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minHsiao.bbs@bbs.csmc.edu.tw (渡邊徹), 看板: story 標 題: [說書筆記] [誰] 來說書?? --故事的敘事人稱 (2) 發信站: 中山醫學院BBS站 (Wed Jun 17 07:25:56 1998)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news.csie.nctu!news.cs.nthu!news.cis.nctu!csmcbb [說書筆記] 「誰」 來 說 書 ? ——故事裡的敘事人稱 (2) •1998.6.16. 用第一人稱來說故事,並不是要整篇「我」「我」「我」說個沒完。我們是 用「跟朋友談天」的心情在說故事的,對不?:)) 所以,朋友們感興趣的,是 「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又有「什麼感覺」,是「怎麼想」,有「什麼決定」, 後來「變成怎樣」等等。就算想以對話來表現,「我」有哪些感覺,什麼想法, 才是最重要的噢,我覺得。 :)) 好的「第一人稱」故事,可以像這樣: 今天小靜來教我數學,她人雖靜靜的,教起人來卻也沒什麼耐心,就是 這樣嘛,就是這樣嘛,對不對?……嗯,嗯,我猛點頭,數學真真是偉大。 我看她畫了一張又一張計算紙的三角形,又實在不好意思問她,先說賽因扣 賽因到底是什麼東西,拿來幹嘛的?張了口:「我們出去曬太陽好不好?」 小靜說隨便,我們就到屋後的小山頭上坐了一上午。 「小靜妳看……」「紅螞蟻。」我們相視笑了笑。 我們三人,橘兒,小靜,我,曾經發過誓,只要我們三人在一起的一天 ,就永遠不談別人,別人就是指對我們三人中任一個會有危險的男孩。十年 後不談,二十年後不談,三十年後也不談,就是三人將來一起去瑞士法國斯 德歌爾摩時,也要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去。 我信得過自己,卻怕橘兒小靜,她們長的都漂亮,成天就有人干擾。朋 友,朋友,是我最大最珍貴的財富,除非有一天她們不要我,我是不打算離 開她們的了,宜陽說我固執,他說:「如果大家夠好,那一天來臨又怎樣, 也許不會再有那時死心塌地的天真,但世事曲曲折折的美麗就是如此,也許 你一旦迎向它們時,你會另有一番心境,只要你不要先入為主,你會更好。 」我知道的呀,「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啊, 多麼傻,人那麼小的。可是世間只有少年人敢,能無視天意,所以我不管那 麼多,我就是要! ——註 1 嗯。我想有些人看前面幾句就認出來了。引的這段,是朱天心少女時的作品 《擊壤歌》。你可以看到,她那時寫作的語法還不甚熟練,分行斷句並不明確, 幾乎是筆隨意走的。但是,她把生活寫得很可愛,任誰看了也要微笑。 :)) 倒不是因為「人家是大作家呀」,「人家是文學世家,老爸是朱西甯哪」。 的確,因為她的家庭背景,相信她自小文學根基就頗深,看了不少書。但是「閱 讀」和「寫作」畢竟還是兩件事,寫作文字的「感染力」也不是看書看得多就一 定能寫得好的。 :) 第一人稱語法的說故事方式,主述者「我」的情感,與正敘述的人事物,經 常是交錯出現的。就像我們平常生活,遭遇了什麼樣的情景,不也是當場就有自 己的感受在麼。 :)) 有了時空的描寫,又有「我」的感受和判斷,讀者才好輕 輕易易把自己代入主角的世界裡,對作品產生共鳴。 :) 像,Erine 才出書的《平凡人的愛》。開場「我」趕赴一場婚宴,我們還不 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起碼馬上自嘟囔的話中感受到:女主角小琪的性格是大剌 剌又急躁的。男主角隨即出場,在兩個人對話中,感受到他們是熟朋友,而且男 孩的個性開朗幽默又有人際手腕(『可以想像他剛才一定像花蝴蝶般滿場飛舞』 )。才數段幾百字,既交代了人物性格,也點明場景,挑起我們的興趣來。 :) 婚禮是怎麼回事,我們還不知道。但看看男女主角都是二十來歲大學生,理 所當然會想像:大概是同學的婚禮吧?看新郎新娘出場,在小琪眼中的形象是郎 才女貌珠聯璧合的,更加強了「同學婚禮」的預設。怎知,末了小琪一句:「爸 ,芳姨,祝你們新婚愉快」,把我們心中預設的立場大大顛覆了!這怎不叫人大 吃一驚?當然更加勾起大家的好奇,迫不及待想了解是怎麼回事啦! :)) 這就是第一人稱的好處。女孩讀者,很快就把自己代入女主角的形象中,於 是所發生的一切變得跟自己親密起來,隨情節營造起承轉合。男性讀者也對男主 角有所認同,想知道那個跟自己旗鼓相當但不免略遜一籌的傢伙 (:p), 後來到 底跟女主角怎麼了。情節既然跟「自己」息息相關,故事也就能順當攫緊讀者眼 光,一路追隨下去了。 :) 話說如此,第一人稱的說故事法總有點限制。既然讀者與作者透過男女主角 的眼睛看事情,不發生在主角身上的,就只有藉朋友,親戚,鄰居,路人,乃至 所有跟主角發生人際關係的人群口中輾轉聽說,或者在事情發生後才推想前因後 果了。這倒是件麻煩事。 :) 如何能不受這限制,更開闊來談整個故事,甚至讓情節分兩頭、三頭同時進 行,互相對照比較呢?這就要在恰當的時機,使第一人稱觀點(「我」如何如何 ),轉換成第三人稱觀點(「他」或是某某人如何如何),或者在一開始就使用 第三人稱觀點來說故事了。 :) to be continued... 【註 1】 《擊壤歌》,p. 48-50,朱天心/著, 三三書坊/出版 1988 年 9 月 1 日 四十五 版 -- 中山醫學院 絮情小站 140.128.136.11 連線 book, story 版 山抹微雲 藝文專業站 140.117.11.8 japanese, bookreview, studygroup 版 田寮別業 寫作同人站 140.121.181.168 minHsiao 版 ※ 來源:•中山醫學院BBS -- 絮情小站 bbs.csmc.edu.tw•[FROM: ts1-p07.csmc.ed]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