出,於夜晚爬出洞,
          而入海中開始其新生。海龜成長期須十年以上(其重量達5000公
          斤),當小龜成長後,會再回到出生地產蛋,而延續其後代。海
          龜的特性不管牠出生後,十餘年間游到何處一定會回歸原出生地
          。

              為何這種爬行類動物會擁有此種天性與方向感﹖而能在茫茫
          茫大海遊蕩數十年後,再回到故鄉﹖由此等海龜的能力,我們不
          得不驚嘆造物主的奇妙偉大作為。

              由海龜生涯循環中,讓我們世人明白,我們在世上數十年的
          生涯路過後,終要回到靈命的出生地--天堂。但很不幸,不少
          的世人卻失去了方向感,無法找到他們的誕生地,而終於踏入滅
          亡之路。

              所羅門王曾說:『有一條路似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箴言 14:12

              先知以賽亞也說:『平安的路,他們不知道。』
                                                   ∼以賽亞書 59:8

              耶穌的門徒多馬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那裡去,怎麼
                                  知道那條路呢。』 ∼約翰福音 14:5

              耶穌說:『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
                        少。』                     ∼馬太福音 7:14

              憑我們自己容易失去方向,找不到永生的路,但願我們回到
          主前,由主耶穌帶領進入永恆。

          ********************************************************

                             【追求人生的族群】

          一、經濟人:
              1.追求經濟效率,以自我成長。
              2.擁有財富的滿足與享受。
              3.卻有精神的空虛。

          二、社會人:
              1.追求社會公平與福利分享。
              2.擁有四周的共鳴與掌聲。
              3.卻有信念的落空。

          三、文化人:
              1.追求文化提升,與精緻生活。
              2.擁有心靈的飛揚與滿足。
              3.卻有物質的匱乏。

          四、宗教人:
              1.追求犧牲自我與世界的愛。
              2.擁有豐盛的生命與平安。
              3.並獲永恆的富足。

              但願我們在人生旅途中能如箴言所示: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                   ∼箴言 3:5-6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