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MOZART" ,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誰造了適者?
發信站: MUSIC HEAVEN (Sat Nov  2 11:34:42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tu!news.ccit!usenet

誰造了適者?
                                                                   朱及瑞
在達爾文死後一百年,進化論是否已從「理論」進化為許多人心目中的「事實」了?
某些人所爭論的是進化到底只是改進了物種(微進化論),還是創造了物種(廣進化
論)?

要替廣進化論辯護極為困難,因為許多疑問還沒有答案。例如小小的基因就有下列幾
個大難題:(一)不可思議的成形:受精卵開始分裂的時候,每個細胞都是一樣的,
但卻不會長成一個七磅的大耳朵或六磅半的大鼻子。是什麼力量使這些細胞越長越不
同,而又照著藍圖去組合的?試想若把一個手錶的零件放在一個紙袋裡搖一搖就可以
變出一個裝配好的錶,是多麼不可思議?(二)不可思議的自我調節:一個已分裂出
許多細胞的昆蟲胚胎若分隔成兩半,不會長成一個上半身及一個下半身,卻會長成兩
個較小的昆蟲。是誰教這些細胞自動改變角色的?(三)再生能力的奇妙:許多昆蟲
若少了一隻腳,會再長出一隻一樣的來;是那幾個特別聰明的細胞幹的?

有太多的現象不是「適者生存」所能解釋的。因此許多遺傳學家認為生物奇妙的特性
不是基因突變的「結果」,乃是基因改變的「原因」。但後天的學習如何進入基因?

哈佛心理學家麥道格(  McDougall )企圖以實驗證明學習到的技能可以經遺傳基因
傳給下一代。他在長達三十四年的實驗中用迷陣訓練老鼠尋找出口,發現老鼠的下一
代總是比上一代學習更快。為了進一步證明物種進化不是經由適者生存,他選用學習
最慢的老鼠繁殖下一代。令他大為驚訝的是下一代仍然比上一代進化。短短二十二代
後的老鼠學習速度是第一代的十倍。一位嚴厲批評麥道格的生物學家克魯( Crew )
想駁斥他做的實驗,卻自己也得到同樣結果。第一代要經過數百次的訓練,後代卻往
往幾次就夠了。

如果生物的技巧或知識(例如蜘蛛結網)不包含在基因裡,那是在那裡呢?如果沒有
一個超自然的力量促成,這些「自然現象」怎能產生呢?
作者現住美國西雅圖。

回到上一層