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maranatha (maranatha) 看板: BibleStudy
標題: 值得參考的文章
時間: Tue Mar 16 17:20:44 1999

※ [本文轉錄自 Theology 看板]

作者: wei (我是青蛙) 看板: Theology
標題: Re: 後自由主義
時間: Tue Mar 16 16:54:46 1999

今天又發現一個後自由主義的特徵,這個特徵也和詮釋學一致,就是對
方法論的反動。

存不存在一種方法,它可以描述所有的宗教經驗?存不存在一種方法,
它可以適切地解讀所有的宗教經典?存不存在一種方法,它可以保證真
理?後自由主義的回答是:不!

不過這也不是說後自由主義拒絕任何方法論的反思,但方法的地位的確
被貶低,對方法能夠保證真理的信任也降低不少。詮釋學剛開始發展的
時候,就是希望找到一套適當的方法,它可以保證我們不會亂解經,保
證我們可以『正確』的解經,而當代詮釋學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指出這
種對方法的信任是一種人類過度膨脹的自我信任,而且將導致對世界的
宰制態度。它提醒我們,在方法之前有更重要的基礎,這個基礎對我們
的理解聖經的過程的影響,比一套適當的方法的影響還大。澄清這個基
礎的發生過程以及它的實際作用,才是詮釋學的根本任務。用在釋經上
,所謂的『信仰理解』就不再是一種通過固定的或『有效的』的釋經手
法來獲得對聖經的『正確理解』,而是把信仰理解的基礎重新拉回到上
帝那裡,將它理解作一種恩典的賜予。我們之所以能夠理解聖經,不是
因為我們能夠掌握一套正確的釋經法,而是因為上帝的恩賜。信仰理解
不是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而是上帝的力量。

後自由主義的這種反方法傾向與巴特的神學是一致的:神學有它自己的
判斷標準,不需要一個普世適用的客觀標準來判斷神學的價值。因此,
即使在方法論上來看可能是荒謬的解經手法,卻也依然可能傳遞真理。

對此一趨向的基本批判是:它讓神學成為一個封閉的系統,阻絕了神學
與其他學科的對話機會,也讓神學不再需要面對(這是好處還是壞處呢
?)來自外部的客觀檢驗。

當代詮釋學在經過三場論戰後已產生不少修正,方法論的適當定位也是
修正之一,究竟是否應該以及該如何恰當地為神學構思一套方法,(這
個方法不但適用於神學自身,也適用於跨宗教的經驗。)是一個值得繼
續思考的問題。

我個人傾向於讓方法論定位在敘事上,也就是定位在一套有效的福音宣
道上,至於聖經詮釋是否需要一套固定的方法,則要視每一次的詮釋處
境而定。但儘管留有方法的空間,仍須指出,方法並不保證真理,它是
真理的某種傳遞之口,但它所傳遞的也未必是真理,以嚴格方法之名所
作出的釋經嘗試未必始終講述真理。

--
唉, 寫論文真是天底下最簡單的一件事...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wei.DormA.ncc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t196-54.dialup.seed.net.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