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以下是本版討論〔英雄本色〕的文章

--------------------------------------
發信人: guaniu@fhlbbs (寬鴻), 看板: Belief_MVTV
標  題: 三種死---英雄本色觀後感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ue Oct 10 14:03:37 1995)
轉信站: fhlbbs (local)


      上星期五,與同學相約在交大看電影。因為是被挖出去的,所以出去的時候,
  還不知道要看什麼片,直到中正堂前,才曉得放映的是 "英雄本色 Braveheart"。

      片長近三小時,但是情節緊湊,由許多地方可以看出,導演很用心地經營這部
  影片。看完之後,不但對目前正在讀的英國文學在背景上有更深的認識,並且發現
  有一些問題值得思想。

      片中的死亡場面出現頻率很高,充分地表現出種族衝突的張力。面對這樣的情
  境,英雄人物威廉華勒的信念是,人人皆有一死,但要死得有尊嚴和價值。他所追
  求的,也就是他數次以撼人心魄之聲所喊出的,是 "Freedom",要脫離英格蘭的轄
  制,還給自己同胞一片自由的天地。

      當威廉經歷無數意轟轟烈烈的戰役,因著被貴族出賣,最後被帶上刑場時,影
  片中刻意對照了兩種死,其一是足智多謀、雄才大略、城腑深厚、曾經叱吒一時,
  如今卻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連話都說不出來的長腳國王;其二就是民族英雄威廉
  華勒。國王似乎擁有一切,但如今的他已再不能呼風喚雨,權力、財產、計策....
  在死亡的面前都成了被訕笑的對象;威廉似乎一無所有,但他的精神卻能將英格蘭
  人民丟棄起初的辱罵和排斥,轉為要求寬恕的吶喊,並在他死後仍持續發揮影響力
  。兩種不同的死法背後,是兩種不一樣的信念、世界觀和價值觀,在巧妙的對照下
  ,分出了高低。

      然而在威廉被捉以至於受審的過程中,不知道是不是導演的設計,總覺的隱約
  看到了主耶穌的影子 (包括無理的審判、王妃的麻藥、還有羞辱的刑罰.....)。然
  而,耶穌在世時,他沒有建立軍隊;在群眾要擁立他時,他反而退到曠野去;在受
  審執刑時,像羔羊一樣無聲....。這是我的主, "他不爭競,不喧嚷,街上也沒有
  人聽見他的聲音" ;然而,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等他施
  行公理,叫公理得勝;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 ,至高神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
  為人的樣式,在十架上捨命,救我們脫離罪和死的轄制,進入真正的自由裡面....
  當鮮血從手上的釘傷, 順著那被鞭打過的身體流下,體力再也負擔不了全身的重量
  時......,主說:"成了" ,他的愛在羞辱的刑罰中向我們顯明,他的死化咒詛成為
  祝福......

      直到現在,仍有不少種族衝突,威廉華勒的故事或許正不斷的上演,然而我們
  是否看見另一種途逕,是主耶穌走的,是看似隱微無用卻是神所看中的呢??


-------------------------------------
作者: fleida (小 童) 看板: Belief_MVTV
標題: 有關"英雄本色"的歷史背景./......
時間: Sun Aug 18 02:48:26 1996


         我把我在台大獅子吼站回答電影"英雄本色"的時代背景
         轉貼回信望愛站以饗喜愛本片的弟兄姐妹們:

  *************************************************************************

         William Wallace 是確有其人
       他與 Edward the Longshanks 是金雀花王朝時期(the Plantagenets,1154A.D.
       ~1399A.D.)的人物.

         那時候的英王兼領諾曼第大公與蘇格蘭領主,因為當時的蘇格蘭王儲染上痲瘋病
       無法即位,而王儲嫡子亦即片中的 Bruce the 17th,因國內貴族派系之爭,尚未被
       立為王儲,而由英王"看管"蘇格蘭,所以妳可以見到為何片中蘇格蘭王儲父子一直
       忍辱偷生,生怕 the Longshanks 廢去他們的王位繼承權,the Longshanks也是長
       於政治謀略的人物,他除了掌握蘇格蘭王位繼承權,也分封其他蘇格蘭貴族,給與他
       們英格蘭境內的土地,讓他們為著眼前的利益狗咬狗成一團,無力與英格蘭對抗,即
       使蘇格蘭農民忍受不了苛政而挺身反抗時,這些名意上保護他們的貴族也常在索取
       完 the Longshanks 的豐厚賞賜後臨場開溜,把這些農人丟棄在戰場任由英軍屠殺!
         要注意的是,片尾 Wallace是以叛國罪被處決,而非以戰犯被處決,因為英王享有
       蘇格蘭統治權之故,亦即當時的蘇格蘭農民暴動在名意上並非反抗外來統治,而是-
       ----叛亂!
         由於英王兼領諾曼第大公,同時也是法國的諸侯,所以對法國內政有干預的權力,
       當時的法王為了攏絡這位強勢的諸侯,以公主"和親",所以有片中的"蘇菲.瑪索"的
       公主角色出現;一直到英法百年戰爭後,英國的勢力才被徹底逐出法國!
         我一直深受片中蘇格蘭高地武士的英勇驃悍,自由奔放的個性而感動!懦弱而一直
       受父親擺佈的 Bruce the 17th,眼睜睜的看著他所崇拜的 Wallace被出賣而無力阻
       止(他一直收藏著 Wallace遺留的那張手絹的確很曖眛),等到他即位後,身為一國之
       君仍不免在戰場上受英國部將的羞辱......終於,在片尾結束前,他以身為蘇格蘭人
       的尊嚴打開了這場決定性的會戰(好像是諾桑會戰還是史特靈會戰?)
         當我聽到片尾旁白"他們像蘇格蘭人般的戰鬥著,他們像戰士般戰鬥著"時,我是帶
       著淚水離座的............
         蘇格蘭在此役之後確保了三百多年的獨立,於1707年斯圖亞特王朝後期與英格蘭
       ,威爾斯聯合組成大不列顛帝國.
         事實上在1603年由於絕嗣,斯圖亞特王朝的詹母斯一世已身兼蘇格蘭王詹姆斯六
       世,但蘇格蘭仍享有與英格蘭同等地位!
         至於為何歷任英國王儲都要稱為威爾斯王子,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以後再說罷!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140.114.108.165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e.nctu.edu.t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