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li (失眠的貓頭鷹) 看板: test 標題: 『繡花針和大象』 時間: Mon May 25 08:52:36 1998 『繡花針和大象』 馬太福音18:23-35 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題目是這樣子的, 『要如何用一隻繡花針,把一隻大象刺死』, 提示,有三個答案。還沒聽過答案的人, 要不要想看看,有那三種方法用一隻繡花針把大象刺死。 答案:一、一直刺一直刺,刺到大象死掉 二、刺一下以後,等大象自己死掉 三、在大象快死的時候,刺牠一下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一個問題很無聊,在現實的生活中,不會有人會去做這 種傻事,拿一跟繡花針去找大象的麻煩,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麻煩的是他本身 。用第一個方法,恐怕大象還沒被刺死,刺他的人已經累死了。另外兩個方法是 非常輕鬆的,也不會累,不過第二個方法又比第三個方法好。刺一下以候,就可 以去做自己的事,不需要一件事情弔在那裡。 一個問題通常有不同的處理方法,用對方法,可以叫我們過得愉快又輕鬆。 方法用錯了,不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叫我們自己受到很大的虧損。馬太福音 18:23-35這段經文原來是談到饒恕的問題,但我們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 分析這段聖經,可以看見這裡面談到一種問題,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三種可能 的下場。雖然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這一段聖經,但還是不要忘記這段聖經的主題。 在耶穌所講的這個比喻裡,惡僕人欠王一千萬銀子,惡僕人的同伴欠他十兩 銀子,按照聖經原文的數字,一千萬銀子相當於六千萬個銀幣,十兩銀子相當一 百個銀幣。欠六千萬個銀幣和欠一百個銀幣,是同樣的一個問題。就像犯罪一樣 ,罪的影響有大有小,但不管是大罪小罪,只要有犯罪,人就會面對審判。 誰可以審判別人呢?在這個比喻裡看見,不管欠了多少錢,債主都可以把欠 他錢的人下到監牢裡。用法律的名詞來說,在這一個比喻裡的情況,是屬於告訴 乃論,也就是說,不告不理,告了才理。告訴乃論跟公訴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還 沒有進入司法程序以前,當事人可以和解,如果和解的條件被接受了,就可以免 掉法律的程序。 欠王六千萬銀幣的僕人,俯伏下拜的向王求情,開了一個將來全部都要還清 的支票,當王看見這一個僕人的請求時,改變他原先的決定,不但不把他的妻子 兒女及一切所有的賣掉抵債,反而免去他的債務,六千萬銀幣不用還了,因為這 是一個還不起的債務。 當這一個蒙赦免的僕人,高高興興的從王那裡離開後,遇見他的一個同伴。 這個同伴欠他一百個銀幣。在耶穌的那個時代,一個銀幣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一 天的工資,一百個銀幣是一筆還得起的債務。當僕人面對他同伴跟他不久以前一 樣的求情時,他卻無慟於衷,把他的同伴下到監牢裡。 當僕人做了這事以後,引起公眾的輿論,雖然公眾的輿論不能制裁他,卻能 讓他再一次受審判。這是一個忿怒的審判,重點不是他所欠的六千萬銀幣,而是 因他為了一百個銀幣,去定他同伴的罪。王把這惡僕人抓回來,把他交給掌刑的 ,一直到他把六千萬銀幣還清。掌刑的,在希臘文動詞的意義是折磨,有叫人受 苦,不得平靜的意思。如果關一天可以抵一個銀幣,這個惡僕人至少要被關十六 萬年以上,意思就是他要永遠受折磨。 一個欠債的問題,可以赦免,也可以追討到底,結果是得自由、被監禁、和 受折磨。耶穌對這個比喻下最後的結論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 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饒恕別人並不單單跟對方有關係,更重要的是我們自 己所受的影響。不饒恕人,就像你拿一跟繡花針去刺死一隻大象一樣,一直不停 的刺下去,一定要看到結果。事實上,這是在自我折磨,大象的皮膚很厚,而且 不像人類皮膚上有很多血管,用繡花針去刺大象,一點都不能刺死他,牠不痛不 癢又不會流血,大象的壽命跟人類差不多長,堅持用這種方法的人,勢必是用一 生的光陰和問題活在一起。 當我們遇見得罪我們的人時,我們可以選擇饒恕或計較。很多人以為,生 活圓滿、快樂、富足、長壽,是理所當然的事,假如發生一些事情而受苦,就 有人責怪上帝說:我並沒有做錯事,為什麼上帝容許這些事發生在我身上。最 近看到一個人在網路上吐苦水,是很典型的例子。他的標題是:上帝都是這樣 懲罰人的嗎?他說他有許多考試和報告要做,有的報告是跟幾個同學一組,必 需一起完成的,但他的同學很混,把事情拖到最後了還不動手,每一次都是他 一個人做五六個人的事,最後他說,『上帝你不會得逞......我就不信邪!』他這 樣向上帝抗議,好像上帝跟他是同一組做作業的人。 如果我們一遇見問題,就開始抱怨,眼睛一直盯著問題或得罪我們的人,在 不知不覺中,心裡會累積起一個苦毒的堡壘來。在這堡壘中有兩跟大柱子,很穩 固的支撐堡壘,一個柱子叫做成見,上面寫『那得罪我的人不可能改變』,另一 個柱子叫做報復,上面寫著『我必需懲罰對方』。心裡存有苦毒的堡壘,會叫我 們拿一根繡花針去一直刺大象,非把大象刺死不罷休。 不能饒恕的苦毒,顯示出一種短暫利益的價值觀,認為所有借給別人的,一 定都要收回來,如果有人虧欠我,一定要追討回來,否則就吃虧太大了。不能饒 恕的苦毒,也會叫人不懂得感謝,由於心裡只想著要追討別人所欠的,只專注自 己應該得到的權利,就不會想到已經得到的恩典。不饒恕的苦毒會為我們製造越 來越多的敵人,就算有人願意幫助我們,但心裡的苦毒會把人得罪光。 饒恕是一個非常難學的功課,我們要如何學習饒恕人呢? (一)數算神的恩典勝過計算人的惡 我們遇見吃虧的事情時,心裡會產生不平衡。不過人的心理有一種很奇妙的 作用,同樣是受害,但看到別人比我們自己損失更大時,心裡會比較不難過。華 航大園空難時,飛機撞到許多房子,同樣房子毀掉的家庭,有些人不但不難過反 而很高興,因為他們沒被撞死。 化解心裡的苦毒,可以從數算神的恩典開始,回想一下神曾經給我們什麼恩 典,能夠幫助我們去饒恕別人的虧欠。 (二)去瞭解得罪我們的人,好叫我們對他們生出憐憫的心腸 耶穌所講的比喻,王看著他僕人俯伏在他面前,就動了慈心,這王一定不是 單單看著僕人的動作就受感動,而是對僕人的困難有所瞭解,才決定要免他的債 。有一個心理輔導的專家,他發現許多問題人物,往往有一些屬於他家庭的背景 ,通常這些背景會直接影響是當事人的成長,他認為人要從問題跳脫出來,應該 看到問題的背後原因。也許我們遇到喜歡說尖酸刻薄話的人,動不動就講難聽的 話或罵人的話,惹我們生氣。但去瞭解他的家人後,發現原來這家庭都是習慣這 樣講話,我們就會比較願意去饒恕他。 (三)暫時跟得罪我們的人保持適當距離 這是當我們很不容易饒恕人時,一個很有效的方法,時間會沖淡受傷的感覺。 我們多少都有過傷口,要讓傷口復原的辦法就是,把傷口包紮起來,讓受傷的地 方得到隔離。人的情緒都會有起伏的過程,我們還在氣頭上時,冤家在周圍晃來 晃去,情緒會更受刺激,我們不需要勉強自己,很快的把問題處理完。人際問題 需要時間,好讓受傷情緒可以復原。 一個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處理方法。求神幫助我們,找到最適合的方法去饒恕 別人,免得我們忘了神的恩典,自己也落入審判中。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